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工具。用户可以通过陌陌认识附近的人,免费发送短信、语音、照片和准确的地理位置,更好地与周围的人交流;可以使用陌陌创建和加入附近的兴趣小组,留言和附近的活动以及陌陌。
1.1的功能介绍
1.1.1即时消息
基于LBS寻找附近的陌生人,了解个人数据和趋势,挑选感兴趣的人搭讪陌生人。
1.1.2组
为附近的人提供* * *兴趣相同的讨论,创造话题,为聚会带来机会。
1.1.3动态循环
朋友圈类似微信和QQ,不同的是陌陌的动态圈子不局限于好友,可以发现周围用户的实时状态。
1.1.4附近活动
附近活动为商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活动或展览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附近活动了解大家都在参与的近期活动以及活动的最新动态。
1.1.5陌陌吧
类似贴吧,功能类似群,为附近的人提供有相同兴趣的* * *讨论。为了创造话题,为当事人带来机会,需要参与群的用户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不受地域限制)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帖子,并回复他人的帖子。
1.1.6直播
类似于直播平台,用户选择自己喜欢的主播,关注他们,成为他们的粉丝。
2.1开发
2016年4月QM数据显示,在移动社交领域,陌陌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821.59万,环比增长3.79%,增速仅次于微博的5.14%,微信和QQ略有下滑。月总使用量方面,陌陌达到78.9亿次,环比增长13.49%,成为各类社交app中唯一正增长的应用。总使用时长方面,陌陌用时近654.38+08亿分钟,环比增长654.38+02.53%,高于微博6.06%的增速,其他社交ap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也证实了陌陌的增长。报告显示,40.4%的社交用户使用社交应用结识更多新朋友。以“认识更多新朋友”为目的,陌陌用户提及率为48.5%,陌陌成为年轻人认识新朋友的第一社交平台。从使用频率来看,7.7%的用户每天使用陌陌无数次,每天使用陌陌超过10次的累计用户数达到21.4%。与微信相比,用户使用陌陌的频率不是很高,但使用时间相对较长:每天使用陌陌60分钟以上的用户占19%,每天使用陌陌30分钟以上的用户有所积累。
二、对参与者的分析
2.1用户分析
2.1.1用户特征
陌陌用户特征:多元化,弱关系主导+强关系并存,弱关系不断扩大沉淀,群体兴趣活跃真实。
真实的
陌陌和PC上所有社交产品最大的区别来自于更完善、更丰富的用户信息。相比其他平台的用户,陌陌用户更真实。通讯录、微博账号等的关联。使得用户信息更加完善,同时也增强了用户之间的信任。再加上天然LBS的优势,陌陌可以有效引导用户从线上向线下转化,形成PC端社交产品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
兴趣
陌陌的第二个优势是兴趣聚合的线下社交。陌陌附近的群很活跃,所有兴趣相同(爱好、老乡等属性)的朋友都会进入自己感兴趣的群,然后聚在一起吃喝玩乐,聊遍天下。而兴趣+本地社交构成了陌陌从线上切换到线下社交的最强工具。
2.1.2使用场景
对于用户:
1)查看周边用户,搭讪,约
2)查看用户个人信息,关注他人。
组:
1)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老乡找到感兴趣的群体。
2)基于一个兴趣的群聊。
3)组织群内线下活动。
4)与群内用户私聊。
活动:
1)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同城活动。
2)有兴趣注册留言。
3)查找感兴趣的用户邀请。
社交场景:
1)男女关系是简单的网聊和浅层关系。
2)男女关系。从线上到线下,并不长久。
3)生活区附近的圈子关系,线上聊天,从线上用户或群体到线下,浅层关系,可以长期维持
4)基于相同爱好和老乡的圈子关系,线上群聊,从线上群到线下活动,可以长期维持。
5)通过线下活动邀约的关系,活动引起的线上聊天,浅层关系。
三、产品特点和功能
1.陌陌直播
陌陌直播于2015年9月上线,红人直播于2015年2月上线,全国直播于2016年4月全面开启。陌陌直播正在降低主播入行门槛。
陌陌作为一个社交平台,需要从社交基础去思考直播。直播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式,意味着直播本身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陌陌本身有很多兴趣小组,比如旅游、美食、健身等。以前,群体用户的交流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现在大家在群里的聊天可能都是通过直播来交流,带来更多互动的可能。
陌陌的崛起离不开独特的产品定位,也就是地理位置属性。陌陌直播在产品中也沿袭了这一功能,用户可以看到附近用户的直播,使得用户可以在附近看到更丰富的内容,并通过这种新颖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从而成为朋友。未来,附近直播将成为用户多维度展示自我、结交新朋友的有效方式。
2.匿名赞功能“点点”
今年3月推出的新功能将根据地理位置推荐附近的其他几个用户。用户可以选择向左滑动“没有感觉”或者向右滑动“喜欢”。如果双方都喜欢对方,可以直接在线聊天。
除了地理位置,陌陌还会分析用户的社交行为。参与群体、话题标签、去过的城市、喜欢的电影、书籍、活动都会成为影响匹配对象的因素。所以对于用户来说,要想提高匹配的成功率,就要尽可能的完善自己的个人资料,保持一定的活跃度。
功能背后的逻辑:陌陌的“附近的人”功能,方便用户通过打招呼的方式,更快地找到与自己地理位置接近的新朋友。从陌陌上的日常问候来看,各个年龄段男性主动打招呼的比例都高于女性。女性在社交网络上更为矜持,双方匿名赞和确认的模式是为了减轻女性用户的社交压力,尽可能减少信息干扰。
第四,功能分析
从一个完整的社交APP的四个组成部分来看,包括IM、好友链接渠道(基于LBS、通讯录导入等社交账号匹配)、SNS社区以及基于用户需求的核心功能。
IM就不用说了,陌陌的好友链接渠道包括基于LBS的社交账号匹配、通讯录导入、QQ微信。SNS社区包括动态圈子、群组、陌陌吧、附近活动、直播。用户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任何针对陌生人的社交应用,都会涉及到导流、留存和变现的问题。陌陌的导流不是问题,关键是后两个:弱关系下如何提高留存,如何丰富你的商业模式。
陌陌从一开始和陌生人做朋友,到基于LBS的陌生人,再到基于兴趣和话题的陌生人,最后发展到基于线下活动的陌生人。陌陌试图改变社交和社交属性较弱的陌生人的出生,不断强化社交属性,同时将社交场景从线上引向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