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见造物主的姿态或形象,
从现在开始她把它贴在了这面墙上,
在两个世界之间来回寻找。
《精神病疗养院里的艺术女王》和《波分女王》...
这些都是别人眼中的草间弥生,巨大成就的背后是难以得知的痛苦。
01“地球只是百万个点中的一个”
“地球只是百万个点中的一个,”草间弥生总是喜欢说。从10岁开始,她就被幻觉和幻听所困扰。她不堪重负,一度想自杀。后来,草间弥生试图用画笔记录眼前的世界,把斑点看作世界的细胞和分子,或者看作来自宇宙和自然的信号。“面对恐惧,除了恐惧,你还可以利用它。”每当你画出一个幻象,草间弥生就会获得内心的平静。
穿越大山去接触外面的世界。
1955是草间弥生一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书店里发现了美国女画家乔治亚·欧姬芙的作品。不懂英语的草间弥生请求懂英语的表妹帮助她与欧姬芙交流。信中写道:我刚开始走上艺术之路,请给我指路。欧姬芙欣然同意。
1957,草间弥生一拿到签证就去了美国,她愤怒的母亲告诉她离开后再也不要踏进家门一步。草间弥生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因为她清楚地明白,当时的日本思想封闭,女性地位低下,无法为她的艺术提供合适的土壤,我当时很清楚,要想在艺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越过家乡的大山去接触外面的世界。
从西雅图到纽约,她以艺术为生。
草间弥生的作品在西雅图很快得到了认可,但她并不满意。她来到纽约,站在帝国大厦的顶层,试图用自己对艺术的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征服这座城市。
在那段时间里,草间弥生带着自己的画在纽约的画廊里穿梭。如果他半夜被冻在租来的公寓里,他就一直画到天亮。在她未来的小说《中央公园的毛地黄》中,她回忆了自己孤独落魄的经历:我从街上的垃圾筐里捡起鱼头和丢弃的烂菜叶,用这些材料煮了一碗热汤。
与其他艺术家相比,草间弥生是幸运的。这样的生活只持续了十八个月。1959,到达纽约十八个月后,草间弥生创建的无限网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在举办了“千船会”、“反战”等一系列展览后,草间弥生在纽约开始了他的黄金时代。
眼泪与和平——她作品的关键词
乍一看,草间弥生的作品并不觉得有什么独特之处。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感受到疯狂基调下的平静。
她的作品充满了撕裂般的痛苦,
她把所有的痛苦和创造力都倾注到了作品中。
近乎无私,无法抽离。
要不是创作,我早就自杀了。
在他的灵魂伴侣joseph cornell去世后的第二年,草间弥生从纽约回到东京,从公众视野中逃离,在精神病院住了四十年。她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电脑和手机,也很少接待访客。白天去疗养院旁边的工作室创作,晚上回疗养院休息。
创作时间每天八小时以上。她就像一个易碎的产品,艺术就是包裹在易碎产品里的棉花。她强调我的生活,我生活的每一天,都必须和艺术有关。
沉浸在艺术中的孩子们
草间弥生已经90多岁了,但她看起来和年轻时没有什么不同。夸张的波波头,穿着标志性圆点的服装,依旧像个不在乎世界的孩子,对自己热爱的艺术有着超乎寻常的坚持和能量。
她说她想谈一场美妙的恋爱。她说她永远不会老,永远年轻。她自信而傲慢:我认为没有人比我更有才华。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艺术上,我所有的原创想法和思想都用在了代表草间弥生的作品上。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
作为艺术领袖,草间弥生还为此发表了一首诗:
让我们一起前进。
带着深深的爱和全世界人民的努力
希望这个愿望能实现。
新型冠状病毒,它阻碍了我们的发展
我说:从地球上消失。
我们一起战斗。
怪婆婆用艺术压抑了自己的痛苦,
也用艺术向全世界释放爱。
文鼎·丁琪媛
编辑丁丁
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