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伯顿1958年8月25日出生于美国加州,早年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我曾经在迪士尼工作室工作,我喜欢在电影中玩特效和特技,创造特别的幽默和讽刺。
天才导演蒂姆·波顿应该知道《僵尸新娘》、《大鱼》和《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类诡异的电影,即使他从未听过自己的名字。没错,这是一个以诡异黑暗风格著称,而且永远只拍这类电影的家伙。关于他的秘密生活,是那些棱角分明的棱角,那些凌乱的发型,以及一个完全内向于修西律式奇思妙想的世界。好莱坞流行一句话,你喜欢蒂姆?伯顿电影里的人都是孤独的人,因为蒂姆?伯顿生性孤僻。不知道是地球上孤独的人多了,还是只是因为怪异是潮流,这家伙的电影最近很火,所以Tim?伯顿的聚会挖出了他的童年背景,果然,正是这段独特的童年经历成就了他:蒂姆·伯顿小时候经常被父母锁在家里,后来离开父母和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自然,蒂姆伯顿的孤独世界被绘本和恐怖电影包围。他把自己一个人关在黑暗的房间里,无休止地想象不同的世界,摆弄万圣节派对,挖掘僵尸新娘。然后当然是去加州艺术学院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在获得迪士尼公司赞助的青年动画家奖学金后,伯顿开始正式学习并从事动画工作。在80年代早期,蒂姆?伯顿拍过两部短片——《文森特和弗兰肯斯坦》,一部是向恐怖片演员文森特致敬,另一部是儿童改编的《弗兰肯斯坦》。从题材上可以看出伯顿动画实验短片的倾向,但这些早期作品过多地暴露了伯顿的个人品味和品质,最初被认为不适合儿童观看,被永远禁播。所以很少有人见过文森特,现在却成了粉丝们寻找的对象。这部黏土动画短片放映的时候,我看着迪士尼的大佬们头疼不已,认定这个叫伯顿的小子没救了。不过,这也是伯顿的自传,是他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伯顿的鬼马风格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已经浮现,这种诡异恐怖的风格伴随了他一生。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和库布里克有太多相似之处,但蒂姆的电影更像巧克力,或甜或苦,让人觉得温暖。
蒂姆。伯顿是黑暗的,但他总能在黑暗中带来一点希望,仿佛他是黑暗尽头的一缕光。很多人喜欢蒂姆?伯顿电影里的人会告诉你他们有多热爱生活。他们有着无尽的热情,他们的乐观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他们——剪刀手爱德华、南瓜杰克、旺卡,这些都是来自不同世界的王子,但是到了人类世界,再乐观的他们也会因为不懂这个世界的规则而迷茫。最后,他会回到另一个世界。
事实上蒂姆。伯顿不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因为他总是牺牲情节、人物和可能性来满足他想象的需要。他的大部分电影都有哥特式的辉煌,即使主旋律是黑暗的。我们看着他在《沉睡谷》中把油画色彩运用到极致,有着阴郁的诗意和哥特式的触感,还有浓雾中从森林深处飘来的莲花。而且影片本身就明艳可爱,绝非标新立异。糖果般明亮异常的颜色,似乎在表明他总是在为成年人编织童话和梦想。2003年,大鱼,水中的美人鱼和挂在空中的五颜六色的鞋子,一朵金色水仙花里的伊万·麦格雷戈。2005年的巧克力工厂里,炫目的色彩涂满了屏幕。蒂姆。伯顿给了我们一些展示电影魅力的时刻...一个接一个的故事,就像一个充气娃娃。吸一口气,哇,长颈鹿和狮子王出现在你面前!
1981年执导第一部卡通短片,后以第二导演身份参与短片《弗兰肯斯坦》的拍摄,后执导电视剧《阿拉丁神灯》。这一系列在影视行业的逐步尝试,培养了他的自信和能力。在这些以超自然为题材的电影中,蒂姆·伯顿将自己之前所学到的东西和自己的奇思妙想进行了初步的展示,电影中呈现的美好形象也引起了好莱坞业界的关注,好莱坞天才的名号并未因此而不胫而走。
1985年,蒂姆·伯顿有机会执导他的第一部故事片:《皮威历险记与寻车记》,该片由华纳公司出品。这部电影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这大大增加了他的信心。《地狱驱魔人》是蒂姆·伯顿的第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当时鬼片已经泛滥,如何推陈出新,让观众接受鬼片,成为了这类电影创作者的主题。蒂姆·伯顿和编剧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他们反其道而行之,在片中塑造了一对好心肠的鬼夫妻,被一个坏心肠的“人”难住了。这种角色错位让影片有了清新的喜剧色彩。就在观众认为这家人胆子太大,什么都不怕的时候,蒂姆·伯顿急转直下,创造了恶作剧专家“冥界驱魔人”来对付他们,一山还高的乐趣,因此层出不穷。这部“邪教”电影散发着一种紧迫感和陌生感,这使它成为类型电影中的另类经典。另一方面,蒂姆·伯顿在好莱坞电影制作人眼中成为商业制作的理想人选。
不过一般认为蒂姆·波顿最重要的电影是1990的《剪刀手爱德华》。影片虽然讲述了一个世人不堪的套路爱情故事,但蒂姆·伯顿却以其独特的视角、声光构图、特技画面打动人心。蒂姆·波顿似乎已经从仅仅炫耀炫目的画面开始关注人物的心理活动和道德变化,影片中爱德华的内心活动就是最好的例子。
2001年,蒂姆·伯顿因为重拍《人猿星球》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当时,另外两位著名导演奥利弗·柊司和詹姆斯·卡梅隆获得了这部电影的导演权。
《看电影》曾列出伯顿定律,大致概括如下:
*人物往往有童年阴影。
哥特式文化氛围:我说的不是尖尖的教堂和玫瑰窗。黑色或黑暗的场景,苍白的脸(从尿尿虫到甲虫汁到丑女客到剪刀手爱德华到威利?旺卡全白)、神经质的言行(只针对主角),当然还有明显的、故意的黑眼圈...
*背景音乐往往在疯狂破坏的场景中欢快。
*伯顿认为好人不被社会接受,他笔下的主人公一般都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人。
*伯顿对节日的热爱,尤其是万圣节和圣诞节,似乎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并没有随着蒂姆的年龄而消失。特别是万圣节,就是他眼中的节日模样和普通人眼中的样子似乎大相径庭。
蒂姆似乎对中国感兴趣。
在他的一部电影中,经常会出现极度黑暗和极度光明的对比。
*我不得不说...……蒂姆·伯顿对肢解、头骨、等离子喷脸情有独钟,他还利用特效制造不断的恐怖。在《僵尸新娘》中,他终于可以发泄自己的恋尸癖倾向了。
*他的电影几乎不用CG,而是用摄影技巧和模型来表达一种童话氛围,让你觉得童话世界是存在的。
*伯顿对音乐剧情有独钟。
*tim哥们的女人有福了,不是他在剧中的角色,就是他的灵感女神(不是我说的!他自己抖出来的!)。
伯顿作品年表
2005年僵尸新娘蒂姆·伯顿的僵尸新娘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2003年大鱼
2001人猿星球
1999断头谷
1996火星来袭!
蝙蝠侠3:蝙蝠侠前传(制片人)
1994艾德·伍德埃德伍德
圣诞节前的噩梦(制片人,故事)
1992蝙蝠侠2》蝙蝠侠归来
1990剪刀手爱德华
1989蝙蝠侠
1988《冥界驱魔人》(甲虫汁)
1985神奇的故事,神奇故事的家狗
电视剧《希区柯克剧院的锅》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介绍
罐子的插曲
阿拉丁和他的神灯(电视)
Pee-wees大冒险
弗兰肯·腊肠
1982汉瑟兰·格莱特(电视)文森特·文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