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古代笑话 - 高中政治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高中政治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高中政治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及范文推荐

在这五年的教育教学中,在我校许多老教师特别是我们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见解,感触最深的有:

第一,把握时代脉搏,让政治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无非是一味说教,是一潭死水。经过多年的尝试,我认为时政教育可以把时政知识融入到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则中,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比如我讲的世界大国与中国建立的各种伙伴关系,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力;在谈到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时,我们应该把《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与联合国的作用联系起来。谈朝鲜半岛和平曙光,谈印巴核冲突,联系当今世界主题之一的和平问题;在讲述中美撞机事件时,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和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接触、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愉快地形成书本知识的整合、迁移、拓宽、深化,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道理,不仅是美丽的装饰,更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因其僵化、停滞早已成为过去。我们要不断探索和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变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让双方真正体会到快乐教学的审美价值。在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辩论。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现实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步骤:选择一个主题。第一次授课时间:就此题目,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为全班讨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认为正确的一方是正面的,错误的一方是反面的,要求双方学生推四个代表,论证各自的观点,反驳对方可能提出的观点。第二次授课时间:正反双方分别在讲台两侧,辩论正式开始。第一步,正反方各推一名代表,在五分钟内发表观点;第二步,双方自由辩论十分钟,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质疑对方的观点;第三步,其他同学补充利弊十分钟。第四步,老师根据双方提出的理由是否充分,论证是否严谨,来判断哪一方胜出。同时会阐明自己的观点,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2.专题讨论。活动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会引导学生分析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师生可以通过平等讨论、自由发言和交流,达成对一个问题的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理解。比如,我在学习因果关系的时候,组织学生了解克隆技术将把人类带向何方,让学生在分析克隆技术的利弊中潜移默化地建立问题的综合观和把握因果关系,提高活动的可预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组织学生制定理财计划。活动目的:让学生运用股票、债券、储蓄等知识。在高一经济学中学习了结合家庭收入或个人零花钱制定理财计划,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回家后,学生们与父母讨论如何对家庭的经济收入进行最有效的投资。每种投资方式的缺点是什么?不仅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家长也改变了对政治课的传统看法,总认为这些活动很好。

4.社会调查。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永远保持青春期的魅力,只有让学生走出学习,走向社会,才能让学生认识到理论不只是空中楼阁,而是来自沸腾的社会生活。调查的第一步是帮助学生设计合适的调查题目,寻求切实可行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步骤,明确社会调查的方式和方法。第二步:进行正式调查,掌握大量与课题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这到那,由表及里的功夫,再一次走向社会,进一步丰富和提高。第三步:写社会调查报告,一方面检验和提高书本知识;另一方面也为改造社会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5.开时事论坛(高一高二每节课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和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由学生自己准备并主持,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和哲学原理,分析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现象,如:美军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事件;美国9·11事件等。

此外,本着能力重于知识的观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还组织高一、高二学生撰写了哲学随笔和经济随笔;画哲学漫画等活动。

第三,质疑引导思维,激活思维

思政课教材中有很多看似简单的道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使他们无疑会有问题,会有新奇感和探索感,使他们的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老师的提问要准确,要有难度,要让学生感兴趣。比如在《政治常识》中谈到中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提出了* * *党员和* * *表员是否允许信教的问题;说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财政困难,就引出了能否通过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问题。学生的分析有差异,但老师可以引导,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多媒体可以整合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信息等多种信息,可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他们的学习动机。它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静态的知识形象化,将无序的内容系统化,让枯燥的哲学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制作了许多cai课件,并参加了北京市课件评比和参加多媒体教学获奖,受到了海淀区教师的好评。多媒体教学的“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课程获得北京市优质课评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