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古代笑话 - 蓝精灵简笔画

蓝精灵简笔画

蓝精灵的作品评价

社会影响

对许多生于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蓝精灵》这部动画片,是陪伴他们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步入二十一世纪后,这首生动活泼的主题曲“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已经成了一代人的怀旧对象。

《蓝精灵》的英文名称叫“Smurf”,由比利时著名漫画家佩约(贝约、Peyo)创作。佩约于1928年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原名皮埃尔·库里佛(Pierre Culliford),早年是一个专栏漫画家。大约在1958年,在连环画里创造出了蓝精灵的形象,因为十分受观众欢迎,佩约就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了以蓝精灵为主角的系列连环画。六、七十年代,是蓝精灵在欧洲(主要在法语区与荷语区)最流行的时期。大约与此同时,蓝精灵也被制作成黑白的与彩色的动画片。八十年代初,蓝精灵打入美国荧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以后,蓝精引进中国,从此成为七、八十年代一代青少年成长中的伴侣。

蓝精灵是那个作品里的

蓝精灵原著作者是比利时作家贝约原名皮埃尔·古里伏,1928年6月25日生于布鲁塞尔,7岁丧父,15岁退学养家糊口。他曾当过电影放映员,后又在画廊工作5年,给玻璃灯罩绘图案、设计包装美术字等。他接触了许多连环画家,深受埃尔热等大师的影响,梦想自己也创作连环画。1949到1952年间,《晚报》刊登他创作的连环画,此后他又为另一家报纸创作连环画连载,都使用笔名“贝约”。1958年,他创作的“蓝精灵”问世,风靡一时。

1959年比利时国家电视台开始播放“蓝精灵”。应接不暇的的约稿,使贝约1960年建立自己的创作室,这里聚集着一大批年轻连环画家。虽然“蓝精灵”中的大多数人物是集体创作,但贝约同时还创作另外三个动画连载,他不得不经常彻夜工作。

蓝精灵是那国画家作品

蓝精灵是比利时连环图画家皮埃尔.居里福特(他要人们称呼他佩约)于1958年塑造出来的。

他从小就酷爱绘画。上学时,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画画,在他书本上空白的地方,都画满各种各样的富有感情的人物。

所以,在学校毕业后,他在布鲁塞尔这个连环画的首府,很快找到一份工作。他25岁就有了自己的作品:叙述中世纪两个男孩约翰和比路易的奇遇。

一天,这两个男孩在牧场的草地里,偶然遇见了一些奇怪的小人,他们长得只比草高出一点儿。虽说这些小人只是次要的配角,但孩子们看了连环画之后,都把约翰和比路易艰难的经历全忘了,而对蓝色小人大感兴趣。

佩约得知后,乐意地接受了孩子们的兴趣,专门为这些小人创作了一本连环画。不久,他的约翰和比路易被丢在抽屉里,遗忘了。

佩约给这些蓝色小人取名字纯属偶然。有一天,他吃饭需要一点盐,可一时想不起这个“盐”字,于是脱口而出地说:“请把施通福递给我!”(注:施通福,这里是音译,它是没有意思的字,是指一时想不起来或者不知其名的人或物。

如,请把那个东西或者那个玩意儿递给我。)就这样,这些小人就被称为施通福(Smurf)。

而各个国家的叫法都不一样,英语叫史墨福,意大利语——皮福,西班牙语——比杜福,希伯来语——达尔达仁,日语——司马福,德语——施仑福,而我国则称为蓝精灵。蓝精灵造型 在动画片中,格格巫曾经画出一张蓝精灵造型示意图:它们有三个苹果高,其中,头部的高度为一个苹果,有四个苹果那么重,善于奔跑,极其狡猾。

用于煮汤,则味道鲜美,此汤为格格巫毕生之梦想。 男性蓝精灵 开始的时候,除542岁长一脸漂亮白胡子的老施通福穿红衣服外(没有蓝妈妈也是比较奇怪,不知道蓝爸爸是怎么搞出这一堆蓝精灵来的?),其他的小人长得都一模一样:蓝色的身子,圆圆的脑袋,四个手指, *** 上还长个尾巴根儿,身高约三个苹果,住在蘑菇形房子里。

人们只能根据他们的特点、爱好、举止或者待人接物的态度加以区分。如戴眼镜的整天要训戒人(聪聪?),爱打扮的老是在照镜子(浮浮),爱开玩笑的经常把一包不伤人的炸药放在礼品盒里分送给别人(乐乐);好埋怨的不论发生什么事,他总是说:“我讨厌这样。”

(厌厌) 女性蓝精灵 当时,所有的施通福都是男性。由于画家妻子提出指责,于是佩约就命令巫师格格梅尔去做一个女性的。

巫师用了许多种不同配料,其中有蝰蛇的舌粉和鳄鱼的三滴眼泪创造。 反派人物 格格巫:鹰钩鼻子、秃顶、瘦高之中年黑人男性巫师,多数时间处于上身极度前倾地追逐蓝精灵或得意洋洋地配药二状态之中。

格格巫与其宠物阿兹猫两个反派形象极其成功,其知名度远远高于绝大多数蓝精灵。 阿兹猫:似乎是一肥胖慵懒的懒猫,时常发表怪异言论,有时也充当格格巫是撒气工具--动画片中,猫经常充当可爱的反面角色。

大嘴:弱智粗壮的原始人形象,极具蛮力,总是处于饥饿状态,其口头禅为:大嘴饿了,要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