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学
海盐县呈等腰三角形,顶点朝南,东西最宽处约31km,南北距离约33km。海盐县平均海拔3~4米,整个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南部为平原丘陵区,丘陵高度多在100米左右。与海宁市接壤的莱文山是全县最高的地方,主峰高度为251.6米;东部为平原滩区,地势略高于西部平原;西部是平原水网区,约占海盐县的三分之二。[1]
气候
海盐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于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9℃,年平均高温累积日数明显低于长江中下游同纬度城市。年平均降雨量1189.7mm,无霜期240天左右,平均日照时数1919.7小时。[1]
2行政区划编辑
1949年5月7日,海盐解放。
1950年5月,石岭乡3个行政村归属海宁县,平湖县10行政村归属海盐县。[2]
6月1958 165438+10月21海盐县建制撤销,地区并入海宁县,其中西塘桥、海塘、童渊划归平湖县。
1961年12月15日,海盐县恢复,下辖两镇16公社。石岭乡仍属海宁县。[2]
1983,撤销公社,建立乡镇。1985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辖婺源、澉浦、秦山等8个镇。
1999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辖9镇3乡。[2]
2001,10,乡镇行政区划再次调整优化,覆盖婺源、沈荡、澉浦、秦山、童渊、西塘桥、玉城、百步八个镇。[2]
2005年底,海盐县辖婺源、童渊、沈荡、澉浦、秦山、童渊、西塘桥、虞城、百步9个镇(街道)。* * *有104个行政村,23个居委会。
2010经省、市政府批准,海盐县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撤销武原镇、秦山镇建制,分别设立武原街道、秦山街道;撤销西塘桥镇建制,设立元通街道和西塘桥街道,其中西塘桥街道和海盐经济开发区合署办公。区划调整后,海盐县辖婺源、秦山、童渊、西塘桥4个街道和沈荡、百步、虞城、澉浦、童渊5个镇。
3组织进化编辑
5000多年前,先民在县城从事农、牧、渔、猎活动。
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因“海滨广拒,盐田相对”而得名。
建县以来,海燕四次迁县,六次析境。秦末,县困为湖(胡哲湖),迁婺源乡。[3]
东汉永建(126-131)年,县衙坠湖(当湖),南迁至齐静乡山边。建安五至八年(200-203年),海晏西南从全南南部划归海昌县(今海宁市)。晋献康七年(341),县治迁至艾玛。南朝梁入狱六年(507年),县城位于县东北。从梁忠大同六年(534年)到大同元年(535年),县的东北方位于溆浦县境内。[3]
唐开元五年(717),迁郡治此地。天宝十年(751),华亭县位于割海盐北境,嘉兴东境,昆山南境。
元元镇元(1295)升任海盐府。[3]
明洪武二年(1369),降回郡。宣德五年(1430),婺源、齐静、华亭、大邑四乡设平湖县。[3]
民国元年(1912),撤省县政府。历经三年多道,海盐县隶属浙江钱塘道(省会及道印办事处设在杭州县)。16年3月,道路废弃,实行省县两级制。6月21属于第二行政监管区(驻地嘉兴)。26年冬,原二区所属各县大部分被日军占领,故于2007年9月20日撤销恢复,并以铁路、公路线、钱塘江为基点重新调整了划分。海盐县隶属浙西行署第三行政监察区(驻地绍兴)。29年改为第十行政监察区(驻地嘉兴,32年65438+10月迁至嘉兴、海盐两县交界处,35年复置嘉兴。2008年2月26日,日伪县政府成立,隶属日伪嘉兴特区专员公署。31年,11月,县政府被勒令离开县境,32年,1月,随省第十区署返县重建区乡政府)。37年4月,属第一行政督察区(驻地吴兴)。
4人口民族编辑
人类人口
2013年末,海盐县户籍人口376746人,比上年增加873人。其中女性人口为190602,性别比为97.66 100。全年出生人口3078人,出生率为8.1.7‰;死亡2599人,死亡率6.90‰;迁入人口为1813,迁出人口为130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7‰。[4]
民族
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福族。(2000年人口普查)
5经济概况编辑器
2013年,海盐县实现生产总值324.75亿元,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7.8亿元,可比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654.38+087.38亿元,可比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654.38+065.438+0559亿元,可比增长654.38+006.5438+0%。剔除核电,全县生产总值253.88亿元,可比增长65.438+02.0%。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654.38+076.48亿元,可比增长9.654.38+0%,其中全县工业增加值654.38+00.636亿元,可比增长654.38+05.8%。第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0:58.8:34.2调整为6.9:57.7:35.6。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6299元(折合13934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4586元(折合12043美元)。
一次产业
2013年,海盐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
2013年,海盐县总播种面积43462公顷,比上年减少2.2%。粮食播种面积32028公顷,比上年增长0.6%。油菜种植面积2451公顷,比上年减少24.2%。棉花种植面积750公顷,比上年减少0.8%。蔬菜种植面积6801公顷,比上年减少7.5%。[5]
2013年,海盐县森林面积7653公顷,当年造林面积355公顷,同比分别增长4.9%和下降20.9%。
2013年海盐县出栏肥猪69.7万头,比上年增长3.7%。生猪存栏31.3万头,比上年减少36.3%。出栏羊8万只,比上年增长3.1%;存栏7万头,比上年减少2.3%。家禽出栏61.33万头,比上年下降7.9%;人口45.3万人,比上年减少34.0%。[5]
2013年,海盐县水产品总产量为13454吨,比上年下降8.2%,其中海水产品1092吨,淡水产品12362吨。[5]
二次产业
2013年,海盐县工业企业总产值78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核电工业企业产值119.28亿元,比上年增长0.4%。41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4.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4%。海盐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总产值437.46亿元,占比20.0%,轻工业总产值226.48亿元,占比9.7%。
服务行业
2013年,海盐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2513亿元,比上年增长65.438+02.9%。扣除核电后,全县固定资产投资654.38+094.75亿元,比上年增长65.438+00.6%(非考核数据,含邢星新能源投资)。核电投资30.39亿元,比上年下降30.0%。[5]
2013年,海盐县第一产业投资2.89亿元,比上年增长49.0%。第二产业投资13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第三产业投资8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第二产业工业生产性投资107.92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其中制造业投资105.73亿元,比上年增长40.2%,设备及工具投资7901亿元,比上年增长654.38+09.8%。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投资1.38亿元,比上年增长30.8%。[5]
2013年,海盐县房地产开发投资43.86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4.4%。房屋建筑面积408.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6%,其中房屋2891.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4%。新开工面积77110000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6%,其中住宅577000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8%。房屋竣工面积92.2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6.9%。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5.79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住宅销售额22.77亿元,与上年持平;商品房销售面积41.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5.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全部房地产开发企业* * *销售商品房3269套,其中期房占78.2%。[5]
6 .社会事业编辑
2013年末,海盐县共有文化馆1个,镇(街道)文化站9个。
学校
* * *图书馆16个,海盐县公共图书馆藏书80.9万册,比上年增长16.9%。博物馆1,影剧院4个。广播电台1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家,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6]
2013年,海盐县运动员在市级以上体育竞赛中获得奖牌172枚,其中金牌47枚,分别比上年增长54.6%和25.5%。海盐县举办了43次县级运动会,有4550人参加。[6]
2013年末,海盐县共有医院和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个,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产医院1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为1550张,比上年增加19.5%;卫生机构技术人员2174人,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执业医师777人,注册护士737人,分别比上年增长7.6%和9.0%。海盐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卫生厕所覆盖率98.97%。[6]
7流量编辑器
杭州湾大桥
海盐县地理位置优越。县城婺源镇北距上海118公里,南距杭州98公里。国内主要公路有01省道、东西大道、盐湖公路、盐王公路,总里程189.5km..境内河流纵横,全长1860.7公里。骨干河流有延平塘河、严家塘河、长山河、白杨河。公路和水路网络交织在一起。[1]
杭州湾大桥北岸接线第四合同工程海盐枢纽工程,已将杭浦(杭州-浦东)、乍嘉苏(乍浦-嘉兴-苏州)三条高速公路大动脉与杭州湾大桥北岸连接线互联互通,海盐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交通神经中枢。
杭州湾大桥是国家干线——三线穿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横跨宽阔的杭州湾,止于宁波市慈溪市水陆湾,全长36公里。大桥建成后,宁波与上海的陆路距离将缩短120公里以上,从而大大缓解本已拥堵的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三地两小时交通圈。[7]
8海关编辑
早吃早烧
海盐迟早烧
吃早菜,也就是早上四五点吃烧酒。在浙江北海,杨安普这一代人仍然沿袭着这种奇特的饮酒习俗。吃早餐的大多是老年人。不管刮风下雨,他们365天都没有停止过吃早餐。吃早餐的人很稳重。连锁店也少,所以店主也掌握着每个客人的容量。他们不怎么喝酒。一般他们一次只喝一瓶烧酒(即旧称2盎司,新称1.25盎司)。[8]
滚动灯
滚动灯是由许多粗而结实的竹片绑成一个球体。球体分为两层,内层和外层。有一个小球悬在空中,大小球不会碰撞。球的表面覆盖着红色或黑色的丝绸,就像一盏灯。球配有活动支架,可以上下左右旋转。大球只是一个空壳,没有裹丝。【8】滚花灯在海盐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很早就开始玩了。海盐县素有“滚灯笼之乡”的美誉。滚动的灯笼展示了男性的阳刚之美,反映了海盐人独特的尚武精神。它是汉族民间舞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海盐花灯》已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和《中国流行文化词典》。[8]
海盐腔
源于元代海盐流行的南北歌,经杨紫等人加工后成为一种戏曲声腔和剧种(据元代姚同寿《乐角呢喃》)。一说早在南宋末年就已形成,由住在海盐的张锚创建(据明代李日华《紫涛轩杂记》)。明嘉靖时流行于嘉兴、湖州、温州、台州等地。在发展过程中,对葛阳戏和昆山戏的演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明代万历以后,逐渐衰落,消失。很难认识它的脸。[8]
骚子哥
《骚子文学》是以文学书(稿)为基础,以海盐方言为表现形式,讲述故事、刻画人物、抒发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说唱艺术。其表演主要采用站唱、拆唱、走唱或坐唱等形式,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骚宋梓》是一首关于海盐县等待佛仪式的民间歌谣,它与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有一定渊源。[8]
9旅游景点编辑
南北湖
南北湖(8张照片)
南北湖风景区位于海盐县澉浦镇西部,东有长山门,西有茶默山,南有黄沙坞,北有六里岩。面积约30平方公里,湖光山色,以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和现代建筑为主。[9]
映客鼎山
南北湖西南侧有一座鹰山,海拔186.8米。从山脚到山顶有九条曲径,第一歇亭,第三歇亭,狮子头岩,赫章岩等景点。山上有一座云秀寺,建于宋代。
千佛阁
千佛阁位于海盐县武原镇天宁寺路。建于唐贞观三年(768年),名为千佛大宝阁。千佛阁宽27.5米,深17米,高23米。分为上下两层,总面积1000平方米,歇息于山顶,重檐。
张元济图书馆(两张)
奇缘
祁园位于县城武原镇祁园路。启源园占地9887平方米,其中水面占25%,绿地占71.4%,建筑占0.25%。公园内有58科,1158株植物,其中百年以上古树40余株。[9]
张元济图书馆
位于县城武原镇文昌东路,为纪念张元济而建,陈云题写馆名。1987竣工,占地8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和江南园林特色的仿古建筑。[10]
10荣誉编辑
先后荣获全国文化、科技、计划生育、体育先进县、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县、省卫生县、省教育县、省平安县、省文明县、省新农村电气化县等称号。[11]
11姐妹城市编辑
序列号
我们的城市
对面的城市
另一个国家
签名时间
签字地点
1
海盐县
福岛县友釜町
日本
1995-06-10
海盐县
2
海盐县
全罗南道长兴郡
韩国
2006-03-28
长兴县
12名人编辑
《寻神记》作者甘宝、唐代诗人顾况、梁山泊将军胡、、教育家、出版家、漫画家张乐平、改革先锋卜新胜、眼镜大师吴、当代作家余华。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