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文化,特别是中国这样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有些语言或许只有中国人懂,比如说“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欢他”,想必在外国人眼里简直无法理解。而对特定的人我们也有特定的称呼,我们喜欢将国之栋梁称为国士,对成就很高的女学者称之为先生,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中国对外敌的称呼——鬼子。
01鬼子一词的起源
一提到鬼子,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侵略军。至于这种说法从何时兴起,我们无从考察,新一代年轻人了解这个词大多从抗日电视剧中,渐渐地我们便默认为鬼子说的是日本鬼子。
其实鬼子不一定是日本鬼子,在清朝我们的祖辈也喜欢称外国人为鬼子,比如说西洋鬼子。“鬼子”一词到底对中国人影响有多大,我们都知道,某一个代名词要做到全国皆知是非常难的,要么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积淀,要么这个词的背后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而“鬼子”一词就反映了中国抗战时的历史背景,总之在中国人眼里“鬼子”沾边的,没有一样好东西。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充满贬义的词语,本以为日本群众听到这个词会很愤怒,难以接受,但是事实上日本人非常喜欢这个名字,甚至还设计了许多关于“鬼子”的漫画形象。难道这是日本人大度吗?显然不是,这一切都是文化差异在“作祟”。
02日本竟然非常喜欢这个称号?
在日本的文化里,鬼不是褒义也不是贬义,但是鬼加上子之后就变了意味,鬼在他们眼中要么是比较强大的人,要么就是比较无聊的人,子在他们文化里大多数是指女孩,两者一结合就是力量很强大的女孩,在漫画中可能就是一个被娘化的“日本队长”。不得不说日本这个国度很奇怪,万物皆可漫画。
漫画“日本鬼子”形象
但是在中国,鬼的意味却变了,基本上都是贬义的意思,而且在古代是非常忌讳这个字眼的。鬼子显然是贬低、丑化外国侵略者的词,这也是中国人记录中华屈辱史的一种方式,让我们时刻记住,我们曾经有一个敌人。
结语: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还是闭关锁国不愿和外界交流,但其实当代的中国人是最具有包容心的。我们包容不同的文化,我们愿意主动了解其他国家超过我们去了解他们国家,这也证明我们会慢慢走向强大,至少不至于挨了骂还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