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哲学体系中的儒道思想对人们有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在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著作中,有许多大智慧需要细细品味。四书五经中提到的道德伦理和待人接物的方法,就像一颗永不暗淡的璀璨明珠。《诗》、《书》、《礼》、《易》、《春秋》等书都很有价值。充满了严密的逻辑和大智慧。教会人面对生活,也让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儒家智慧虽然看不起女性的地位,但也有三纲五常来约束人的行为,确实有些大男子主义。但抛开这些,它教给人们的道理是很让人接受的。比如,不要把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强加给别人。虽然穷,但是可以保持正直。道家会做的无为,其实就是教人放下,放松。这对于一些喜欢在恋爱中控制另一半的女性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往往在感情中,抓的越紧,失去的越快。
另外,能提高一个人的修养,改变一个人内在气质的是唐诗宋词。在诗词歌赋的汪洋大海中,往往有许多细腻的感情。因为规模大,相信很多人在读诗的时候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在这些诗歌中,描绘了许多美丽、温柔、勤劳、勇敢的女性。这些都是可以在阅读中模仿和学习的,也会被养蚕的织女的勤奋所鼓舞。我同情柳永笔下的女性之美。虽然柳永笔下的女性大多是妓女,但在人际交往密切的今天,学会正确处理与普通男性朋友、男闺蜜、男朋友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林一样,徐志摩、金、梁思成之间的感情很难处理,但没人说她是交际花。这是因为一种宽容和慎重。
我觉得心灵鸡汤和那些说“中国女人必读多少书”的书都不靠谱。因为我读过它们,后来觉得没用了,反而更加沮丧和郁闷,所以请对这样的书说不。
一本真正有价值的书必须始终适用于所有女性,并对她们普遍有效。不能太具体,就像某些心灵鸡汤里的题目“一个好妻子应该做的九十九件事”,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妻子。女人要做的,是从自己的内心,在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下,一点一点的塑造自己。
现当代作家中,我比较欣赏李银河和王小波。虽然他们对男女关系的表述比较直接,有时还带有讽刺意味。但这恰好是中国文学这么多年所缺乏的。因为是禁忌,所以没有多少人敢直接面对。所以会有一些误解。他们的书正好可以教会女性如何在男女平等的社会里保持自然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