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种氛围,不考上985,211,你的人生就毁了。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说火锅店招服务员是985毕业生,普通大学毕业,HR连简历都不看。在职场上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并不是最悲惨的事情。现在已经演变到父母不上985,211,孩子上不了好学校的地步。
新闻说某知名幼儿园和中小学生被学校要求985毕业,211。所以很多人都在说学历有多重要,985,211上的人脉有多牛逼。我看这些文章的时候心里难受极了,感觉我们没有考上985,211,人家不想干了。这种生活在走下坡路。这次高考改变了命运,不会那么彻底了。堪比整容。哪怕是整容,后期也要保养好这张脸。教育真的很重要。告诉你学历不重要的人,大概都是塑料朋友。而985,211这一批高考过的人,确实比别人高一点,资源最好,人脉优质,但我不认同985,211如果你高考不通过,你以后的职业选择和视野会受到很大影响。我不排除985,211院校的资源还是有很好的学习氛围的。如果你的高考成绩或者考研成绩能冲到985,211院校,那就努力冲吧。我排斥的是大家都把985,211抬上神坛,感觉自己去了就“镀金”了。
很多人以为考上了985,265,438+065,438+0的大学,一劳永逸,人生就到了巅峰。这种想法就好比:你看着餐桌上的菜,你也一样吃饱了。但是看到了不代表吃了,还饿着呢。好的学校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不是唯一的出路。给你一张烂牌,不代表你永远是一张烂牌。关键是你想从自己身上得到什么。就像《侠客行饭》里传达的生活态度——哪怕是剩饭剩菜,打折的牛肉,罐头,看起来更难吃的食物,只要方法得当,都能做出好吃的。
02.很多人成为考试机器,不珍惜自己的才华。
青春校园电视剧《你好,旧时光》,于的同桌郑,是一个文化课成绩不太好,但画画很好的人,他的梦想是当一名漫画家。但是他填志愿的时候,填的是北京工商大学金融系。
班主任吴老师问郑:你为什么选择金融?原因是金融去年得分最低。
以郑的成绩很难上大学。吴老师问:“你没考虑过艺考吗?”郑说:“家属不许说振华重点班是艺考的耻辱。”吴老师直接反驳:“很多画画的,搞音乐的不是很成功吗?有一些差生想通过艺考走捷径,但你不一样。你热爱绘画。我看过你的画,很有才华。难道你不知道珍惜自己的才华吗?”后来郑选择了复读一年,老师也说服了他的父母选择了艺考这条路。虽然剧情没有说郑最后有没有成为漫画家,但我想至少他会报考艺术院校,选择绘画这条路。
郑没有考985,265,438+065,438+0,但是他有画画的本事,愿意画画。他以后的职业道路会比985,265,438+065,438+0考试差吗?不完全是。每个985,265,438+065,438+0的学生都有一个标签:名校毕业。标签决定起点,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能力决定你能跑多远。人生的希望,最终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环境会影响人,但不能决定你以后走的路。
正如畅销书作家刘同所说,“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能去哪里。重要的不是你毕业于什么大学,而是毕业后能过什么样的生活。重要的不是你认识谁,而是谁会认识你。重要的不是你现在有多好,而是你能好多久。”
03.有很多人没有考上985,265,438+065,438+0,后来也没有考得特别差。
生意场上有很多老板,有些不是985,211院校毕业的。我遇到的一个老板,在咨询我的时候跟我说了她的经历。大茜毕业后去了世界300强外企,行业世界第一的公司招聘,和大茜竞争的都是985毕业,211,甚至国外的优质学校,而她不是985毕业,211,没有很强的背景。结果她失去了几百个学校背景最差的毕业生,成为当年的国学。
现在她是专业领域的专家,咨询她的人评论都是:实用性强,干货满满。她当初为什么会得到这份工作?秘诀就是多准备优秀毕业生。面试前,她所有的自我介绍和面试官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是一字不差的写下来,然后反复打磨练习。
这样的例子很多。你说你朋友圈的一个朋友考上985,211高校后,人生变了,视野开阔了,事业也不错了。然后我有无数的例子来反证没有985的高校也有人才,211。沈从文小学毕业,后来成为著名作家。就读于985、265、438+065、438+0高校的大学生,出了社会很迷茫,找工作也不成功。他们也没说月薪立马达到65438+万或者1万,然后就到了巅峰。我不想和你争论,但我想说,无论什么水平,什么烂学校,学校永远不会限制我们学习的可能性。只要我们愿意,一切都会帮助我们成功。
名牌大学确实有丰富的资源和机会,这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所以要加倍努力去弥补这个差距。尼采把人的精神分为骆驼、狮子、婴儿三个境界。第一种境界的骆驼背负着屈辱的重担,被动地服从名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的狮子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承担生活责任;第三境界宝宝,这是一种“我在”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一切。很多人还处于第一种境界,觉得高考没考好,前路渺茫,永远无法翻身。这种心态就算他们真的上了985,265,438+065,438+0的高校也不会珍惜。
如果我们能向第二个领域靠近,我们至少可以成功一半。就像余在《大家说吧》里提到的:大学教育就像买火车的站台票,只给你一个进入站台的机会,但上车、往哪个方向走、在哪一站下车,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他们都倒下了,流一点血,流一点泪,然后拍拍屁股上的灰尘,站起来继续走,而不是说:“我的人生完了。”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所大学。不管我们现在在哪里,只有不断提升和锻炼自己,才有机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