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在服饰上得到加强,服饰风格呈现出朴素、节俭、实用、统一的特点。这一方面与经济水平落后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集体政治意识的反映。民主、拼搏、集体主义等时代精神,在服装上简单实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在服装上提倡简约实用。20世纪50-70年代,中山装逐渐成为男性的主要服装,此外,军便服和民服也很流行。女装受苏联影响,城市流行连衣裙。此外,列宁的衣服很受欢迎。但在农村,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服饰。
人们对列宁服装的追求意味着对革命工作的热情,劳动之美和灵魂之美得到社会的认可。女装的流行代表是简约的Blagi连衣裙、列宁连衣裙、两用衫、长裤。
列宁的服装知名度最高,年龄适应性最广。起初,列宁的服装是男式大衣,但在中国,它演变成了女式服装,成为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时尚”。这位男性政治领袖的着装,承载着革命的政治意识,悄悄靠近,包裹着女性的身体。
扩展数据:
列宁的衣服以军装和蓝、黑、灰、黄的单一颜色为主。原本是一件男装外套,在当时的中国演变成女装,成为一种革命性的“时尚”。它的外观是西装的领子、双排扣、双排扣都在中下部有一个暗袋。它具有鲜明的中西结合的特点,属于中西结合的产物。
上世纪50年代初,一个革命进步的城市,女性的正装不是旗袍,而是列宁厚重中性的女装,主导了建国初期的服装市场。
穿列宁服,留短发,是当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起来朴素干练,英气逼人。列宁的礼服或多或少都有装饰元素——双排扣和大翻领,腰带的作用有助于凸显女性身体线条。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列宁在广大解放区的女同志中就很受欢迎。
这件衣服后来成为中国无数女性最推崇和青睐的“时尚”。穿“列宁装”,留短发,是当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起来朴实、干练、英气。
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和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都是“列宁装”模特,劳模示范带动了时代风尚。
直到中国敌视苏联,列宁的行头才逐渐退潮,取而代之的是春秋两用衫和军便服。
百度百科-列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