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孙女,说白了就是自己的孙子。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后代。孙子和外孙只是称呼不同,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继承和发展自己的种子,都是为了生命的发展。如果有区别的话,那只是生个男孩和生个女孩的区别。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男生女生都一样。男人做的事女人能做,男人做不了的事女人也能做。生男孩不伟大,生女儿也一样。思想,能力,家庭发展,社会都没有太大区别。
我是来为爷爷奶奶说句公道话的。我是独生女,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我现在也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是爷爷奶奶。为什么和我们的童年相比,这个比例在逐年增加?其实跟我们从小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下长大有关系。
比如在我姐家,昨天初二,全家人聚餐。我姨(奶奶)说你吃吧,我照看孩子,我姐就直接上桌吃饭了。如果这是丈母娘,你得谦虚点。我们一堆人,我姐跟我姨说,你把宝宝抱进屋里,放到床上,如果是婆婆就委婉了。如果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应该是这样,大家肯定会选择相处起来更舒服的那个。妹妹的婆婆其实在带孩子,阿姨和她老公也想带,但是婆婆比较主动。也是因为我姐和她老公结婚八年了,和婆婆一直很和谐很舒服。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刚结婚生子,婆婆那时候还是外人。
就拿我闺蜜来说,婆婆带孩子,婆婆挣钱给孩子买奶粉。如果我改变我的家庭,我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我会选择我的婆婆。第一,我婆婆退休前是老师。第二,我母亲非常喜欢孩子。所以现在很多妈妈不是没有孩子,而是媳妇在选择的时候选择了自己的妈妈。最后,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贴心的婆婆就是不退休,只想挣钱。比如两地很多父母都不能或者不习惯换地方。比如父母一方已经在照看孩子了,大家要多理解,不要总是激化矛盾,不要总是那么对不起。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爷爷奶奶帮宝宝?我感觉这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婆媳相处矛盾纠纷不断,在沟通和照顾宝宝方面比亲生母亲更容易达成统一战线。在没有娃娃之前,很多婆媳相处的还算融洽,能看到她们两个一起聊天说笑,一起逛街。有了宝宝后,因为宝宝的教育问题,两个女人吵得不可开交,婆婆的育儿观念也过时了,不听媳妇的劝告,拉不下脸。他们觉得是媳妇在指责自己,他们一直觉得我和儿子都是这样带大的,没什么不好,所以家里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做自己的妈妈就不一样了。母亲们非常爱自己的女儿,愿意日夜帮忙抚养孩子。同时,他们还细心地帮女儿做好家务,让女儿无后顾之忧。同时可以尊重他们对育儿观念的意见,积极学习新的科学育儿观念,亲亲母女。即使生气吵架,也不会记仇。
第二,很多婆婆认为我把儿子养大了,结婚成家了,到了追求晚年幸福生活的时候了,能生孩子就养孙子。所以我就不管了。头条里很多孝顺的孩子说我妈没有义务照顾你的孩子。当她老了,需要在病床上照顾的时候,你有责任去照顾她!为什么?就因为她是我的母亲,辛辛苦苦把我养大的母亲。真的很抱歉。爱和被爱是相互的。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确实老年人可以学习西方的理论,但是老了就没有道德去绑架儿媳妇给她养老了。父母出身的家庭与小家庭保持着密切的互动,其他人则互相尊重,不越界。人家的意思是,抚养教育孙辈是子女的责任,不会告诉媳妇做什么不好吧?更不用说:“我生病了,需要有人照顾。我媳妇该不该由戴月伺候?”权利和义务也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你爱别人是为了给别人爱你的理由。
第三是考虑请保姆照看孩子。但由于偷孩子或虐待孩子的事件频发,家长对保姆的疑虑很多,保姆的素质良莠不齐。他们不看好孩子的启蒙教育。就算是勇于请保姆,也要有自己的家庭照顾养育,才能放心,但是经济压力太大了。
第四,向孩子的爷爷奶奶求助,但永恒的问题——婆媳矛盾难以避免,丈夫在婆媳之间进退两难。即使妻子豁达大度,但同在一个屋檐下,无论生活习惯还是教育观念,差异自然如护城河。短期内还能互相尊重,久而久之逐渐产生分歧,会影响夫妻感情,破坏家庭和谐。得不偿失,后悔也来不及;
第五,希望爷爷奶奶出于对女儿的爱,为了退休后帮助女儿,承担起照顾孙子(女儿)的重任。他们有信心的原因是:一方面,女婿知道点什么,老两口就会爱屋及乌,和他们相安无事。而且家里的财政大权都在女儿手里,女婿大多听话;另一方面,不言而喻,女儿从小就跟着父母生活,生活习惯也是一样的。偶尔的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女儿是母亲的贴心棉袄,父亲的前任情人。这关系多和谐啊!
第六,爷爷奶奶没有通过三观教育女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80、90后的父母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是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好好学习,考第一就行。事实证明,人的成长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还包括性格、人格、生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一代父母向子女传递了不完美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孩子是正规教育的产物,这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全部来自出身家庭。长大后一定会继承发扬。如果三观被毁,可想而知,我爷爷奶奶只是自作自受。
在对待孙辈的问题上,双方公婆都在争着照顾。现在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年纪都不算大。他们都是父母。他们懂得为人父母的艰辛,懂得爱,懂得如何去爱。都在商量或者轮流赡养孙辈。年轻一代的父母正在努力合理安排时间。有时住在自己父母家,有时住在对方父母家,让老人不再心寒失望。有些晚辈的父母想生两个孩子,这样以后就不会再有独生子女的尴尬了。让一个孩子随父姓,一个随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