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百佑65438-0964出生于广州一个传统家庭。肖妈妈没读过书,只认一句老话:不好好学习,拼了!
所以,从小学到中学,萧百佑一生都是在母亲的棍棒下度过的。妈妈的棍子极其“吓人”:考不了满分,1就打10:被拘留拘留,待了1分钟就打1:回家晚,迟到1分钟就打1;打架,不管对错,打20下;说谎直到你的嘴流血...
挨打的那天他不能吃饭;不管被打成什么样,都不要哭而且,任何被打的人都要自己画一个圈,主动把棍子交给妈妈。他被打得动弹不得。
在母亲的棍棒下,萧百佑成了不折不扣的好学生、孝子。妈妈喜欢吃云吞面,他经常下班后用自己的工资给她买云吞面。
孩子一出生,肖百友就下定决心要像母亲一样,用严格的方式教育孩子。
因为妻子黄天舒是香港人,萧百佑夫妇养育了4个孩子。为了不违反国内生育政策,前两个孩子在香港出生,后两个孩子在美国出生。他提倡国学传统,给自己的四个孩子分别取名为尧、钧、萧、冰。在他们身上,寄托着萧百佑的成功希望和教育梦想。
1992年,3岁的大儿子小姚一懂事,小百友就把他送去幼儿园,在家里准备了藤条和鸡毛掸子进行家庭教育。
他认为“三岁就是80岁”,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气质和习惯决定了他们的一生。这时候幼儿园老师只能教他们游戏和一些基础知识。所以要通过家庭教育严格引导孩子,给孩子性格、气质、规范、礼仪、敬畏、善恶、美丑、是非。
萧百佑找到一本古代的启蒙书《圣紫晶》,用拼音做了标记,上面有萧耀年。如果小姚发脾气,背不出《圣紫晶》,萧百佑就会拿起手杖打他的手掌。
黄天舒一把抓住丈夫的拐杖说:“他还这么年轻,怎么能这样打!”"
萧百佑说:“正因为他还年轻,才应该受到惩戒!如果现在放任自己,最后只能是自己打败自己!”之后,他强迫孩子继续背书。
黄天舒无法说服丈夫,只好提出和萧百佑“打赌”,用他的方式管教孩子一个月。如果行得通,她以后会无条件支持和配合他;不然以后萧百佑也不能随便打孩子了。萧百佑一听,立刻信心满满地答应了。
“赌约”一开始,小姚背书的时候并没有努力认真,一直在哭。每次被打,他都故意大声哭着找妈妈。但因为黄天舒和老公有约,虽然心疼,却不能表现出来。
后来,小姚知道找妈妈帮忙是不行的,她必须努力学习。半个月后,他背课文越来越流畅,甚至爱上了背书。每天晚上检查的时候,他都会主动站在肖百友面前背书。
黄天舒是一位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贤淑女子。看到儿子有这样的进步,她很高兴,也同意了丈夫的教育方法。因为丈夫工作忙,孩子小,她辞掉了心爱的翻译工作,成了全职家庭主妇。
萧百佑在妻子的配合下,开始大张旗鼓地实施他的“棍棒教育法”。首先,他制定了“教育三定律”:监督、申斥、惩罚。即分配任务,定期监督;没完成好的,训斥;申斥之后,棒子服了。设置了很多“不”项,比如不看电视,不玩游戏。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后才能休息,否则会被重打。他每天晚上都检查作业背诵,甚至在节假日也是如此。
在他的严格管教下,肖遥完成了《圣紫晶》、《旋律的启示》、《王腾亭序》、《幼儿园的榜样》等名著的背诵。这些古典文化滋润了孩子的心灵,培养了他温良恭俭让的绅士品格,也让父亲的语文教育顺利进行下去。
萧百佑振振有词地说,“民主是什么?你是人民,我是上帝。这就是民主!”
小姚进入小学后,陆续进入幼儿园的小君、肖骁、萧冰也在父亲的严格监督下开始背诵《圣紫晶》、《百家姓》和《性情启蒙》。为了保证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不被闲置的书籍污染,萧百佑还精心挑选他们的阅读材料,没有他允许的书籍是不允许阅读的。
一天晚上,萧百佑在萧遥的床头发现了一本漫画书,顿时勃然大怒。他马上把小姚叫过来,当着他的面把书撕得粉碎。小姚委屈得哭了一夜。
肖骁三年级时,有一次英语不及格。萧百佑气得浑身发抖,拿起鸡毛掸子抽打了一下,然后说:“从今天开始,你一定要记住,每次都必须是班上前五名,否则别怪我再打你!”肖骁被打哭了。
即使黄天舒心里很痛苦,也无法反对丈夫。她只能给女儿搓药,鼓励她好好学习。
萧百佑不只是打孩子。每次打架前,他都会明确告诉孩子哪里不对,为什么要打架。打完架后,他还想让犯错的孩子写一份“检讨书”,内容必须包括:什么时候犯错了,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犯错,哪里犯错了,以后怎么办。
为了不让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萧百佑对他们进行了“社会控制”。如果有人想去同学家做客,必须经过复杂的申请和审批程序。申请表一定要写明去哪个同学家,做什么,住多久,同学父母的名字和电话,他写好了就决定批准不批准。
为了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生活方式,小百优规定:不喝可乐,不吹空调,不随便开冰箱门。绝对没有零花钱,因为孩子不能私自买东西。就算拿到压岁钱,也要全额上交,等你上大学的时候再由父母归还。
孩子长大了,也用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反抗父亲:“听你的太不民主了!”
但萧百佑却振振有词地高举他的“萧式民主”大旗:“什么是民主?你是人民,我是上帝。这就是民主!”
1998,肖百友工作的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突然破产,一家六口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肖百友只好辞掉保姆,卖掉房子和车子,一家人从宽敞的大房子搬到几十平米的小房子,过着艰苦的生活。孩子们没有抱怨,都帮妈妈洗衣服,扫地,做各种家务。
然而,即使生活艰难,肖百佑也从未放松过孩子的学习。他仍然让他的孩子上昂贵的钢琴课、书法课和中国画课。不管多忙多累,他都会抽时间监督孩子的学习,和孩子的老师交流。
一天下午,肖百友正在深圳做创业的市场调研。当他得知小姚班第二天要开家长会时,他连夜赶回家。当他到达火车站时,火车就要开了。当他冲进火车时,因为跑得太快,他的头撞到了门上,鼻子被打破了。
萧百佑一直很重视学校的选择。孩子上幼儿园,萧百佑选择的是广东机关幼儿园,这是著名民主人士何香凝题写的育才幼儿园。他们就读的小学也是当地最好的朝天小学。其前身是清政府用庚子赔款创办的广州文同博物馆。
2002年,肖遥上初中后,肖百友从和儿子的一次交谈中得知,肖遥就读的一所省重点中学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好。小姚班级纪律松懈,学校里还有很多同学打架、抽烟甚至吸毒。
吓出一身冷汗,肖百友找班主任确认情况,并给校长写了一封信,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学风的建议。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他让儿子交给校长的那封信沉入了大海。
转眼一年快过去了,小姚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为了儿子的未来,2003年5月,肖百友不得不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让肖遥转学到广外外国语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和即将升入初中的妹妹肖军一起读一年级。
小姚知道后,表示不愿意转学复读一年。黄天舒也劝丈夫,说现在是经济拮据的时候,两个孩子一起进个好学校,一年也要好几万。钱从哪里来?但在与广外外国语学校校长沟通后,肖百友认为这所学校能培养出好孩子。为了凑够学费,他毅然卖掉房子,一家人搬进了出租屋...
孩子进入初中后,肖百友的教育方式也有所调整。他不打人了,因为他觉得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基本形成了。之后,他通过聊天和写信与孩子交流。
2006年,刚上高一的小姚在班里跌出了前五名。萧百佑在出差时得知这个消息,勃然大怒。他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寥寥数语,却掷地有声:
瑶儿,我跟老师通过电话,你妈跟我说了一件事。你马上就18岁了。我不希望你爸爸18岁生气!男人要自强!记住几个要求:取消一切课外活动;禁止在家玩电脑冲浪;把全部精力放在阅读上;绝对放松,面对现实;考试不能落在年级前五之外(这是我的底线)
幸运的是,萧百佑的努力没有白费。出差回来的时候,小姚已经以最快的速度赶上了成绩。
二十年的努力造就了震惊全国的“三所大学”。
为了不让孩子成为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小百友还根据几个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小姚是一个喜欢历史、政治、经济的男生。萧百佑训练他写政论文章,教他象棋、围棋、国画。肖军喜欢钢琴,所以肖百友给她请了最好的老师,哪怕一节课要2000块钱。肖骁比较豪迈,所以萧百佑让她去学书法。最小的女儿萧冰成绩一般,所以她被要求学习古筝并考艺术学校。
为了让孩子长大,萧百佑总是尽力独自承担一家六口的生活和学习费用。黄天舒自从嫁给小门后,一次化妆品都没用过。他们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孩子的教育上。
此外,崇尚孝道的萧百佑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尊敬长辈是他家礼仪的第一条。他规定晚辈不得顶撞长辈。如果和长辈在一起,晚辈要第一时间接过长辈手上和肩上的重物。如果他看到长辈手里还拿着东西,和他一起旅行的孩子肯定会受到惩罚。客人到家,要有礼貌,要谦虚,上茶、吃饭都要讲究礼仪。即使平时走路、坐着、躺着,也要有正确的姿势。总之要表现出一个大家庭,一个大家闺秀的端庄仪态。
为了锻炼孩子独立的性格,每个假期,小百优还安排他们去花市和阿姨的饭店打工,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艰辛。
在萧百佑的严格教育下,萧家的四个孩子都是品学兼优,才艺出众,琴棋书画各有所长,懂事谦和,彬彬有礼。
2009年高考,肖瑶和肖军分别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法学院录取。
2011年7月,又一年放榜了,萧百佑又得到了一个惊喜――她的二女儿肖骁也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20年的打拼,萧百佑心中感慨万千。当记者请他说一说《狼爸的演讲》时,他说:“有些人只关心赚钱养家,把孩子托付给妻子、父母,甚至保姆、寄宿学校,他们觉得能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但他们只忘记了,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是孩子成长的风向标。只有父亲付出全部的爱、时间和努力,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小姚是这样说的:“这些年来,我无数次的怀疑,爸爸的教育方法真的对吗?”我不止一次试图证明他是错的,但他一次都没有失败。我拿着北大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父亲问我是不是讨厌他的训斥。我哭着对他说,‘以后我有了孩子,一定给你。"'
小女儿萧冰在10岁时的作文中写道:“如果我是母亲,我会找一个像我父亲一样的好丈夫……”
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