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克洛德·莫内·克洛德·莫内
19世纪下半叶,光学原理改变了画家们对固有色彩的观念,于是他们开始在艺术上探索外在的表面,《日出印象》描绘了晨雾中日出时的海港景象。在淡紫色、淡红色、蓝灰色和橙色组成的色彩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在海水中拖着一缕橙黄色的波浪,冉冉诞生了。海、天、景交织融合,风格轻松。离岸的三艘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还有远处的建筑、港口、起重机、船只、桅杆等。也隐约出现在晨光中...这一切都是画家望着窗外画的。于是大胆地用“凌乱”的笔触来表现雾气交融的场景。这对于一向正统的沙龙学院的艺术家来说,是一种艺术上的反叛。画的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的绘画意境,过去官方学院派艺术所提倡的谨慎清晰的轮廓和刻板的基调已经没有了。这种叛逆的画引起了官方的反对。这幅名画是莫奈1873年在阿夫雷港画的素描。他还在同样的地方画了一幅《日落》。当他把它送到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时,两幅画都没有标题。一名记者讽刺莫奈的画是“对美和真理的否定,只能给人一种印象”。莫奈随后给这幅画起了一个名字——日出印象。作为一幅海景速写画,整个画面笼罩在薄薄的灰色调中,笔法非常随意凌乱,呈现出一派雾气交融的景象。日出时,海上有雾,天空和太阳的颜色都倒映在水中。岸上的景色很模糊,看不清楚,给人一种瞬间的感觉。莫奈和一群年轻画家在1874年办画展时,日出印象遭到诋毁和嘲讽。有评论家讽刺说:“空白的壁纸也比这海景完整!”甚至有人根据这幅画的题目,讽刺以莫奈为首的青年艺术家为“印象主义”,于是“印象主义”就成了这个画派的桂冠。这幅画在1985被抢,根据法国被盗艺术品检测办公室1990 65438+2月6日在科西嘉岛的一栋别墅被查封。
名称:美杜莎的木筏
作者:西奥多·泰奥多尔·籍里柯(法国)
背景:1865438+2006年7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美杜莎”号,载有400多名官兵和少数贵族。
去圣路易斯港。这支舰队由一位显然缺乏实际能力的船长领导。由于他的指挥失误,在经过西非海岸布朗角南部时不慎搁浅,酿成大祸。
小马雷船长是贵族,对航海一窍不通。登船后,他疏于职守,将伴舟远远抛下,独自将主舰向前。当主船接近毛里塔尼亚浅滩时,它陷入了砂碛。经过两天混乱而无效的努力,我们不得不弃船。船长和一群高级官员乘救生艇逃生,将65,438+050多名乘客留在一个临时木筏上,让他们在汪洋大海中任凭命运的摆布。
几天过去了,在饥渴和炎热的折磨下,很多人开始绝望。他们胡说八道,随意做一些歇斯底里的事情。确信没有得救的可能,面包师跳海自杀,还有人撬开桶喝得酩酊大醉,企图忘记死亡的痛苦。很快,这种绝望越来越疯狂,有人剪断电缆,企图让大家一起死。其他人阻止,爆发了激烈的斗争。机修工多米尼克(Dominic)在参与骚乱后被扔进了海里,哭喊着求救。工程师同情他,跳进水里,抓住他的头发,把他拖回木筏。但是几天后,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加入了第二次暴乱。经过三次暴乱和平静的休息,木筏上布满了尸体。几天后,食物和水的短缺成为更大的威胁。两个黑人士兵太饿了,他们违反规定,用吸管偷走了最后一桶酒。被曝光后,他们被无情地扔进了大海。有人把刺刀弯成大钩,希望能钓到鲨鱼。但是当鲨鱼又咬又拉的时候,鱼钩又变成了直刺刀。经过这一番折腾,木筏被大量海水淹没,一些伤者的伤口被盐水浸泡,惨叫声不绝于耳。最后筏子上只剩下27个人,其中15还能支撑一会儿,剩下的12伤势过重,神志不清,无法存活。而且食物不足以养活所有的人,有的人甚至开始偷偷啃刚刚死去的同伴的手肘,于是15的人经过辩论最终做出决定,把在三次防暴斗争中与他们并肩作战甚至自救的病人全部扔进大海!
150多人,幸存的只有10人。无论如何,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悲剧。然而,路易十八政府害怕这件事被公开,遭到舆论的谴责,只在官方报纸上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并通过军事法庭悄悄地判处船长降级和三年监禁。木筏上的两个幸存者拒绝接受给政府的信,但他们受到了打击,并被解除了公职。忍无可忍,他们写了一份关于海难的真实报告,并印了一本小册子公开销售。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遭到了舆论的一片哗然,吉立克尤其愤慨。
26岁的吉立克看望幸存船员,听他们讲述真实经历,并亲自到医院看望受伤船员和遇难船员家属。他以听幸存者的故事为灵感来源,同时也在现场勾画腐烂的尸体和危重病人,收集素材。他想以此为题,创作出一幅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画作,让它重现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为了这幅画,吉立克还让木筏上的一个幸存者木匠做了一个模型木筏,让黄疸病人当模特,在上面摆出各种悲剧。为了更真实地展现海浪和天空,他还亲自去海边研究。纪像18个月,终于创作出“写实”巨幅画作《美杜莎的木筏》,震惊法国,也传遍欧洲。
虽然10多名船员最终获救,但他们的心从未安宁过。经过多年的精神折磨,他们在巨大的悔恨中死去。临终前,其中一人复述了苏格拉底的那句话,意味深长。当时苏格拉底被指责“混淆视听,颠倒是非”。面对501雅典公民代表组成的庞大陪审团,苏格拉底进行了长篇大论的自我辩护,却不被世人所接受,被判死刑。他是这样说的:“现在我该走了,我要死了,你可以继续活下去。”
显然,在这次沉船中,画家看到了与复辟时代法国大革命相似的场景。《美杜莎的木筏》不是简单的“新闻”画,而是画家对现实的典故。这种浪漫主义,正如当时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在他的长篇叙事诗《唐璜》中所描述的惊涛骇浪的险恶处境,可谓是先进思想的艺术反映。
海上漂浮着一只岌岌可危的木筏。海风吹涨着被单做成的船帆,被巨浪托起的木筏不断颠簸。木筏上的难民有的奄奄一息,有的还在眺望远方。聚集在高处的人们手中挥舞着红白相间的布巾,不断向远处呼救。这是世界艺术史上著名的油画《美杜莎的木筏》,由泰奥多尔·籍里柯于1819年创作,现藏于卢浮宫。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动荡和危机感,令人叹为观止,站在这幅画前的观众无不为之震惊。
《美杜莎之筏》是根据历史事件改编的。1865438+2006年7月,贵族出身的船长小马雷对航海一窍不通,却被法国政府指派驾驶巡洋舰“美杜莎”号前往非洲塞内加尔,在前往西非的途中不幸搁浅沉没。船长不顾全船400多人,急忙带领一帮亲信乘救生艇逃生。剩下的150人只能用临时木筏在海上漂流逃生。十多天后,所有的淡水食物都没了,猛烈的风浪摧残着人们脆弱的心灵。人们开始绝望,变得疯狂,甚至互相残杀,吃死人肉。最后经过抢救,只剩下15人,但是很快就死了5个人,这场悲剧死了140多人。这样的悲剧引起了路易十八政府的恐慌,试图掩盖真相,只在报纸上发了一条短消息,军事法庭轻判船长降级和三年短期监禁,激起了幸存者的愤怒。他们不顾一切地向世界宣布真相,在全世界引起了激烈的反响。
浪漫主义画家泰奥多尔·籍里柯抓住了这一重要事件,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创作素材。他亲自去西非海岸观察和体验那里的天空和海洋,拜访海难幸存者,把自己的想法画成草图。为了真实地反映悲剧,他去医院观察垂死病人的悲惨处境,素描黄疸病人,把真实的尸体画进作品。木筏是他雇佣的幸存者中的木匠制作的小模型。总之一切从真实再现出发。三棱锥的构图再现了最后绝望时刻最惊心动魄的一幕。
《美杜莎的木筏》是浪漫主义画家西里科的一幅优秀杰作。这幅画以真实的沉船为原型,金字塔结构,描绘了一群人在生死之间挣扎,互相残杀,吃死人的肉。但图中拿着红领巾的男人却另有深意。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表现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表现,是对人格的描绘。它否定现实,反抗资本主义社会,却看不清未来;有时候展望未来,我把希望寄托在乌托邦的世界,寄托在远离现代的遥远国度、时代和生活方式上;有时候我会回头看。浪漫主义艺术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体现了与时代解放运动相联系的人们的愿望和理想。它注意到了人民在历史上的作用,但这是片面的。在与新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开辟了一个充满情感、对理想和幻想创作的热切渴望的新世界,并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特色:反映人民争取自由、向往公正幸福的未来,强调个性和情感表达,偏爱幻想的主观世界,喜爱比喻和对比,色彩鲜明,构图大胆。浪漫主义艺术方法在许多方面对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给予了巨大的而且往往是有益的影响,其优秀的传统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培育了许多先进艺术家的创作。浪漫主义的先驱是西里科。他的木筏《美杜莎》以其悲壮的力量,宏大而刺激的张力,动人的人物,严谨而压抑的色彩,强烈的光影对比,震惊了巴黎艺术界。1819在沙龙展出了《美杜莎的木筏》,引起了媒体的强烈争论。这幅画的主题来自现实生活,反映了由于法国政府的过错,一艘帆船美杜莎号在非洲海岸搁浅并沉没的事件。这幅画的构图是金字塔形的。右下角有一具已经被浸泡变色的尸体。左边是一个老水手,抱着儿子的尸体,动弹不得。第三组人是坚持了14天的幸存者。他们在海平面上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帆影,正在把最强壮的黑人推到高处挥舞他的衣服。手持红巾的人代表着人民争取自由,向往公正幸福的未来。在这个事件中,画家似乎看到了与复辟时代法国进步人士所经历的绝望有相似之处。通过这幅画,他表现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暴露了无能的法国政府的弱点,从而使其具有强烈的政治隐喻。美杜莎木筏的出现,让被新古典主义束缚的法国艺术界耳目一新。它所包含的浪漫主义因素构成了它的特点,即悲剧性的力量、构图和人物丰富的表现力、严谨阴郁的基调和强烈的明暗对比。引起了19世纪各艺术流派的兴趣。新古典主义研究其构成和空间处理。浪漫主义感兴趣的是它强烈的感情和张力,现实主义感兴趣的是它的题材和生动的报道。然而,画家很失望,因为展览在政治上比艺术上更成功。泰奥多尔·籍里柯出生于法国里昂,在15岁时去巴黎学习绘画。在古典主义老师的工作室,因为对古典主义不感兴趣而被辞退。在对达维特和鲁本斯的崇拜中,他逐渐成为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先驱,与后来的德拉克洛瓦齐名。他从小喜欢马,画了很多马题材的作品。最后,他33岁时从马上摔下来死了。在艺术史上,浪漫主义与官方的学院派古典主义相对,注重个性,沉湎于幻想和夸张,富有激情,喜欢用令人惊叹的事件作为创作主题。《美杜莎的木筏》是纪喜欢用浪漫主义手法演奏的一首航海史上的悲歌。
画面中,船帆和木筏上的幸存者刚好形成一个三角形,成为画面的中心,向观众展示木筏漂浮在海面上的场景。有些人已经死去,有些人奄奄一息,有些人抱着亲人的尸体陷入沉思...而一堆正在前进的人,突破了一个稳定三角的束缚,形成了一个动荡而激情的三角。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推,直到最上面的人被高高举起,挥舞着一条红色的毛巾。顺着他们呼喊的方向,细心的读者可以在远处的海浪上发现一个细微的船影,与迫在眉睫的死亡相比,意味着生的希望。画家特意在背景上画了一张帆,逆风将木筏向后吹,造成了灾民对救生艇的渴望与木筏逐渐被逆风向后吹的现实之间的紧张。画家花了18个月的时间来描绘这幅杰作,然后不断修改。第一次公开展出的时候是1819。恐怕连作者本人都没想到展览的轰动效应。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当人们站在画前,仿佛看到了汹涌的海浪,看到了将士们孤立无援的处境。画面描写并不均衡,而是通过巧妙的布局和震撼人心的描写,强烈刺激观者的情绪。
姓名:阿诺菲尼先生和夫人(1434)
作者:杨·凡·艾克(荷兰)
阿诺菲尼夫妇画像中的手势和环境道具都有民间含义,很有意思:阿诺菲尼夫妇的手势表示相互忠诚,握住妻子的手,表示丈夫会永远支持妻子;而妻子的手掌向上,表示她会永远忠于丈夫。奢侈的服装显示了人物的富有;画面上方悬挂的吊灯点亮蜡烛,寓意通往天堂的光明;在画的下角放一双拖鞋表示婚姻,脚下的小狗表示忠诚,女子的白头巾表示贞洁和童贞,绿色代表生育,床上的红色象征和谐,窗台上的苹果代表和平,墙上的念珠代表虔诚,扫帚代表纯洁;画面中间有一个角的圆镜,代表天堂的意思。所有这些符号既有基督教的信仰,也有世俗的观念,画家已经将它们包含在自己的画作中,并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人物中间的墙上挂着一面镜子。框架有10个突出的花形方块,每个方块里放一个小圆圈。每个圆圈画一幅耶稣的故事,图像太小,无法识别。中央的圆形镜子反映了整个房间的风景。这种细致细腻的油画世界罕见,只有在尼德兰的精品画作中才能看到。据说,就连现代摄影师也对这种精妙的描述感到惊叹。利用镜面反射来扩大画面的空间是这部杰作的另一个特点。这些艺术特征对后来的荷兰风俗画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
在这里,画家描绘了荷兰典型富裕公民的新婚家庭。他以极其细腻的风格生动地描绘了年轻夫妇的肖像,尤其是室内的陈设,包括墙壁和屋顶的装饰,显示了画家在书籍插图方面的独特技巧。
阿诺菲尼,一个在1420年被菲利普公爵封爵的真实人物,正刻板而有礼貌地和新婚妻子一起在洞房里迎接尊贵的客人:他举起右手表示一种仪式,象征着对爱情的承诺;新娘将右手放在新郎的左手上,发誓永远做丈夫的忠实伴侣。奢华臃肿的服装是荷兰富人的一种服装。房间里的所有细节,如蜡烛、刷子、扫帚、苹果、念珠和它们之间的狗,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象征性的,暗示着幸福婚姻的联想。这幅画充满了虔诚与和平的气氛,表达了对市民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的赞美。在背景中央的墙上,有一面装饰性的凸面镜,这是一个值得观者关注的细节。从这面小圆镜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新婚夫妇的背影,还可以看到站在他们对面的另一个人,也就是画家本人。这个物理游戏展示了画家利用所谓光线反射的知识。请注意凸面镜左侧窗户的弧度表现。十张耶稣受难的照片镶嵌在小镜框周围,图像小到几乎看不出来。他们头顶上还有一盏闪着金光的吊灯(见附图),微妙到现代摄影师都赞叹不已。这是荷兰特有的传统工笔方法,用镜子丰富画面空间是这幅画的特点。后来荷兰的风俗画和荷兰的类似绘画都得益于这种绘画方法的启发。
阿诺菲尼夫妇画像这幅名画的作者扬·范·艾克(1380 -1441)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荷兰公民艺术的创始人。《阿诺菲尼夫妇画像》不仅是最早的深度表现新油画的尝试,也是后来发展起来的最早的风俗画和室内画。
姓名:大卫的名字意思是“蒙爱的受害者”。
作者:米开朗基罗
时间:1501-1504。
材质:大理石雕像
规格:高2.5米,带底座高5.5米。
收藏地点:现藏于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
米开朗基罗生活在意大利社会动荡的时代,漂泊的生活让他对自己所处的时代产生了怀疑。他在痛苦和失望之余,将自己的思想倾注到艺术创作中,同时也在寻找自己的理想,塑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壮丽、坚强、勇敢的英雄形象。大卫是这一思想最杰出的代表。大卫是《圣经》中的年轻英雄。他曾经杀死了侵略犹太人的腓力斯巨人歌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米开朗基罗没有按照大卫战胜敌人后踩在敌人头上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在遇到战斗时的状态。在这部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身材匀称的年轻人。他自信地站着,风度翩翩,左手握着弹弓,右手下垂,头向左转,面容清秀,炯炯有神的目光凝视着远方,仿佛在地平线上搜寻着远处的敌人,准备投入新的战斗。大卫的体格雄壮有力,举止勇敢坚强,身体、面部、肌肉紧张饱满,体现了外在和内在的一切理想化的男性美。少年英雄怒视前方,表情充满了集中的紧张和坚强的意志,体内积聚的巨大力量似乎随时都会爆发。不同于前人习惯于表现战斗后的场景,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创造了人物激情之前的瞬间,使他的作品在艺术上更具感染力,他的姿态看似在休息,但身体姿态却表现出某种张力,给人一种强烈的“在无声中运动”的感觉。这座雕像是由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为了让雕像在基座上看起来更加宏伟,艺术家特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两臂,让大卫在观众的视角下显得更加高大威猛,充满了巨人感。这座雕像被认为是西方艺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更重要的是,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具体体现。表面上看是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是人们从黑暗的中世纪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人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极大的热情,创作出的不仅仅是一座雕像,更是思想解放运动艺术表达的象征。大卫作为一个时代雕塑作品的最高境界,在艺术史上永远散发着无尽的光辉,为了保护艺术作品,大卫的原作被放置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复制品矗立在市政厅前供世界各地的人们欣赏。
耳朵绷带的自画像是梵高在1888年写的。1888梵高邀请高更到阿尔勒居住。起初,他们相处得很好,但随着梵高的多次生病,两位艺术家不断争吵。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高更怒气冲冲地走了。梵高无法阻止,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于是割掉了自己的右耳。他在此基础上画的自画像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名称:耳朵缠着绷带的自画像
作者:梵高
有时候,自画像能更接近真实的灵魂。海量的自画像构成了梵高作品的另一道独特风景,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追寻他的思想和生活轨迹。1886年2月底,梵高来到艺术之都巴黎,梵高的弟弟西奥是当时巴黎著名的画商。在他的介绍下,梵高结识了许多印象派画家,如高更、修拉、毕沙罗等,从而吸收了印象派的点画技法。从这一时期开始,梵高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
耳朵缠着绷带的自画像在巴黎期间,从第一张戴着黑色毡帽的自画像到1888开头的一张画架前的自画像,他一共创作了8张自画像。1888年2月,梵高在朋友的推荐下前往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勒,从而迎来了创作的巅峰。在此期间,诞生了三幅自画像,如《给高更的自画像》和《扎耳自画像》。1889来到雷米尔后,他创作了最后三幅自画像。1888梵高邀请高更到阿尔勒居住。起初,他们相处得很好,但随着梵高的多次生病,两位艺术家不断争吵。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高更怒气冲冲地走了。梵高无法阻止,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于是割掉了自己的右耳。世界首先把它的疯狂传染给了人类画家——就像它曾经把魔法注入了他的笔下。我们惊讶地盯着梵高扭曲的脸、惊恐的眼神、颤抖的手势:他似乎代替了全人类在受苦,成了痛苦的化身。想到这里,我们也就能理解梵高作品中挣扎的线条和舞动的色块了:他的血混合在倒出来的颜料中,画布只是他伤口的绷带。这是一个活在创伤中的大师。他习惯带着伤口对世界说话。这是一个痛苦的收割者,他的镰刀终于收割了他的耳朵。梵高死了,但他留下了一只著名的耳朵——这最后的遗物似乎没有失去听觉,收集后人的评论。故事中存在的这只流血的耳朵,依然像埋在我们生活中的听诊器,刺探着我们的良知。梵高死了,耳朵还活着,还有记忆。当他呻吟和崩溃的时候,为什么不帮他一把——这个世界,你听到了吗?你的耳朵长在哪里?他在此基础上画的自画像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他头上缠着绷带,面容憔悴,眼窝深陷,悲愤绝望的情绪表露无遗。整个画面似乎处于滚滚波涛之中,汹涌的洪流似乎威胁着狂热的画家,造成巨大的视觉冲击。
姓名:格尔尼卡(1937)
作者:毕加索
作品以强烈的声音奏出悲怆,这是西方绘画史上第一次简单地用形状来标记所经历的事件,让我们感到极度的恐惧。我们看到悲剧和幽默,讽刺和怜悯,生命的震颤和死亡的静止。作品充分展现了法西斯暴行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毕加索,西班牙杰出画家,法国现代画派主要代表人物,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绘画教师家庭,1904年定居巴黎。他最初的绘画是写实的,他的绘画主题是对乞丐、流浪者和马戏团演员的深切同情。后来,他在形式上寻求奇异,成为立体主义的代表。立体主义是将物体分割成各种几何形状,然后重叠堆放在一个平面框架上,从而完全改变了物体原有的形状。他的油画《格尔尼卡》是他的杰作。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飞机狂轰滥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毕加索听到这个消息后,义愤填膺。他放弃了自己原本创作的一部漫画《格尔尼卡》(10),转而在六周内完成。这幅画不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报道方式,而是一种象征性的方式,有效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史诗般的悲剧触动着观众的眼睛和心灵。因此,这幅画成为20世纪艺术史上极其重要的作品。愤怒的画家毕加索写了一幅大型油画《格尔尼卡》。70年后,这幅杰作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也将格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留在了人类伤痕累累的记忆中。画面中没有飞机和炸弹,却聚集了残忍、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花,被折断的四肢,哭泣的母亲,哭喊着救命,断臂的男人倒在地上,奄奄一息的马...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苍穹。画家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和超越时空的意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的界限,包容了愤懑的抗议,让史诗变得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块中,有着无尽的阴郁和恐惧,体现了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烈同情。不同的艺术家对令人心痛的人类悲剧有不同的反应。格尔尼卡被法西斯空军轰炸,给艺术家出了一道无声的考题。有无慈悲心是能否触及心灵创造的前提。毕加索说:“我根据我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我看到的东西来画物体。”毕加索当时住在巴黎,受西班牙政府委托为巴黎国际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绘画。当德国轰炸格尔尼卡的消息传来时,毕加索怒不可遏。他以格尔尼卡大轰炸为主题,随心所欲地描绘西班牙馆,将法西斯惨无人道的罪行彻底暴露在世人面前。艺术的创造者必须懂得艺术的真谛,正如中国漫画经济学家丰子恺所说:艺术不是技巧的职业,而是心灵的职业。《格尔尼卡》出版后,在一些国家展出,受到爱好和平人士的高度赞扬,因此毕加索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佛朗哥独裁时期,格尔尼卡不能在画家的祖国展出。直到1981,格尔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实现了毕加索的遗愿。在巴黎的毕加索美术馆里,发生了一件小事:有一天,一些德国士兵来这里参观,毕加索给了他们每人一本《格尔尼卡》。一位军官问毕加索:“这是你的杰作吗?”毕加索回答说:“不,这是你的杰作!”战后以法国抵抗运动士兵的身份参加了战后第一次画展,并于1944加入了法国* * *生产党。后来,他参加了捍卫和平的运动,并为世界和平会议创作了一幅海报“和平鸽”。毕加索一生致力于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