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困难不是不可改变的。
南农学生手绘漫画为核心价值观代言
什么会改变价值观?
心理学家施瓦茨发现,影响价值观变化的有三个因素:年龄、重大事件和人生阶段。
1.越老越保守,越年轻越开放。
越年轻,开放、享受、成就越重要。年龄越大,临近退休时,安全、稳定、保守就越重要。
这与你的能力和体力有关——年轻的时候,无论是能力还是体力都更能应对变化和挑战;到了中老年,渐渐玩不动了,希望有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
2.男人更追求成就和权力,女人更追求友爱或友善。
总的来说,人生是从开放开始的,中间会有两种不同的自我实现方式。有人选择追求“自我卓越”,有人选择“友善友爱”,最后都滑向“安全稳定”。正如朴树所说,“平凡是唯一的答案。”
不是平淡就是真实,平淡只是最后一个阶段。在我看来,年轻的时候,我得穿着一双白布鞋环游世界。做点轰轰烈烈的事,中年爱几个人;古老而平淡,这是真的。那种年纪轻轻就乖乖“安家”安稳生活的人,不是成熟,而是早衰。
重大事件会改变人的价值观。
汶川地震后,很多人说要去一线城市,去北京。等到高考结束,填志愿的时候,大部分人最后都填了四川的学校——他们不想经历地震发生时远离家人的经历。地震提升了他们的安全感和家庭价值观。
同理,你发现喜欢户外极限运动的人往往来自福利待遇高的北欧国家,因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会刺激人们追求新鲜刺激和开放行为;反过来,在动荡的年代,追求稳定的价值观也会被培养出来,比如中国的五六十年代。
大事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创造的,也就是人生的成就和里程碑——外人也可以通过这个成就了解你的能力和成就。比如一个公司上市,比如一个诺贝尔奖,比如一个专利或者一个获奖作品。再比如,高考成功也能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
接受教育
教育程度改变价值观——受过教育的人的价值观会更加开放、独立、精彩——和年龄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所以,努力学习是最大的心理美容术,是让灵魂永远年轻的春药——比整容靠谱多了。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区分了教育和洗脑——真正好的教育给你更多的可能性,洗脑则相反。
所以,你可以通过管理自己的价值观来管理自己的心理年龄;你可以通过创造里程碑来获得更好的教育,经历更长的青春期!但是,有一点要记住:不要讨好别人,要和自己比。
考虑到无论你站在哪里,总有一半的你在对面。靠获得每个人的认可来生活是一种自我恐怖主义,没有和平,也没有获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