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甜点还甜,比美貌还美,比幸福还幸福,似乎就藏在这八个字里。
一日三餐是人类生存的本能需求,是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贵州一对夫妻离婚纠纷上热搜。他们结婚后,女方觉得男方性格古怪,不关心自己,就同意离婚。但男方觉得女方做的菜不错,男方反悔了。后来经过法官调解,双方最终分手成功。
又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巨婴情节,把本该互敬互爱的婚姻关系变成了“主仆夫妻”。
“女生会做饭吗?”成为网友讨论的热门话题。
一面说:“做饭是人生必备技能!自己做的食物是健康的。”
对方说:“要是我男朋友会做饭就好了,这小仙女干嘛要做!”"
“做洗手王做新娘汤”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情感。食物是表达爱的另一种诠释。在爱情和婚姻中,如果只做一次饭,那叫“时光静”;如果每天做饭,必然会成为“累赘”。
其实,能做一手好菜,是生活的情趣,是生活的艺术,是一个人内心爱与美的融合。
蒋勋的《红楼梦》里有一段话讲的是吃的美学。
吃好这个东西,需要智慧和文化的沉淀。智慧不是聪明,文化不是知识。蒋勋老师说,真正的食物创造者是人民。以前有钱人家不自己做饭,只有家里的厨子让他们吃。
如果把厨房做饭当成一种生活艺术,把每天做饭吃饭当成一种穿衣打扮的美好展示,成为家庭教育中的必修课,那么厨房做饭在家庭中就会变得非常重要,而不再是“累赘”和“卑微”。
蒋勋老师曾经在朋友家吃过一种豆腐。把豆腐煮48小时,豆腐中间会“冻”起来,然后切掉外围,而不是中间部分。将鲍鱼、扇贝和鸡肉加入汤中...其实就是一块豆腐,但是煮起来费时费力。这种吃法才是真正懂得吃的艺术。
30多年前的《读者文摘》上有一篇文章我至今忘不了。题目是《我的爱与红烧肉》,讲的是一个漂亮、优雅、有知识、有能力的女白领,自信自己各方面都是最好的。但是没想到在一起多年的男朋友分手了。因为男朋友有了新欢,而且对方是一个比较普通的女人,我之所以吸引男朋友,是因为这个女人会做非常好吃的红烧肉。
这个故事似乎充满了讽刺。如此“完美”的爱情居然输给了一碗红烧肉。
爱情和婚姻中什么重要?现代女性不仅要去厨房,还要去大厅。一方面要对抗厨房的烟熏火燎,一方面又要做一个优雅知性的职业女性,这种平衡怎么才能更好的平衡?
“要想抓住男人的心,首先要抓住男人的胃。”在这句古训面前,有人失败,有人成功。
如果爱情和婚姻需要这样的努力来维持,很多女性更愿意选择自由的生活。没有人愿意一生只吃一道菜。而吃饱了的人,未必心肺全。
给自己吃好,应该是女人去厨房“洗手做新娘汤”的动力,顺便填饱男人的肚子。不是为了讨好谁,也不是为了赶谁,只把做饭当成一种生活调剂,精心为自己做一顿精致的饭,为了自己的健康饮食,这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善良和宠溺。
知名美食博主文怡已经是第二个孩子的母亲。她每天分享食物,带学生去上食物课,出版书籍,为厨房用具背书,旅行...而且让她整个人都变美了。她个人的动漫形象已经被很多人当做微信头像。看她在厨房、家庭、事业之间自由可爱的游走方式。我感觉她的生活彻底破碎了。她说她在家里写累了,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在厨房里擦擦洗。在她的生活观念中,做饭永远是一种享受。
好的生活方式应该既有在餐厅享受美食的浪漫,又有厨房的烟火。
记得有个作家说过,有品味的生活不一定是富有的,品味和贫穷不是反比的。一个有品位的穷女人,去买一元馒头,她能买到市场上最好的。
诗歌和勾勾并不矛盾,但它们都是生命交响曲中不可或缺的音符。懂得并理解生活音乐理论的人,一定能和谐有趣地诠释他们的生活交响曲。
借用陈大卡的标题:“不过是一碗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