笑话大全网 - 搞笑笑话 - 浅谈中学生的阅读状况

浅谈中学生的阅读状况

中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丽丽

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理念的全面更新,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填鸭式”、“灌输式”、“题记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互动和* * *发展的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自主学习。因此,新课改将研究性学习列为必修课,作为全日制普通高中的课程计划。作为图书馆员,要积极关注新课改,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研究性阅读,做学生阅读的服务者、方法的引导者、平等的合作者。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当今中学生的阅读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藏书,进行阅读指导。

首先,设置调查问卷,结合各种手段,了解中学生的现状。

只有清楚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笔者与一位资深教师合作,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阅读习惯上,只有22%的学生有经常阅读的习惯,74%的学生有偶尔阅读的习惯。据我们学校的学生说,只有大约450人有定期阅读的习惯。这说明中学生不重视阅读。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不是学生,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首先,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不够丰富,更新速度不够快。学生普遍反映借不到自己喜欢看的书。其次,学生课业负担太重,尤其是高三学生。很多同学说,只有作业少的时候才在课后看书。最后,家长期望过高,家庭和社会没有为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真正支持孩子多借书多读书,积极帮助学生选书和引导的家长并不多。

当代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审美趣味、阅读动机都大不相同。从阅读类型来看,中学生最喜欢的书籍:文学作品、科普知识、政治哲学、历史典籍、教辅分别占61%、35%、3%和11%。从文学作品类型来看,“中外文学名著”、“武侠、言情、科幻”、“漫画”分别占50%、38%、24%。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集中在通俗文学和通俗小说上,这与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读物本身的趣味性有关,也与社会风气有关。也反映了中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知道,阅读类型的选择,阅读范围的宽度,阅读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知识的吸收,而且对学生心智的训练,品德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他们长期沉迷于这样的书籍,他们的身心健康将受到不可挽回的伤害。

在阅读方法的调查中,学生认为阅读能力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阅读方法不当(59%),部分学生在阅读中没有获得成就感(465,438+0%)。只有20%的学生有阅读计划,只有10%的学生经常做读书笔记。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学生希望通过阅读来促进自己的学习,但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学生阅读的最大障碍。

二、及时调整馆藏,建立退稿制度,保证新书数量。

学校图书馆不只是把书买回来放在书架上。他们必须根据读者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藏书。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一切都不是静止的,运动和变化才是永恒的。因此,及时调整收藏,建立除旧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鉴于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外名著对学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确保文学书籍占所有藏书的30%以上。同时,要牢牢控制一些“口袋书”、怪兽、恐怖类书籍的入口,特别是暴力、黄色有害书籍,限制武侠、言情、漫画类书籍的数量。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激发了学生更多阅读和探究的欲望,大大增加了他们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自然科学和技术书籍的需求急剧增加。所以要积极扩大自然科学技术的收藏(即N~Z类)。根据《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中图书分类比例表的规定,这一部分的藏书要达到38%,图书的广度和深度要适当放宽,给学生更多的选择。

建立淘汰制度,保证当年新书数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图书馆的活力,定期淘汰一些已经过时、数量过多、流通率低或破损严重无法阅读的图书,并根据新形势的发展,每年分阶段购置一些新书,为图书馆输入新鲜血液。

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兴起,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们应该多买些教育书籍,研究性学习指导书籍,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应用和心理健康教育书籍等等。并结合我校的特点,积极配合我校的校本课程。比如我们学校的特点是心理健康教育和环境教育,所以我们图书馆特别注意收集关于这两方面的书籍、期刊、报纸、散文等,并设立“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的专柜,以便读者快速找到这类信息。大大节省了读者的查询时间。

第三,根据中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阅读指导,引导中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

1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家长和老师经常抱怨当代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低下。为什么他们不想读那些公认的名著,而宁愿沉迷于“口袋书”和武侠、言情、动漫?有中学生在网络论坛上吐露心声:“老师让我们死板地读名著。他规定了你在一定时间内要读多少本书,读完多少篇文章。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被程式化了。我们很无聊!”由此可见,不是中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而是这种兴趣被肢解和压制了。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觉得读书是一次发现美、欣赏美的旅程。

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点,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讲座。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代作品所反映的丰富的社会生活、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杰出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追求美,提高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设立“班级阅读角”,利用中学生的从众心理,掀起阅读热潮。

2.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可以举办读书会、书评、演讲比赛等活动,吸引学生的参与,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消除阅读中没有“成就感”的自卑感和失望感。还能营造“好读书、好读书、好读书、好读书”的氛围,吸引他们追求一种高层次的阅读享受。

高一的时候,我们开展了一次书评活动,同学们都很热情,交了很多书评。优秀的文章陈列在图书馆的橱窗里。我们还举办了读书会,把热爱阅读和思考的同学聚集起来,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我们只需要引导他们为每次会议确定一个主题,然后他们会根据主题收集信息进行讨论。上次读书会讨论了“学习方法”、“环保”、“读名著”等话题,都是由同学们自己提出,自己投票决定的。他们在活动中畅所欲言,经常迸发出思想火花,经常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灵感。经过讨论,成员们都写了小论文,优秀作品会在校刊上发表。都觉得收获很大,增强了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提高了查找资料的能力,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3.传授文献检索知识,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我们每年都会给高一新生进行图书馆入馆教育,介绍图书馆的基础知识和文献检索的方法,简单介绍图书分类,让他们学会使用图书馆。

4.注重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一位中学生在网络调查中说:“经典小说的语言、情节、人物对读者的影响远远大于通俗小说。我看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的时候哭了,比看言情小说好多了!”具有永恒生命力的经典,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这样的书籍,对完善中学生的人格,陶冶中学生的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举办读书会,在会员中讨论阅读的乐趣和收获,还在学生和老师中开展了“好书推荐”活动。真的“好书人人读,好书人人评。”有创意的同学还在推荐稿上附上各种背景和插图,其生动活泼的形式和新颖的内容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

5.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从而确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高一学生王业和其他16名学生利用假期在王府井书店、崇文区图书馆和一些网站做了一项调查。在被抽样的30名17岁的学生中,56%的人一年只看了1 ~ 5本课外书,1本书。只有两个人看了10以上的书。“缺乏人文素质和人文情怀,会让人失去与世界和谐相处的能力。”王业等人在中学生阅读状况调查中写道。这是学生参与性和主体性的例子。我们的职责就是引导他们去探索,去思考,去思考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以及社会的行为,让他们的人生方向更加明确。

参考资料:

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赵黎平。配合研究性学习,开展研究性阅读。中小学图书馆与信息世界,2003(6)

三、张桂华。融入新课程。班主任的朋友。2003(7)

资料来源:第二届年度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