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形象要突破六小龄童的经典。
86版的六小龄童服装可谓经典,即使是后来的2000版也无法超越。
但是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孙悟空的霸气王者没有体现出来。
《西游记》研究一直有一个疏漏,就是忽略了猴子作为王者应有的霸气姿态。
一直以来都说孙悟空的形象是人、猴、神的结合体,但是有一个细节被忽略和误解了,那就是人的复杂性。
他是孙悟空,他是人中的领袖。当然,老孙一直被解读为市场的英雄,但市场的特点应该归功于他的猴性,而不是他的人性。老孙作为曾经的霸主,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而这种自尊心是建立在他在恶魔中的地位之上的。正因为如此,在西行的路上,他听到有人叫他大圣,他可能会对来访者彬彬有礼,而叫他毕马文的妖怪却被他无情地杀死了,这其实是王薇薇进攻的结果。
诚然,我老孙身上也有幼稚的一面,但这一面更应该归功于他的猴性。作为一个英雄,他的恶作剧和鲁莽应该更多地归因于他的自信。猴子精神只是他嬉闹的手段,王琦才是他的力量。
西行路上也是如此。猪八戒最怕他生气,就是怕他。这也是六岁孩子最失败的一次。因为种种原因,他像个孩子一样演孙悟空收拾猪八戒,这也是他的失败之处。
至于人物造型,我觉得我真的成不了人。事实上,这也是中国传统中众生平等的思想。猴子和人都是生命体,成为人类并不意味着比猴子优越。而且佛教里的一切都是虚幻的,过于强调成为人,不利于我们心目中公认的孙悟空形象的传承。
其实在西游记的传统里,我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一个人。相反,原著中奇迹般的七十二变,并不能真正成为人,这正是世界不完美的原因。现在所谓的我变成人的想法,其实是一种想法。在一些童书里,我变成了一个天真美丽的男孩。其实这并不是中国的传统观念。我之所以是老孙,是独一无二的孙悟空,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不需要变成人来证明自己。
2.你喜欢哪种猪?平易近人?靠近一头猪?
猪八戒不能当废物。
制作兽首雕像是中国的传统。历代水陆画中都有兽头人的雕像。中国也把这样的兽头人奉为神,而不是像其他很多国家一样被列为妖。这也是中国宝贵的文化传统之一。
猪八戒的造型与印度的欢喜神有因果关系。体现了一定的宗教特征,同时与古代的北斗七星崇拜不谋而合。渊源很广,不应该随便改。
但是86版,尤其是后来的2000版西游记,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老猪太无能了,后来的崔版居然让他太无能了,掉进坑里爬不起来。这种猪八戒不免被误解,以至于很多朋友说猪八戒其实比我厉害,只是装傻而已。这种效果恐怕谁也没想到。
我觉得说人和猪亲近是值得商榷的。西游记的人物本来就是人和动物的结合体。你不能随便拖一只猪去玩八戒,恶搞日本西游记,你也不能把他身上的猪性全部抹杀。我觉得你想看到一个猪性格的人,或者一个懂人性的猪,可能更明确。
每天把老猪弄得跟人面似的可能很新鲜,但是在港台漫画和日本西游记里已经出现了,我们不是很接受。我们看的时候总是抱着开玩笑的态度,不会把它当成西游记原著。八戒的猪画像早已深入人心。
老猪的一个特点就是懒,不是不能变,而是懒得变。同时,作为佛教徒,他也有八戒之名,所以要严格遵守戒律,切不可妄示他人。
与长相相对应,我更在意身高。现实中,猪的身高很高。小说中1 m 3左右的孙悟空和张导的想法相比,老猪的身高是不是高了很多?
3.你喜欢什么样的唐僧?
西游记的主心骨——玄奘
西游记的故事可以没有八戒、沙僧,甚至孙悟空,但一定不能没有玄奘。其实唐僧取经的故事才是西游记永恒人间的根本。
杨洁版《西游记》饰演原著中的唐僧,一个迂腐、倔强、稚嫩的少年美男子。他是一个穿袈裟的学者,他与其他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学者,如徐贤和宁是一脉相承的。
但这是我们心目中的唐僧吗?再这么玩下去,我怕是没法在唐僧形象上有所突破了。其实杨版的唐僧形象很单调,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三个人还是一个人的情况。
这个唐僧的形象太标准了,标准到方方正正的地步!
其实我觉得,港剧《西游记》中蒋华饰演的唐僧,同样的迂腐固执,却有着济世众生的大情怀,愿意为天下众生舍命,而这恰恰是大陆版三个唐僧没有体现出来的玄奘品质。
其实小说确实贬低了玄奘的个人魅力。很多人看他的时候都在疑惑,这么弱的人配做我的师父吗?所以新版必须以唐僧的个人魅力为突破口。
唐僧应该有什么魅力?
1.熟知央视版佛教的唐嫣,除了念几句阿弥陀佛,他的佛学造诣到底体现在哪里?相反,港版唐僧以说事为乐,可以用佛经解释自己的苦,像个和尚。
2.个人成长取经路上,唐僧走了十三年(小说里)。虽然他是佛教物种,可能长生不老,但他的内心不可能没有成长。从一个单纯的信佛人到这十三年的一代宗师,他的成长应该是大于其他弟子的。
3.勇气唐嫣的勇气是公认的,但在旧版本中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与原著中的玄奘相比,小说中的唐嫣更加危险,因为他必须由三个杀人不眨眼的弟子陪伴。他虽然是个和尚,但人性的弱点让他无法轻易相信自己的弟子,尤其是孙悟空。原著里我给老孙下了咒语,几次把他赶走的真正原因也在这里。如果我们不表现出这一点,那么他只会给我们一种与他的身份不匹配的幼稚的感觉。
4.中国人对唐僧的普遍看法是他无能。每次遇到危险,他都只能轻易的落入一个恶魔的手中,然后眼巴巴的等着他的弟子来救他。这也是日本人把他改成女人的主要原因。其实能力是相对的。唐僧能力虽弱,却是为了鬼神。作为一个能长途旅行的人,最好不要像富家子弟那样无能,才能有真实的感受。这里的能力不仅仅是像《西游记》那种太肤浅的武功。很多情况下,就要表现出它精干的一面。建议不要像老唐僧一样,老是大袖子,高帽子,一副偶像的样子,或者多给他几个款式的衣服。路上穿西装简单灵活,只有正式拜见国王和高僧时才穿正装。平时不要让他一直服侍他的三个徒弟。在一些情节上,让他做一些能体现他能力和身份的事情,否则形象会太单薄。
5.缺点缺点不是能力,但却是证明我们主人非常有效的方法。唐僧是有缺点的人,所以真实可信。比如他听而不辩善恶的弱点是他的缺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他的优点。因为他是一个普通人,他有这些人常有的缺点。唐僧其实是人中智者,只是他面对的对手太残忍太狡猾,所以上了当。唐僧的缺点是掩盖不了的,但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智商或者迂腐。只有用自己唤起* * *才能撼动人心,才能让人深深清醒。
希望张导能拍出超越老版的唐僧。
4.你喜欢什么样的沙和尚?
沙僧的幽默
沙僧的属性是土,在西游记里卑微如泥。
然而这正是西游记需要的中和作用。面对个性十足的师父\师兄,他的老实本分正好起到了很好的调和佛经队伍的作用,但也因此沙僧很难发光。
其实沙僧是四大师徒相比原著变化最大的角色。原著说他也丑得出奇,一张倒霉脸。)用的不是电视里的中年男子月牙铲,而是电视版很快被大众接受,因为他的形象早就以《西游记》里的人物画为原型了。
实际上,小说只是西游文化一个漫长历史阶段的总结,却远非其文化的全部。小说形成后,四大师徒的形象在漫长的民间活动中反复锤炼,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标准形象。打破这一点需要勇气和克制。如果推翻太多,必然会影响领取人数。
沙僧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老实稳重,但其实他也有幽默的一面。在《天竺》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八戒听说自己摔倒了,捶胸顿足地说:“早知如此,我就来了!都是那沙僧懒!别拦着我,我跑到五颜六色的楼底下,一个绣球砸到了我的老猪。公主表白了我,但是不美,精彩!长得帅又准备好了,大家都在耍花招,多有意思啊!”沙僧上前擦脸道:“不要脸,不要脸!什么嘴!三钱用银子买了一头老驴,并夸耀自己能骑上它!如果一个绣球打在你身上,一夜之间烧掉纸都来不及,还敢惹你进门!”这个情节其实体现了他的幽默感,丰富了他的性格。
对于沙僧来说,主要是他内心的挖掘,而突破旧版沙僧的形象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旧版沙僧挖掘出了很多原著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我觉得不妨从其他地方努力,比如流沙河。沙僧的由来是沙漠中少数民族崇拜的大神。流沙河其实就是流沙,是沙子渗入水中形成的。西游记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写沙漠。如果能还原流沙河的本来面目,会给观众一个惊喜。
另外,也可以在体型上下功夫。《大唐西游》中,沙僧是三弟子中最高的,但出处至今未找到。另外,杨版里沙僧背着师父,拖着二哥,拿着板凳打道士。虽然丰富了沙僧的形象,但在理性上并不可取。他要打开百叶窗和一个小怪物搏斗。注意这样的细节。
如果真的想有所突破,沙僧还可以请新疆的少数民族演员来演沙僧,沙僧原本来自西域,有着胡人的外貌特征。于是唐太宗遇到三个徒弟,问唐僧:你徒弟是外国人吗?
如果是老版本的沙僧,太宗大概不会问。
5.还有哪些角色让你印象最深(除了五师徒)?
杰出或不杰出的人
《西游记》人物众多,除了五个徒弟,观音是最杰出的一个。
观音是慈悲的化身,是中国佛教之后的女菩萨。有些作者编造观音爱上孙悟空或唐僧的故事。其实这是对这个时代文化的表面贬低。比起拥有无限生命和青春的神灵,人类的很多感情只是虚浮,所以不会像普通人那样执着。
很多朋友都迷上了观音本来是男的这种说法。其实没必要。在漫长的蜕变过程中,中国的观音早已与中国传统的“玉女”信仰融为一体,完全女性化。她不再是印度观音,而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但是,神佛各有各的烦恼,神佛各有各的脾气。原著中不乏对神佛的嘲讽。原著中也有不少观音喜剧的因素。孙悟空有时会说,观音活该一生没有丈夫。在她接待红孩儿的时候,观音所展现的神通也显出了痕迹。更重要的是,她是佛经的幕后组织者。她一个人创建了佛经团队,但她是主要负责人,一路上的妖怪至少是。如果这些都能表现出来,有助于加强电视剧的喜剧效果。
在原著中,她用四海之水描绘了南海的美丽,这在86版中没有体现,但这次应该有所体现。历代有很多关于观音的画,在化妆和布景时可以借鉴。
另外,原著中的一些怪物也很有趣。
当然,最著名的怪物是牛王默一家,狮子驼铃三人组也不可小觑。很多朋友怀疑和我三个结拜兄弟有没有关系。其实这三个怪物的凶残是最多的,尤其是青狮精,应该在无极国出现过一次。《狮驼铃》中的出场体现了《西游记》原有的组合痕迹,这次拍摄应该是很好的融合了。
也有一些人不吐槽,比如杨版的水德行君,是个蓝脸老头。这其实是对中国神话体系的一种无知。古书上有句话,“忽悠降为男孩,星星降为女人。”事实上,邢俊是一个女人!其实西游记里的女性角色远比我们想象的多。观音暗派六女为唐僧辩护,六女神一般说是女神,而太乙这位救苦救难的佛,有的地方也说是女神,阴间也有女阎。增加女性场景和这些角色的数量,比2000版那样在女性角上放个花瓶要好得多。
其实西游记里每个人物都有精彩的故事,一两个帖子说不完。欢迎张导集思广益,创造新的经典。
6.你对天宫有什么想法?
九天十地,参天。
用黄金和玉石雕刻的琼玉是一座宏伟的天宫,但是有没有想过天宫的环境?
就像人间不只有一个唐朝,天上也不只有一个天宫。根据中国神话传说,天上有九层,天上有天。如果不考虑传统道教三清居住的天界,凌霄的玉皇殿应该在天之上。我五楼的朋友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很精彩。我想在这里再补充一点。
在一部电视剧中,没有直接拍摄玉帝,只有一束神秘的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因为在中国的传统习惯中,至尊是不能正视的,古代大臣对皇帝如此,众生对玉帝也应该如此。
天宫的建筑风格应该是根据中国传统的大木结构设计的,但也应该不同于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朝代。在木结构房屋中,由于木材本身的性质,房屋的高度和内部结构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完全没有必要考虑这些。天宫要做的是体现自己的威信,方便管理世间万物。
色彩不必局限于黄色,而应该体现一种神秘和浪漫。作为一个管理天地,手控一切势力的机构,没有必要把黄色尊为凡人,所以只用黄色。但总体布局应严格尊重中国古建筑中心对称布局的思想和功能。可以去故宫看看,前面朝前,后面睡觉,然后是天市。前面是玉皇大帝管理政治的地方,后面是他的生活空间,当然比凌霄的紫禁城大得多。
张导对天宫栏杆的构思也不错,有一副“玉帝在军,雷、鼓、云、旗、雨、箭、风、刀列阵。”作为一个神仙,你可以控制这些无形的东西,但你不能成为天宫的全部,因为天宫的力量在原著中是真实存在的。
房子应该是极其巨大的,比故宫的太和殿大很多。神仙可以尽快飞进飞出处理各种日常事务,但飞进飞出的距离和高度不能超过玉帝宝座,以免有欺君之嫌。大厅里应该有一个仪器,可能是一面镜子,也可能是方尺泽,从中可以看到九州的变迁和各民族的兴衰。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正殿上有没有屋顶。对于人类来说,屋顶的主要作用是遮风挡雨,提供光线。神仙可以自动控制风、雨、太阳、月亮,历代传说中也有很多可以除尘的宝物。如果没有屋顶,会更好的体现出一种被天覆盖的氛围,衬托出天宫至高无上的威望。
天宫的建筑都矗立在云端,体现了人与神的区别。
你应该可以看到天坛外涌动的银河。在古人眼里,银河是一条河,河如银。当它在天坛前流动时,不需要河床。就像故宫前的金水河一样,天坛外也要有一条河,才符合中国人传统的环保观念。
另外,天宫只是天上的一个地方,其他地方不可能和天宫一样,像太上老君的宫殿,必须体现一种道家精神,不可能和天宫一样。
瑶池不能算天宫。那应该是一个风景绝佳的美丽地方,繁花似锦,银装素裹,折射出一种极乐。
还有广寒宫、天马监狱、布勒宫和四象祠等等,一句话也说不完,但和天宫相比应该不在一个天上,天宫只是玉帝居住和管理事务的地方,其他地方都不能称为天宫。
如果你真的想体验,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7.你想象中的龙宫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样的建筑?
龙宫里其实没有水。
虽然这种想法不符合目前大多数朋友的想法,但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大圣之前在龙宫大闹,后来又那么怕水。
龙宫有把水冲出宫殿的法宝。习惯水的人受不了天天泡在水里。当他们的衣服湿了的时候,他们怎么能写字呢?龙王是半神。他能把水冲出来。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宫殿都没有水。只有有水之宝的宫殿才没有水。以宝藏为半径的球体没有水,其他地方还是有水的。
龙宫的建筑在连载《海城》中有描述:...我看宫殿,龟甲为梁,鳞甲为瓦,墙壁晶莹,影子刺眼。“龙宫也叫水晶宫,要体现水晶的主题。
虽然也是以中国的古建筑为蓝本,但和其他地方的天宫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龙宫建筑不应该有天宫那么高。中国的古建筑对格子的形状有规定,住什么样的房子,住多大的房子都有规定。
第二,龙宫建筑要有色彩倾向,这是各地龙王的传统文化。东海龙王是龙,宫中应该以青色为主,而绿色是木。东海龙宫里应该有从陆地移植过来的各种奇花异草。
第三,龙宫应该也有很多宝藏。敖广珍藏的稀世珍宝在传说中是有名的,就像我说的“海龙王无宝不愁”我在龙宫大闹时表现出来的超强实力,恐怕与他在龙宫做的盔甲不无关系。相传龙宫里的东西也都是宝,都有各种奇怪的力量。如果有时间,可以让猴子动起来,制造一种喜剧效果。
第四,根据龙宫的地域特点,可以加入一些异域元素,比如东海龙宫,可以加入一些日本风情。
第五,可以展示海中各种奇特的生物,比如《鲨鱼总动员》中把鲸鱼描述成飞机的有趣描述,中国的龙宫至少可以骑海马。美人鱼也应该在招待大圣的艺人之列。
8.到底是什么样的?你想看什么?
还是坚持传统比较好
到底在哪里?首先,它不是宫殿,而是与天人相对的另一个世界,它的面积永远不可能在大地之下。
到底在哪里?很多人认为它在地下,但在古代传说中,它在北方,所以有“生者朝南,死者朝北”的说法。人死后,灵魂会去北方,越过高高的余伟山,到达地狱。后人也说,在丰都城里,其实可以理解为地狱的不同入口。
余伟,又名阴山,据说当大雁飞到那里时,它们会飞回南方,这也是秦始皇的刑场,大禹的父亲就是在这里被杀害的。
灵魂进入冥界,首先遇到的是黄河。水温极寒刺骨,水底堆积着无数黑色淤泥,将陪伴灵魂走完最后的旅程。
地狱要有新意,白骨精,刀山火海,这些现在看来太俗气了,因为要适合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不要太恐怖。当然,神秘、危险、冰冷的感觉不能缺席,这也是它的重要特征。可以通过灯光等设置来体现。
冥界也有一个太阳。后羿射下的九个太阳在这里的冥界继续发光,但与地球上光芒四射的太阳相比,只能发出烛光般的火焰。
冥府十殿掌管土地,比旧版的单独冥府丰富多了,包括女人(真正的佛典都有记载,我不是瞎编)。黑社会的下属官员都叫大法官,但大法官和小法官是有区别的。冥府十殿负责不同的区域。虽然有十个大殿,但是地狱只有九层,因为最后一层是业障之轮中的六大司。
凡人死后,首先要去的是秦光王统治下的归乡台、聂京台、乃河桥,第一宫。我想不用说,这些都是中国人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地狱的问题在于解放思想。不要怕被贴上迷信的标签,而是从中国人灵魂的角度来展现。不能像奈何桥那样太小气。
冥界还有很多话要说。现在我就说一些西游记可能会涉及到的,当然也可能有疏漏的地方。
地府里最感人的应该是三生石了。众生在进入轮回之前,把一生中最深最痛的爱和难忘的事刻在上面,然后喝下孟婆汤获得重生。
阎罗王实际上是第五大厅的主人。他掌管着死亡之城,世界上不幸的人们在这里继续着他们无尽的生命。虽然叫城市,但这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这是和死人最像的地方,很多地方和死人没什么区别。李他们死后来到这里。
地狱各级都充斥着审判人间罪人的刑法,比如道善,但这些就足够了。
但最大的惩罚,最深的九楼阿碧地狱,却不容忽视,那就是著名的无尽地狱。没人能从里面上来。我觉得应该是混沌空间。谁也看不到边界,甚至看不到天地。边界的感觉有点像太空中失重的环境,但是太空旷了,看不到任何可以依靠的东西。那里的气温非常剧烈,时而冰刀漫天,时而烈火焚云,阴风肆无忌惮地吹着,撕裂着幽灵的四肢。鬼无处可逃。
第十殿因果轮回中的六大分法应该是空的而不是真实的。应该是顶天立地的巨轮,可以用莲花装饰。上面有六个各种颜色的漩涡,很吸引人,进入其中的人会在那里转世。
地府一定要比马壮,不能像老版那么无能,才能衬托出大圣的勇猛。现在应该抛弃传统黑社会老版的一些丑陋。
燕王的宫殿以暗色调为主。相比天宫,我觉得地府模糊的场景应该更多,尤其是真假美猴王和老孙入地府的章节。
9.你心目中的火焰山是什么样子的?我该怎么享受呢?
火山是真实的。
不知道张导有没有看过去年《中国国家地理》的连载专栏《西游记》,澄清了后人的很多误解。其中之一是火山的问题。
火焰山不是后人的想象,而是实实在在的山。火焰山并非后人所说的吐鲁番山峰,实际上是后人的眷恋。火焰山是西域特有的自然之物。与后世称之为火焰山的地方相比,这里确实有火焰的永久燃烧,所以叫火焰山。
新疆地下有大量的天然煤田,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自燃。烧一次要几百年,这就是火焰山的道理。
现在人们害怕它会烧掉宝贵的煤炭资源,采取各种灭火方法,但玄奘对此印象颇深。他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之为火焰山,有记载。
土地一次次黑化,布满碎石,植被贫瘠(也像原著中高炉所在的地方)。远远就能感受到灼热的高温,时不时还能发现被烧焦的动物,比如老鼠。空气中有强烈的硫磺气味。
建议张导在开拍前看去年下半年的《中国国家地理》和CCTV 10的《玄奘之路》。关于西游记的内容很多,比如通天河,车吃国。想象力很珍贵,但如果想象力没有坚实的承载基础,就很容易变成偏执,只有现实和梦想结合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西游记小说和历史上的玄奘取经是不同的。比如猪八戒自称是藏人,指的是西藏,但是唐僧取经的路线并没有经过那里,但是我们可以从那些地方的民族习俗中提炼出一些文化元素来展现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习俗。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重复老版,更不能在文化习俗上混淆视听,把我们的观众当傻逼。像老版的用云南国家公园冒充金平府,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场景设置,在我们观众面前是过不去的。这是对我们民族观和服装观的彻底挑战。那些衣服还是云南人穿的!更可笑的是,寇外的人家,居然穿着印度人的衣服,说着中国人的话。算了,有个朱丽叶和罗密欧出来了。简直是胡说八道。勇于挑战国关原著。只要不改变基本剧情,观众都会支持你。
10,你最喜欢最期待的剧情段落是哪一段?
我最期待的剧情不是狮驼国,也不是建筑。
没看过西游记最喜欢的一段。上面的三个恶魔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恶魔中的霸主,不是一个小恶魔能比的。
狮驼国由两个场景组成,一个是八百里的狮驼山,一个是山下的狮驼城。光是骆驼山就有三万只妖精。这是什么精神?
大一点的是狮驼国,完全被恶魔控制的城市。原著中有一段非常真实的描述:“所有的妖怪都是狼和精灵。彩虎负责城池,白面公虎是连长。
有叉有角的鹿是向导,聪明的狐狸是道路。千足蟒围城,长蛇占领远方。
沧浪在楼下叫,豹子在台前发声。旌旗招展,鼓声震天,都是妖怪,巡警坐地,都是山神。
一只狡猾的兔子开门买卖,一只野猪负重为生。前年这里曾经是中国的王国,现在变成了虎狼之城。“这是一个完整的恶魔世界,你不用费心去编造一些关于冥界的东西。原著里有非常真实的描述。就连太白的金星也远离这个恶魔之城,不敢躲藏。
孙悟空在这里输了一场真正的战斗,甚至差点丧命,还丢了他最拿手的筋斗云。四个师徒同时被蒸是绝无仅有的。这也体现了老孙的勇气和忠诚。事实上,正是在这一部分,学习团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唐僧落入敌人之手,三兄弟与三魔和数万小魔激战一天,最终八戒失去地理位置被打败,打开了缺口。然后我一夜之间杀光了狮驼岭的三万妖精,证明孙悟空的名号是真的。
藏在佛经团队中的各种矛盾和相互情谊,在这一部分也有很多突出的表现。八戒的贪财、自私、聪明,老孙的乐天幽默、忠义也有深刻的表现。
狮驼岭是一场激战,一场血战。这是西游记中最艰难的一场战斗。相比之下,老版的所谓狮驼国真的很烂,缺陷百出,让我白白做了十年的梦。
这个改编也很难,三魔至少有三点。
青狮:原著中,青狮曾经出现在无极国,但这次怎么又出现了?这一点需要修改。另外,不要找非洲狮玩。中国的古狮子和非洲狮其实是同一科不同种的动物。他们主要生活在今天的新疆罗布泊,也被称为“西部狮子”现在它们都灭绝了,只有那里多变的寒冷气候才能让它们生来长毛。根据庙门石狮合理的生物学分析,做CG比做非洲狮好。
白象:普贤的大象是有名的六齿白象!最重要的是他的鼻子。CG技术是制造灵活有趣的鼻子的唯一方法。我见过两个版本的白象鼻子,港版是松松垮垮的,看起来像一根烂香肠。大陆版更好,就让它变成死吧。
大鹏:大鹏一日顺风而起,翱翔万里。这是多么的强硬和霸道!老版黑鹰有可比性吗?以前有古文《神雕侠侣》,后来拍了动画电影。里面的大鹏洁白如雪,落地如小山。这才是真正的大鹏鸟,神话中最大的猛禽。
狮驼国需要CG的地方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而《西游记》中还有无数其他难忘的情节。建议张导在突破的同时,从老版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情节。毕竟算是不可逾越的经典版,一些有趣的情节,比如小白龙的爱恨情仇,也可以为我所用。分清老版的本质和缺点,你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