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场被枪毙而死。
他是被官府杀的,罪名是强盗(捏造的替死鬼)。他傻呼呼的还喊"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阿Q没有固定的职业,只能给别人做短工。用着的时候别人会想起他,用不着的时候,几乎不会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敢于斗嘴的也只是和自己处于同一阶层的没有地位的小人物。他对吴妈的表白招来了一顿打骂和驱赶,甚至也遭到了身边那些不自省的小人物的讥笑。
同时生计问题也得不到满足。尽管勤快能干,吃食问题也得根据是否有地方做工,农闲等时候其则没有生存下去的物质支持。
在“革命”一节中,阿Q虽然感觉到有些威风,感到一丝存在感,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后,发现一切未变“他也仍然肚饿”,于是去尼姑庵偷吃的。最后糊里糊涂的阿Q被送上刑场。
扩展资料:
性格特点:
阿Q有一个奇特的精神胜利法,那就是“在假想中克敌制胜”,比如作品写了他赢了许多钱,被人串通起来抢走了,而且自己还遭到毒打。阿Q是一个穷人,他需要这些钱,怎么办?说钱被儿子拿去了不行,骂自己是虫豸不行,把自己当作老子也不行。
阿Q毕竟是精神胜利法的常胜将军,“他擎起右手,用力地在自己的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刺剌的有些疼;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
不久也就仿佛觉得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阿Q自己打了自己之后,脸上虽然还有些热辣辣的疼痛,但是因为打的是别人,于是便心满意足地睡了。
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有最恶劣的一招是“欺凌弱小借以转嫁痛苦”。这种精神胜利法突破了正常情况下精神胜利法的各种特征,取得了行动上的实际胜利。当然,这种行动上的实际胜利是靠欺凌弱小而取得的。阿Q对小D、小尼姑都有过这种行为。
当他骂“假洋鬼子”是“秃儿”被打了几棍子后,刚好遇见小尼姑从对面走来,阿Q便把痛苦转嫁到她的身上。
他认为自己挨打是因为撞上了这个令人晦气的小尼姑,于是便走上前去,“呸”地吐了一口唾沫,伸手去摸小尼姑的头皮,说道:“秃儿,怏回去,和尚等着你……”当小尼姑反抗时,他更加兴高采烈地说:“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在旁人的大笑声中,阿Q精神上得到了十分的满足。
“精神胜利法”是阿Q典型的性格特征。小说中阿Q受尽欺压凌辱反而自我安慰,自轻自贱。甚至在莫名其妙要被杀头的情况下,他还以为自己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阿Q性格的另一个特征是保守性。凡是不符合未庄习惯的他就嘲笑,比如三尺长、三寸宽的木凳,未庄人叫“长凳”,他也叫“长凳”,但城里人却叫“条凳”,他认为这是错的,是可笑的。
油煎大头鱼,未庄加上一寸长的葱叶,城里人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也认为城里人有病,不懂如何吃大头鱼。这显然是小私有制农民狭隘的表现。
参考资料链接:百度百科-阿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