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古代笑话 - 高尔基故居详细介绍

高尔基故居详细介绍

20世纪30年代,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巨匠高尔基在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所公寓里住了5年。这座房子在当时是一座极其新颖独特的建筑。即使是现在,它仍然透露着一点“现代性”。大半辈子受尽苦难的高尔基,住在这所房子里时已近古稀,备受尊敬。也正因为如此,高尔基这个“无产阶级作家”才有资格住在这么豪华的房子里。当然,高尔基此时的文学生活依然和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更重要的是,只有高尔基能赋予这栋房子超越材料本身的特质。苦难是高尔基给自己取的笔名。大概高尔基在确定这个笔名的时候就已经超越了个人的苦难。在他的小工作间里,有一张大桌子。书桌上放着几份高尔基的带眉毛的手稿,10削尖的红蓝铅笔,钢笔,玻璃杯,墨水瓶等高尔基用过的物件。在这张书桌上,高尔基写了25部文学作品,共计250多万字。就这样,他勇敢地奠定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础。他每天从早上9点到下午2点伏案工作,工作效率极高。除了写作,他还修改了一些青年作家的作品,帮助他们从作家走向作家。

在这个房间里,高尔基对东方文化的热爱无处不在。从日本的傩、龙到印度的钟,东方的瓷器、陶器和象牙雕刻都很精美。还有中国古琴的琴桌和琴凳,放在墙边,散发着古老的禅意。据高尔基故居的工作人员介绍,高尔基在其他几处住所的画室也是这种布局和陈设。有人开玩笑说高尔基走到哪里都带着他的工作室。这间画室的墙上挂着一幅意大利南部岛屿苏伦托的风景画。引起我注意的是挂在高尔基小而简陋的卧室里的风景画,也描绘了苏伦托的风景。至此,苏伦托在高尔基一生中的地位凸显。高尔基已经在那里住了十多年了。即使能住在莫斯科那样的豪华公寓里,高尔基还是记得他的索伦托。在这栋房子二楼的高尔基文学陈列室里,陈列着高尔基的手稿、文件和苏联作家协会发给他的一号会员证。高尔基的油画肖像,和他本人一样大,就放在门前。高尔基两只细长的手做了个意味深长的手势,身后一个恭敬的眼神铺就了最合适的背景。有两个巨大的相册很快吸引了我。其中一个是关于高尔基的漫画。翻过来一看,只见一个又高又瘦的高尔基弓着背,背后背着一本书,胸前挂着一本书,腋下夹着一本书,口袋里装着一个墨水瓶,瓶里装着一支粗粗的钢笔。它是如此生动,以至于人们看了之后忍不住笑了。还有一部和索伦托有关的漫画。高尔基穿着泳裤坐在苏伦托的海边,用巨大的手指按住即将喷发的火山口。漫画上方写着“苏伦托真理报”的字样,高尔基就住在这里。这是苏伦托的真理。由于高尔基的入住,苏伦托这个充满异国情调的海滨小岛,承载了许多远道而来的人的目光。一位年轻的苏联文人给远在苏伦托的高尔基写了一封信。信封上赫然写着:义大利-苏伦托-玛克西姆·高尔基。这封信实际上是高尔基收到的,这封信也作为文物陈列在高尔基的文学陈列室里,证明了高尔基与苏伦托的不解之缘。

是一大批热爱文学的人和高尔基唤回了这位生活在异乡的文学大师。一家医院的女护士写信给高尔基,劝他回祖国生活。高尔基回信:我也想回去,可是我没地方住!当然,莫斯科不能让这么伟大的作家没地方住,所以这栋房子归高尔基所有。然而,当有人在向这栋房子的主人敬酒时说,高尔基一脸不悦,大声纠正道:这栋房子不是我的,是莫斯科市政府的。高尔基为什么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有些人做了极其大胆的猜测。有资料显示,高尔基晚年虽然在文坛上赫赫有名,但他也有很多无法解决的烦恼:与无产阶级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文学与革命有关。上面招待会透露出来的苦恼,就和这个房子有关。按理说,房子的所有权根本不可能成为问题。甚至高尔基本人也是属于苏联、俄罗斯乃至全世界的。高尔基在世时,这座房子在当时被称为“作家俱乐部”、“国家出版社”和“海外文化交流中心”。高尔基死后,人们仍然来这里纪念他。1961年,国家将其改建为故居博物馆,供所有热爱高尔基及其文学的人们缅怀一代世界文学大师的不朽遗产。无论你是俄罗斯人还是外国人,都可以免费参观高尔基故居博物馆。你只需要简单地注册。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在一个小捐款箱里放一些卢布,用于博物馆的翻新。工作人员与来访者交谈时,声音很柔和,眼神柔和,包含着对来访者的一种欢迎和接纳,同时也是对与高尔基有关的文艺情怀的一种细心呵护。在登记处,一位女作家正在签名售书,是一本关于高尔基故居的书,配有极其精美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