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作品都以慢动作结束。
作品中使用的歌曲大多来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乐队,如滚石、甲壳虫等。
演员阵容通常包括欧文·威尔逊、卢克·威尔逊、安德鲁·威尔逊、比尔·默里、库玛·帕拉纳、迪帕克·帕拉纳、布莱恩·特南鲍姆、斯蒂芬·迪南和安杰丽卡·休斯顿。
喜欢用极限广角变形镜头呈现可观的桶形变形效果。
经常使用拍摄/双重拍摄技术-相机首先呈现一个角色或动作,然后快速平移到另一个角色或动作,最后摆动回来-通常通过手持摄影来实现。
作品往往聚焦于一个破碎的或不正常的家庭圈子。
作品中至少有一个角色已经长大了,但仍然期望得到父母或父亲的认可。安德森电影中苦乐参半的悲喜剧,非常规的场景安排和明显的风格化都被认为受到了法国导演弗朗西斯·特吕弗和路易·马勒的影响。安德森也多次声称迈克·尼科尔斯的电影《毕业生》是他长期的灵感来源。
同时,他深受美国经典文学的影响,尤其是菲茨杰拉德和塞林格的作品。菲茨杰拉德的名言“美国人的生活中没有第二幕”正符合安德森电影中的许多主角,他们往往从成功的事业和杰出的声望中迅速堕落(尽管有些人后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东山再起)。塞林格的影响可见于《瓶装火箭》(Anthony和他妹妹的关系模仿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顿和菲比,两个女孩都有一个叫伯尼斯的朋友)和青年时期(Max被霍顿这样的名校踢出校门)。《天才》中特南鲍姆的家庭构成也与塞林格的《玻璃家庭》相呼应。玻璃小孩的成功和特南鲍姆一家的成功如出一辙。而且在《天才》中,艾瑟琳拜访了沉浸在浴缸中的玛戈特,这也反映了《弗兰妮和佐伊》中类似的场景,他们沉浸在浴缸中,一边抽烟一边和妈妈说话。
年轻人对安德森风格化电影的审美兴趣来自于漫画的影响,比如查尔斯·舒尔茨的《史努比》(天才与青年)。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影响是法国摄影师雅克·亨利·拉提格。《水中生活》的主人公塞苏的名字来自拉提格的哥哥,他拍摄的照片与安德森电影中的画面相似。
安德森最近承认,他选择印度拍摄自己的新片《穿越大吉岭》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向印度传奇电影人萨提亚吉特·雷(satyajit ray)致敬,因为雷伊的“电影以不同的方式激励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