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经典笑话大全 - 为什么三英尺等于一米?

为什么三英尺等于一米?

一只脚的定义在不同的时代是不同的。在现代,一尺是指一个城市的统治者。市政单位是国民政府1928年7月《中华民国电力标准方案》规定的度量衡制。为了便于与西方公制统一,规定三尺等于一米。

现代中国大陆仍在使用部分城市系统。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77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中国大陆逐步取消了“以市为单位”的计量。

目前比较流行的计量单位有:测量面积的亩,测量长度的尺、寸,测量重量的斤、两,其他计量单位很少使用。

1城市尺=33.33厘米(cm)=3.333分米(dm)=10英寸;1m (m) = 1m =3城市英尺=3.2808英尺。

扩展数据

古代一尺等于十尺,一尺一般为0.15-0.32米。在古代,一尺和一尺的长度的定义是不同的。

商代一尺为0.15米。按照这个尺度,一尺是1.5厘米,一寸是1.5厘米。人高约十尺,故称“夫”。所以《孟子·高子侠》中提到的周文王和商汤的高度是“文王十尺,汤九尺”。

西周一尺为0.17米,一尺为1.7米。

秦朝一尺是0.2米,一尺是2米。

东汉时一尺为0.23米,一尺为2.3米。这时开始出现“七尺男儿”的说法。

南北朝时,一尺在0.23至0.3米之间。

唐代一尺为0.31米,一尺为3.1米。

宋元时一尺为0.32米,一尺为3.2米。

明清时期木工一尺0.32米,一尺3.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