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清军的主要火器是明朝使用的“鸟铳”、“佛机”、“弘毅炮”,但都是明朝进口的。这里要注意一点,这些火器本质上是西洋火器,是明朝改进的。换句话说,某种意义上清军用的是老式的“洋枪洋炮”。与英国人相比,落后西方世界200年。虽然这200年来西方枪械发展缓慢,性能上还是有一些差距,但差距并不是致命的。
清军装备的火枪主要是霰弹枪和步枪,其中以霰弹枪装备最多。霰弹枪和步枪都是霰弹枪,用火绳发射,配有瞄准装置和棍子(即推杆),使用圆铅子弹。枪长2.01米,铅弹重量1元,火药3元。射程约100米,射速1至2发/分钟。
英军装备有先进的布伦瑞克式前装滑膛击发炮和伯克式前装滑膛火石炮,其中伯克式炮长1.16米,口径15.3毫米,弹重35克,射速2-3发/分,点火装置为摩擦火石;布伦瑞克枪长1.42m,口径17.5mm,弹重53g,射速3-4发/分。点火装置是击发枪栓撞击火帽。
根据这两个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清军的火枪枪身过长,装弹射击不方便,点火装置落后,在风雨天设计效果较差。虽然两者在性能上没有太远的差距,但是射程不如英国人,只能用数量来弥补。因为军费开支,当时的清军没有配备鸟枪,有的还用大刀长矛。所以很难在数量上击溃英军。
至于火炮,费迪南德·南怀仁等人,西方传教士,帮助清朝监管了很多火炮。所以清军的火炮主要是模仿17到18世纪的西方大炮。但由于西方火炮在整个18世纪没有太大变化,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火炮在样式和原理上与英军火炮基本相同,没有代差。如果非要说一个区别的话,主要是制造工艺和粉比以及外壳的区别。
一、铸造技术的差距英国工业革命后,冶炼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的铁含量高,使得枪有了很好的铸造材料。用铁模等工艺铸造炮身,用镗床加工炮身内侧,使之更光滑。而清代冶炼技术落后,铁水不能尊道净化,含有很多杂质。铸造的火炮非常粗糙,有许多密集的气孔和气泡,很容易爆裂。清代一般采用加厚管壁的方法来避免爆炸,但重炮机动性差就是其中之一。其次,为了避免爆炸,不得不减少火药的用量,这就降低了火炮的威力。另外,清朝造的枪只是仿制品,根本不了解枪管/口径比和火门位置在火药燃烧中的实际意义,所以很多枪都是不成比例铸出来的,或者火门开得太远太大。你怎么把这个和英国拼在一起?
第二,火药比和炮弹的差距。清军火炮炮弹种类少,质量差。与同期英军相比,有实心弹、霰弹、爆破弹。清军只有一种固体弹,弹体粗糙,直径小。而且清军很多枪都是固定的,没有枪架。即使有的有枪架,也只能调节高低角度,不能左右旋转,限制了射击范围。更可怕的是,清军的很多枪没有瞄准镜,或者只有“星星”(用来确定射击方向),没有“枪规”(用来确定高低之间的角度)。士兵主要凭经验瞄准。
关于火药的比例,1825经过多次实验,谢瓦利埃提出了黑火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论上硝酸盐、硫、碳的比例分别为74.84%、11.84%、11.32%。根据这个方程式,英国准备了发射药(硝酸盐75%,硫10%,碳15%)和发射药(硝酸盐78%,硫8%,碳14%)。此外,英国工业革命带来机械化生产,英国火药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
清军制造的火药是用明朝的配方,80%的硝酸盐,65,438+00%的硫磺,65,438+00%的木炭,在手工作坊或作坊生产。这个配方含硝酸盐太多,容易受潮。而且手工生产无法提取高纯度的硝酸盐和硫磺,杂质多。滚磨出来的粉末颗粒粗大,大小不一,不能充分燃烧,爆炸效果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