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田鼠等小型哺乳动物基本生活在绿色植物周围,无数危险的天敌潜伏在它们周围。如果它们是绿色的,它们可以隐藏在周围的环境中。但事实上,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棕色、灰色或其他颜色。
在自然界中,哺乳动物与其他种类的动物形成鲜明对比,如昆虫、青蛙、蜥蜴、鸟类等非哺乳动物,其中一些动物进化出了绿色的皮毛和皮肤。变色龙往往利用“善变”的体色巧妙伪装自己,融入环境,不易被敌人发现。
但是为什么哺乳动物不这样做呢?
眼睛的奥秘就是其中之一。
既然绿色是眼睛看到的,那就先从眼睛分析一下。事实上,除了人类等少数灵长类动物,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红绿色盲,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天敌都是哺乳动物。
人眼的颜色传感器有三种:红、绿、蓝。像狐狸这样的哺乳动物只有两种颜色传感器:绿色和蓝色。这说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视觉效果与人类不同,它们无法区分绿色和其他颜色。对狐狸来说,棕色的兔子只是一个深绿色的影子。
对于大多数哺乳动物来说,更容易区分颜色的强弱。只要皮毛颜色不太显眼,就不会被捕食者察觉。此外,一些动物学家认为,主要是一些小型哺乳动物需要在灌木丛中伪装自己。它们大多生活在地面上,以各种垃圾和枯叶为食。即使是生活在树上的,也主要活跃在棕色树干上,它们需要的保护色只是灰色或棕色而不是绿色。其次,从远处看,叶子不是纯绿色,而是暗绿色,有斑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士兵穿的迷彩服并没有使用纯绿色。所以大部分哺乳动物的皮毛都是以棕色和灰色为主,夹杂着其他颜色的条纹和斑点。
绿色素其次。
然后,我们来看看动物的身体是如何变成绿色的。自然界也有很多绿色动物,就像上面提到的青蛙和蜥蜴。动物要想把自己变成绿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己合成绿色色素,这种方法被一些昆虫和腔肠动物采用,如水螅、毛毛虫、螳螂等。但是哺乳动物的毛发中没有绿色色素。
哺乳动物的皮毛中只有两种色素:一种色素使毛发呈黑色或棕色,另一种色素使毛发呈黄色或橙色。其他白毛动物的毛发中有许多微小的气泡,可以分散光线。以上三种颜色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哺乳动物皮毛的基本色调。没有绿色色素的哺乳动物当然不能自己产生绿色。
然而,不仅是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的皮肤或羽毛中也不产生绿色色素。那么青蛙、蜥蜴、鹦鹉是如何让自己变绿的呢?
这是第二种方法,利用光的衍射。以青蛙为例。青蛙皮肤上的特殊结构可以衍射蓝光,然后与自身的黄色色素混合呈现绿色。同样,鸟类也是依靠羽毛的特殊结构来衍射光线,然后与自身的色素结合,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这种方法巧妙巧妙,但是很难复制,因为哺乳动物的表面覆盖着皮毛。即使这样,形成的绿皮也会被毛发覆盖,让别人看不到。另一方面,哺乳动物的皮毛是细的,不像鸟类的羽毛那么容易衍射,用这种方法是不可能产生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