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以极其优惠的条件吸引消费者购买消费卡后,以经营场所变更或注销为由携款潜逃,使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这种情况最多,也最难处理。
陷阱二:诱导消费者用免费赠品办卡。办卡前,运营商会讲服务内容和服务承诺。一旦卡做好了,消费者就会得到另一种待遇。
陷阱三:以营利的方式向消费者卖卡。消费者接受服务时,经营者趁机向消费者推销一些质价不符的产品,并以各种借口收取各种额外费用。
陷阱四:用甜言蜜语诱骗消费者购买消费卡,但消费者用卡消费的金额高于现金支付,消费者并未受益。
陷阱五:以连锁店的形式销售消费卡,但消费者在不同分店用卡时要额外收费。
陷阱六:通过第一次感受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消费卡。用卡消费后,价格和第一次很不一样,或者得到的服务和第一次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