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葡萄》这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坦贝克的代表作。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恐慌期间,大量农民破产逃亡。作者跟随俄克拉荷马州的农民来到了加利福尼亚。他一路上所看到的让他震惊。“有5000个家庭即将饿死,问题非常尖锐……”他以深刻而现实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美国农民挣扎反抗的场景。作品出版后,引起了各邦统治阶级的恐慌。许多州禁止出版小说,甚至出版了一本名为《快乐的葡萄》的小说以示针锋相对。但是没有什么能动摇《愤怒的葡萄》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崩溃的时代,大批中西部农民忍痛弃家,西迁加州,像难民一样寻求更好的生活。虽然现实并不理想,但他们并不放弃希望。故事感人,现实,控诉,却处处透露着人性的光辉。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
黑色幽默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这一流派的作家突出了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诞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他们用放大镜和哈哈镜把这种荒诞和压迫放大、扭曲、变形,使之更加荒诞、可笑、变态、不合理、丑陋,这也寄托了他们无奈的悲观和痛苦。因此,有人称黑色幽默为“绞刑架下的幽默”或“灾难面前的幽默”
《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以二战时期美国空军的一个飞行大队为背景,但它实际上并没有详细描述这场战争。这本书的主旨,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我感兴趣的不是战争,而是官僚权力结构中的个人关系。”所谓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其实“并不存在,这是肯定的,但也无济于事。问题是大家都认为它存在。这就更糟糕了,因为没有具体的对象和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嘲弄、反驳、指责、批评、攻击、纠正、憎恨、侮辱、唾弃、撕毁、践踏或焚烧。”它只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残酷和暴政的象征,是摧毁人性的官僚体系,是捉弄人、摧残人的乖戾势力。虽然看起来很可笑,但是很绝望,很恐怖,让你永远无法摆脱,无法跨越。它永远是对的,你永远是错的,它永远是合理的,你永远是不合理的。海勒认为战争是不道德和荒谬的。只能制造混乱,腐蚀人心,让人失去尊严。只能让卡斯卡特和谢斯科普夫这样的人发迹,米罗这样的人名利双收。在他看来,无论是战争还是官僚主义,都是人的问题,是人的问题。海勒的创作基于人道主义。在这本书里,他重点讲述了“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的疯狂”。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人物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按照作者的思路来突出自己性格的某一方面,甚至夸张到漫画、动画的程度,有的则是象征性的。比如卡斯卡特强调官僚制度的任意性,米洛强调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性,谢思科普夫强调军事机器摧毁个性。甚至这本书的主人公尤索林也把重点放在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上。尤索林是一个受大人物摆布的“小人物”,是一个荒谬社会的受害者。他有同情心,有是非感,有正义感。他曾愤慨地指出:“只要看看,我就能看到人们拼命赚钱。我看不到天堂,圣人或天使。我只看到人们利用每一次正义的冲动,从每一场人间悲剧中赚钱。”但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他因为正直善良而被视为疯子。他对这样的“世界”深感无力,逐渐意识到自己只能选择一条靠自己生存的路,最终逃到了一个理想化的和平国度——瑞典,完成了“英雄主义”和成为“反英雄”的过程。
《第二十二条军规》一鸣惊人,成为“经典之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作者在艺术技巧上的创新。在这部作品中,海勒摒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一方面,他采用“反虚构”的叙事结构,刻意用外表散乱的结构来表现他所描述的现实世界的荒诞和混乱,只用叙述、对话和记忆来连接事件、情节和人物。另一方面,他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事件和人物极度变形,一个个变得变态、荒诞、滑稽、可笑。作者还充分利用象征手段来传达自己对世界、人生和事物的看法,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正如一些评论者所指出的,这部作品“看似纠结,实则充满哲理,因为只有高度理性的人才能充分注意到隐藏在事物中的非理性成分。”这本书的语言也很有风采,充分展示了黑色幽默文学的语言特色。用装腔作势的口吻描述滑稽怪诞的事物,用插科打诨的话语表达严肃深刻的哲理,用幽默讽刺的语言讲述沉重绝望的处境,用冷嘲热讽的口吻讲述悲惨痛苦的事件。当然,这本书也有求噱头,复杂冗长的缺点。
个人特别推荐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