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猪机能异常的原因分析
1.1,营养因素
营养摄入不足,特别是在夏季炎热潮湿的季节:由于猪的皮下脂肪厚,散热能力差,猪的采食量和活动量相应下降,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摄入不足,导致母猪发情和排卵紊乱,从而影响配种和受胎,出现死胎和弱胎现象。
维生素缺乏或不足:高温高湿破坏了饲料中维生素的稳定性,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A和E是维持母猪正常繁殖活动最基本、最有效的维生素。因为维生素的稳定性被破坏,容易导致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或不足,导致母猪妊娠率下降,胚胎发育异常。
营养片面,青饲料缺乏或不足:夏季种猪采食量减少,营养素摄入片面或缺乏某些营养素(如硒、维生素A、E),青饲料供应不足或不足,容易影响种猪的正常繁殖活动。
1.2,环境温度因素
公猪精液活力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环境温度越高,精液活力越低。夏季,部分猪场(户)温度高达38℃-40℃,有的甚至更高。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公猪性欲下降,精液质量稀薄细小,活力明显下降,死精、弱精增多。
1.3,运动因子不足
夏季天气炎热,种猪的运动量相对减少。另外,有的养猪场(户)用定位栏养猪,锻炼就更不足了。
1.4,公猪的利用系数
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公猪的热应激是明显的。一些养殖场(户)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白天仍用公猪采精配种,不注意公猪的合理使用。久而久之,会对公猪造成较大的伤害,容易导致其性功能下降,精液质量变细变小,精子活力下降,死精和弱精增多,从而严重影响母猪的妊娠率。
1.5,致病因素
细小病毒病:该病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主要取决于母猪感染病毒的阶段,一般会导致发情、不孕、流产、死胎、胎儿虚弱、木乃伊化和母猪数量减少。
非典型猪瘟:该病会降低猪的免疫力,引起母猪的繁殖和生产障碍。母猪在妊娠10天前感染,会造成胚胎早期死亡或被母猪吸收,母猪返爱或减少产仔数;母猪在妊娠10天至15天感染,死胎数会增加。孕中期和孕晚期感染会导致胎儿致命和虚弱,分娩后胎儿生长发育不良;母猪分娩前一周左右感染,不影响仔猪存活,但会影响仔猪生长发育。
蓝耳病(猪繁殖呼吸综合征):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容易感染。母猪表现为消瘦、厌食、腹部和乳房发青、流产、早产、死胎和胎儿虚弱。
猪伪狂犬病:一般乳猪感染该病后死于脑脊髓炎和败血症;成年猪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怀孕母猪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弱仔,产后几天内死亡。该病毒主要通过鼻腔分泌物传播,也可通过阴道分泌物和胎盘传播。
2、防治方法
2.1,加强营养:饲喂一些青绿饲料,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保证母猪的营养平衡。
2.2.改善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夏季注意降温,为公猪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提高其精液质量。
2.3、加强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母猪发情和配种。
2.4、合理使用公猪,保证精液质量和精子活力。
2.5、做好消毒、防疫等日常工作: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2.6.做好疾病防控,做好猪场常见疾病的疫苗预防和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