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父亲作为给予我们生命的另一半,在生命的记忆中往往远不如母亲清晰深刻。而朱自清的《背影》却让我们几代人对父亲有了别样的感情和思念,父亲的身影变得清晰而深刻。
有人说上面这张照片是另一张“背影”图。我也有同感。如果说朱自清的《背影》深刻地描述了一位年迈的父亲送儿子远行,他爬上爬下站台买橘子时的背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无数的读者,那么这幅新时代的《背影》画面,以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幼儿园里全身湿透,把伞撑在儿子头上的画面,感动了全球数百万网友。
社会对善和爱总是有一种天然的认同和感动之心;对恶和恨总是有一种天然的厌恶和憎恨。从一开始,人类社会就一直用善良和爱来推动其文明和进步。虽然有时候丑和恶可能会占据巅峰,遇到一时的情况,但最终善会战胜恶,爱会战胜恨。而这种善良和爱,这种最小的单位和最小的成分,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善良和爱,这种社会最基本的成分,进而扩展到整个社会。
如果上面提到的那个浑身湿透的男人,在没有幼子陪衬的情况下独自走在雨中,或许没有人会被它感动,全球250万网友也不会在十个小时内“疯狂传图”。正是因为有了幼子的衬托,父亲才表现出了“父爱如山”的父爱情怀和高大的“背影”
作者视“小人之心,君子之腹”。或许上述这位父亲只是不希望自己上幼儿园的儿子被雨水淋湿,这是很自然的行为,也没有想过“父爱如山”这么大的命题。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爱,社会的爱,父子之间的爱,往往是一种自然的表达,而不是刻意做出来给人看的东西。就像那些扶不起的老人一样,还是会有很多人义无反顾地走上前去帮助他们——因为善良和爱是人类身上的主导基因。
人类的爱不需要花言巧语或英雄壮举,而在于一举一动的平凡行为。父亲淋湿了,为儿子撑伞,这是人类爱的一举一动。虽然平凡,但足以感动世界。如果上述儿子过几年长大了,一定能像父亲一样爱自己的孩子,爱身边的人,爱自己应该爱的人——而这就是所谓的榜样和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