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8月,日本新政府军向会津若松城逼近。获悉这一情况,中野竹子和母亲、妹妹一起赶到城下,因城门已经关上未能入城。正在徘徊中,中野竹子和依田菊子等3人相遇,她们平时都是在薙刀道场一起练武的好友,于是自发组织起来。其后,又陆续有同样未能进城的神保雪子等10余人加入她们的队伍。这样,队伍壮大到20多人。这支由贵族小姐与武士之妻女自发组成的义勇军,后来被称作“娘子队”或“妇女队”。
8月24日,中野竹子在城下西北的高久冈面见会津藩的家老(编者注:江户时代大名的重臣,统率家中的所有武士,总管家中一切事物)萱野权兵卫,要求赋予战斗任务。萱野哀叹:“精神可嘉,任务不许,女子参战,为我会津武士之耻。”竹子凛然回答:“如不能出阵,生为无用之身,就此赴死。”随即,拔出短刀欲自杀。在竹子的坚持下,萱野只得应允她们次日和古屋作左卫门率领的冲锋队(旧幕府步兵)一起行动。行动之前,“娘子队”的女性全都剪了头发,换上男装。
8月25日傍晚,冲锋队及“娘子队”在福岛县若松市神指町大字黑川的泪桥和新政府军交战。新政府军是长州藩、大垣藩的兵,他们发现冲锋队中有女人,最初有些轻敌,想活捉她们。短兵相接中,中野竹子挥起薙刀,连续斩杀数人,不幸头部(另有资料记载是胸部)中弹倒下。妹妹优子和母亲赶紧将其抬到树丛中,竹子宁死也不当俘虏,她对两个亲人说:“快,快,介错(为剖腹自杀的人断头)。”优子含泪挥刀,可惜未砍断,母亲再次挥刀,仍未成功。最后,一农兵(编者注:也称乡兵,日本幕府末期为增强抵抗外来压迫和对付农民起义的需要,从农村征集健壮者当兵)砍下竹子的首级后埋葬于法界寺。竹子死后,“娘子队”的生还者退到城内,照顾士兵饮食、护理伤员。
中野竹子以及“娘子队”的事迹并非特例。当时在会津若松城内,还有另一位著名的女战士——善于使用斯宾塞连珠枪的新岛八重,率领500余名女性参加了该城的防御战。在会津若松防御战中,会津藩方面战死或自杀的女性有200余人。
日军随军女军属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倡导女性做合格的贤妻良母。这样,大多数女性专门在家伺候公婆、丈夫,生儿育女和操持家务。因此,正式从军的日本女性很少,只有从军护士和女子通信队员,但她们的身份也只能算作军属(军方雇佣的人员)。
有人也许会反驳说,搞间谍活动的日本女性,诸如川岛芳子、南造云子、中岛成子,不是日本军人吗?别急,且听笔者慢慢道来。先说南造云子,几年前,作家胡平在日籍华裔作家林小玎女士的帮助下,对其“生平”“事迹”进行考证,结果发现,南造云子不过是一个杜撰的人物。再说川岛芳子,其本名爱新觉罗·显玗,清朝肃亲王善耆第十四女。她并非日本人,也不是日本军人,只是充当日军间谍的汉奸而已。抗战胜利后,川岛芳子因不能证明她有日本国籍,以汉奸罪被判处死刑。目前,荧屏上日本女军人不乏“少佐”甚至“大佐”,有导演称,这是有历史原型的,川岛芳子就曾被日军授予陆军少佐。但是,在日方资料中却找不到相关记载。而且,日军对军官晋级问题把控很严,如“陆士”“陆大”出身的冈村宁次,从少尉、中尉、大尉一步一步晋级为少佐,用了约15年时间,这还算晋升快的。川岛芳子连日本军人都不是,怎么可能一步登天升为少佐呢?事实上,川岛芳子只是在日军支持下当过伪“安国军”总司令。而在日本,中岛成子的事迹只见于《土匪与女将军》等文学作品,其经历带有太多传奇色彩,可信度极低。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中岛成子当过间谍,也并非日本军人。她出生于枥木县小山市一个大地主家。年轻时作为日本红十字会派出的护士到了东北,经奉军顾问町野武马介绍,在张学良府邸做了家庭教师。不久,与奉天铁路局参议韩景堂恋爱结婚。新中国成立后,中岛成子因间谍罪在中国大陆被捕,1957年被释放后返回日本。
那么,日军从军护士和女子通信队员,又是怎么回事呢?从军护士分为红十字会护士和陆军护士。日本女性充当从军护士,最早可追溯到甲午战争前。1890年4月,日本创建从军看护制度。当月,日本红十字会护士养成所第一期录取了10名女学员入校。根据日本红十字会护士养成所规定,护士学习期3年,毕业后履行20年的应召义务。后来,这一应召义务年限缩短至15年,再后来缩短为12年。护士应召义务,一直持续到1955年(昭和30年)1月16日。按规定,红十字会护士养成所的毕业生,平时可以在红十字会医院工作或从事其他职业,战时一旦收到召集状,必须立即响应应召命令。这样,战争期间,日军就出现了一些尚处于哺乳期便应召出征的护士。
甲午战争中,日本红十字会护士初次被陆海军医院召集,媒体为此大肆宣传报道,赞誉为“日本妇女从军”之壮举,激励日本国民开始认知和接受从军护士这一新生事物。甲午战争期间,从军护士应召647人,仅限定在日本本土陆海军医院供职,不赴战场参加战斗。甲午战争结束论功行赏时,从军护士因表现优秀,也成为政府授勋的对象。护士作为一种新兴职业人气上升。
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红十字会条例》修订了甲午战争第223号敕令,进一步明确了从军护士的职责:(1)战时帮助陆海军执行卫生防疫任务;(2)陆海军有义务监督红十字会帮助其执行卫生防疫任务;(3)救护员严格遵守和服从陆海军的纪律和命令;(4)护士长为下士官待遇,护士为士兵待遇。日俄战争中,日本红十字会的从军护士有2160人,其中39人殉职。但是,日俄战争中,她们都在内地工作,殉职者也都是病死的。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出兵西伯利亚,从军护士才第一次搭乘医院船,去海外工作。
“笃志女子部队”
1944年底,随着美军的节节进逼,日本开始准备本土决战。1945年6月,日本政府发布《义勇兵役法》,规定对15至60岁的男性和17至40岁的女性平民可随时实行召集,不符年龄的人也可志愿加入,据此编成国民义勇战斗队(类似于民兵)。按设想,本土决战将动员国民义勇战斗队约2800万人,其中包括主要由年轻女性组成的“笃志女子部队”。
“笃志”,指忠诚专一的志向,以此来强调这些年轻女性都是志愿加入“笃志女子部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组建后,“笃志女子部队”成员开始秘密从事军事训练。根据国际法,不穿军服的士兵都可被看作游击队,如果被捕时还带着武器,那么肯定会被当作游击队员处死。为此,日军给她们配发了军服。不足的部分,就将各女子学校的制服改造一下来凑数。配发给“笃志女子部队”的武器相当低劣,包括单发土枪、火药枪、弓箭、竹枪、长柄草叉、铁锹和镰刀。一个女孩子甚至领到一把锥子,让她用其捅向美军士兵的腹部,以一命换一命。日本漫画家龙造寺丹羽认为:“从昭和初期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这段时期,日本进入了压抑、黑暗的时代。一小撮特权阶级将百姓逼入苦难的深渊。这对女性也是一样的,为了保护一小撮特权阶级、高级军人和贵族子女的生命,老百姓的生命被牺牲。战争期间,百姓阶层的女儿们,作为‘特别志愿女子学生兵’被临时召集,一些人还白白地送命,成了特权阶级的牺牲品。”
1945年8月15日,太平洋战争结束。但是,对“笃志女子部队”的成员来说,悲剧还没有结束。战后,她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成为“占领军慰安女子挺身队”成员。日本内务省之所以组织“占领军慰安女子挺身队”,是“为了防止皇族、华族的子女以及特权阶级的子女被占领军士兵强奸和施以暴行,作为其替身,这就是‘占领军慰安女子挺身队’的责任”。这不禁令龙造寺丹羽再度悲叹,用老式武器组织起来的“笃志女子部队”,在停止抵抗后,却又半强制地成为美军的慰安妇,牺牲了她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