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古代笑话 - 试析闻一多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试析闻一多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死水》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和艺术风格的一首诗。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学者和战士。他的诗主要有《红烛》、《死水》。这两首诗虽然是闻一多不同思想艺术风格发展阶段的产物,但都贯穿着一条爱国主义的红线。

《红烛》是闻一多的第一部诗集。这部诗集里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诗人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在异国他乡的孤独和对祖国的眷恋。其中太阳之歌很有特色。借助想象的翅膀,诗人向太阳倾诉,向它倾诉乡愁。诗集《死水》中收录的作品,思想深刻,艺术成熟,都明显优于《红烛》中的作品。其中,《发现》、《一句话》、《死水》等诗歌。都是用悲伤、愤怒或英雄般的热情写成的,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和关注,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每当读者读到这些作品,都会被感动,战栗。

闻一多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觉得五四以来的新诗太散漫自由了,所以提倡一种新的格律诗。由于追求艺术的严谨性,他的诗歌大多具有浪漫幻想、构思严谨奇特、火山激情、三环修辞、灵活运用比喻、夸张、象征、重复等修辞手法的特点。

闻一多在中国新诗创作的理论建设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新格律诗理论被后人称为现代诗学的基石。

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了美国留学。在异乡,诗人尝到了中国人受辱受歧视的辛酸。1925年,诗人带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殷切期望提前回国。然而,回国后,祖国呈现给他的是一幅极其令人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猖獗,使诗人的。

死水的味道不止一种。

这是一片绝望的死水,

微风一时吹不动。

你为什么不扔更多的垃圾,

冷静地把你的剩菜倒出来。

也许铜会变绿成玉,

铁罐上生锈的几片桃花花瓣;

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了一些云。

让死水发酵成一沟青酒,

充满了珍珠泡沫;

小珠子的笑声变成了大珠子,

是被偷酒的花蚊咬的。

一条绝望的死水之沟,

也有点形象。

如果青蛙不能忍受孤独,

还是死水一潭,唤出歌声。

这是一片绝望的死水,

这绝对不是美所在,

为什么我们不把它留给丑陋去培养,

看看它创造了什么样的世界。

全诗共分五节,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表达了诗人对旧中国腐败现实的愤慨。

诗的第一句“这是一潭令人绝望的死水”,寓意深刻:象征着当时腐败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当时旧中国的封建传统势力根深蒂固,渗透到各个领域;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资产阶级的所谓文明,使一些无耻的中国人产生了洋奴的思想;反动派相互勾结,残酷地扼杀一切新思想和新事物。正是这一切,让当时的中国成了“绝望的死水”。在这首诗中,“绝望”一词写出了诗人深深的失望。诗中第二句“微风一点也吹不走”,可以作为比喻。这些新鲜的东西并不能激起“死水”的丝毫反应。凉风吹来无波,可见死水已经寂静到了极点。这句话是对“死水”的进一步描述。诗的第三和第四句“不如多扔点废铁,把你的残羹剩饭泼出去”,表现了诗人面对“死水”失望后的极度仇恨。因为现实是,腐烂得更快更彻底,旧的会彻底死去,新的会壮大。这两首诗也说明诗人的愤怒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节),诗人对“死水”进行了详细的描写,生动地揭露了旧中国腐朽的社会状况,表达了对旧中国的仇恨、愤怒和嘲笑的感情。

在这些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比喻、生动的色彩描写和讽刺的笔触,逐渐深入地写出了把废铜烂铁扔进死水后,死水的进一步变化。废铜烂铁扔到死水里,会产生绿色和红色的铁锈,如“翡翠”“桃花”。而且油腻的“剩菜”散落在水面上,阳光像闪烁的“罗七”;有的地方发霉长毛,就像“云”一样;死水发酵后会变成“青酒”颜色的臭水,上面覆盖着“珍珠般的泡沫”。就是在这样的一片死水上,成群的花蚊在上面疯狂的飞来飞去,有时候,还会加上吵吵闹闹的青蛙。这恶心的死水又脏又臭,让人受不了!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死水的进一步详细描写,详细描绘了旧中国黑暗的现实。在这部分内容中,诗人用鲜艳的色彩、美丽的桃子、罗棋、云朵、珍珠来描绘污浊污浊的死水,犹如给魔鬼披上了一件精致优雅的外衣。这是用假美来衬托真实。

第三部分(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诅咒现实、迫切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

在这一部分的前两句,诗人以一种非常直截了当的口吻,彻底否定了黑暗的中国社会。“这是一条绝望的死水之沟,这绝对不是美所在。”彻底否定之后的那句“还是交给丑去培养吧,看他创造什么世界”在绝望中写出了诗人的希望。丑培养出来的世界只能更丑,但可能会转好。既包含了诗人对旧中国的绝望和对新中国的期待和向往,也包含了诗人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虽然这种期待在当时对诗人来说是非常模糊的。

全诗将军阀统治下黑暗陈腐的旧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对其进行了强烈的鞭挞和诅咒,表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热情。

闻一多是第一个倡导和实践新格律诗的诗人,这首诗也是他实践新格律诗的典范。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主张“诗的力量不仅包括音乐之美(音节)、绘画之美(文字),还包括建筑之美(小节的对称和句子的整齐划一)”。这首诗完全符合他的上述主张。

首先,从音节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具有音节的和谐美,这主要表现在诗的节奏上。这首诗的节奏非常整齐,每行诗都有四个停顿,比如:

这是/一条沟/绝望/死水,微风/吹不起/一点点/浪费时间。你怎么不多扔点/碎铜/碎铁,把你的/剩菜/剩饭泼出去。

这里每四个停顿由三个“二字脚”和一个“三字脚”组成。如此整齐的停顿使这首诗的音节非常和谐,就像一首四拍的歌,并使它的节奏有一种有节奏的音乐美。这首诗的音乐美还表现在节奏上。全诗除第一节外,第二、三、四、五节都是押韵形式。使节奏整齐不死板。这也使得新格律诗和旧格律诗在形式上有了明显的区别。另外,这首诗前两段的第一句是“这是一片绝望的死水”,既是意义上的强调和呼应,又有节奏上的来回回之美。

其次,这首诗的建筑美也是显而易见的。这首诗所谓的建筑美,就是诗的行与节排列均匀。这首诗有五节,每节四句九词,使节对称,句偶。每一节都是方方正正、整齐划一,像一座棱角分明、刻板高大的建筑,具有建筑美感。

再次,这首诗还具有强烈的绘画美,这主要表现在诗中的文字美。诗人在描写死水时,特别注意选择容易引起人们视觉联想的词语,以加强诗中的绘画美感。比如有丰富而有特色的“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再加上“罗绮”、“夏云”。这无疑大大增强了诗歌的绘画美。诗人用美丽的色彩来描绘死水的“表面”,当然恰恰是为了有效地揭示其丑陋的“内部”。表面和内心的强烈反差,有很强的反讽效果,就像漫画中的夸张,修辞中的反讽。

《死水》这首诗成功地贯彻了闻一多自己的诗学主张,不愧为众多诗人诗作中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