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搞笑笑话 - 梧桐树 丰子恺 文章表达了一种什么哲理

梧桐树 丰子恺 文章表达了一种什么哲理

[原文赏析] 《梧桐树》通过写梧桐从新桐初乳到绿叶成阴,直到黄叶辞枝,在平实、质朴、精细的描摹中,一枝一叶总关情,抒发了作者淡淡的赞赏、欣喜和感叹,不经意间也为我们揭示出了生活的某种哲理(象征意义)。 一、运用类比,表达赞赏。 在作者眼中,梧桐树是很有个性的树,当属粗犷豪放一类。文章的第二段写初春梧桐叶的生长,作者先写其他植物生叶或“暗中偷换青黄”,或“渐乎其渐”,随即用“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写梧桐树生叶。在类比中,“最为坦白”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赞赏,而“拙劣”虽是贬义词,但流露的却是亲切。 二、改动诗句,凸现欣喜。 文章的第三段写夏天梧桐树绿叶成阴的光景。“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写出了梧桐树生命力的旺盛;“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太多了”,淡淡浮现了作者的欣喜;而将古人的“芭蕉分绿上纱窗”改为“梧桐分绿上纱窗”,充分凸现了作者欣喜的心情。 三、比拟传神,抒发感慨。 文章的第四段写秋天梧桐叶落的光景。“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条”“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这形象传神的比拟,沟通了树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内在联系。接着,作者进一步延伸了这一比拟,也延伸了对人生世事的思考。 四、轻嘘慢问,升华哲理。 第一段,作者用“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山远始为容”说明距离产生美。第五段,作者用“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又何从感受到它们的象征呢?轻嘘慢问中,揭示了“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不能被占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