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励志:你为什么去北大?所有还在高考前线奋斗的同学,都应该看看这篇文章。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哪怕只有一个去北大的名额,为什么那个人不能是你?
前几天最后一个湖的桃花才开。
我无数次梦见,我花开的时候,在湖边折树枝的人群中,有我自己的身影。那时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样简单迫切,但眼神却比你更迷茫恍惚——那年的高三。
大一的时候,我差点把自己变成一个生锈的铁。上课睡觉,聊天,看漫画,吃零食,后面是男生的大呼小叫,让年轻的女老师热泪盈眶,然后洋洋自得。
那真是可怕的一天,像一个五颜六色的黑洞,看起来很壮观,但鬼魅般的吸引力不知不觉把你拉向无底的深渊。于是我堕落了,于是我堕落了,更可悲的是,我知道自己在堕落,堕落,却没有能力去改变。习惯的力量真的大到我没办法,于是我放弃了最后的挣扎和努力。现在想想,那只是懦弱,那只是懒惰!
其实那时候真的应该有一个人,指着我的鼻尖,在背后戳我说:
你想这样破罐子破摔,就想这样结束你的人生吗?你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想要什么,你的明天会是什么吗?但是那里没有人!也许他们已经放弃我了。
但是,再冷漠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底线,就像再深的谷,也会有它的底谷。一切都像一个滑梯,我一路上狂笑,最后重重地摔在下面,摔破了头。
也许,人只有在痛苦的时候才会认真反思自己到底走错了哪一步,才会一直摔倒在学会绕路的路上。但这个简单的道理,我用了整整一年才真正明白。一年的时间,居里夫人可以发现镭,爱因斯坦可以证明E=mc的平方,一个婴儿可以学会跌跌撞撞地投入妈妈的怀抱。但今年,我把自己浪费成了一块生锈的铁。幸运的是,还不算太晚。
高二,我选了文。你想象不到我中学的文科班有多烂——三本上线。本科网上三本是什么概念?当我现在的大学同学颇为得意地告诉我,他们的中学班北大清华去了几十次的时候,我轻轻一笑。我的文科班是文科班,本科三个。讽刺的是,他们三个都是复读生。就是在大家无奈或无意义的目光中,我毅然决然地在文科报名表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那真的是我这辈子写的最好的。
我只是突然醒悟,觉得不能这样过一辈子。事后很多人问我怎么回事。可能他们想听一个浪子回头的传奇故事,我当时能想到的唯一解释就是这句话:
我只是觉得我不应该一辈子都这样吊儿郎当。
但我还是低估了过去一年对我的影响。第一次月考,成绩12。也许这是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但良心和理智足以提醒我,这是一个文科班,有三个本科生。如果不能抛下所有人,12和120有什么区别?我仍然记得那个考试得第一名的女孩。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孩,又瘦又小,带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趴在书桌上的身材常常有些佝偻。而这种印象的产生,是因为所有人只能看到她永远躺在桌子上的身影。她总是班上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我对那种学生一直抱着一种莫名的排斥和抵触。我一直觉得你很棒,只是学习很努力。如果我像你一样努力学习,我就会是全市第一名了。其实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前,我还是对她不屑一顾的。
然后,我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班会。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我的班主任,因为如果不是她的座位,我现在不会在任何地方。在班会上,她说:“这个成绩很能说明问题。本该考得好的都考得好。”然后她看了我一眼,我明白了她的潜台词,也就是说,在她看来,我属于那种没有理由考不好的人。奇怪的是我没有脸红。不知道是长期的堕落不自觉的打磨了原本敏感的自尊心,还是潜意识里对她的话依然不置可否。我面无表情地迎着她的目光。她的目光只是悄悄地扫过我那里,然后继续:
“我知道有些人觉得自己很聪明,很有才华,看不起那些努力学习,很努力的同学。他们总觉得人是笨鸟先飞,这是先天不足。但我想说,你只是软弱!你不敢尝试,因为你怕你努力了,就比不上他们了。你不敢尝试,只是因为有失败的风险,你甚至承担不起这个风险,因为,在你心里,你根本没有把握,你只是懦弱。。。。。。"。我不记得她后来说了什么。我承认因为她说的话,我当时完全蒙在鼓里。“你只是软弱。。。。。。"。
当时的感觉是整个人被雷电击到了,脑子里只有一句话:“你就是窝囊。”她是对的。
那种突然觉醒的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我也不想用语言来表达。只能通过结果去想象,也只需要通过结果去想象。那天晚上我写在日记里了。试试看。我不想强求什么,我只是想试一试,看我这么努力,这么辛苦的学习一个月,有没有效果。那时候我根本不敢承诺自己有什么结果,我真的承受不起。我只是有个想法,试一试。然后是我一生中最戏剧性的一个月。
很难想象,唐僧不再啰嗦,悟空不再咄咄逼人,八戒不再贪婪。我不敢相信,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半还坐在自己位置上的人,能是我自己。
其实没那么简单。真的没那么简单。当我一点一点去做的时候,我已经发现,已经形成的习惯,要在几天内改变太难了;而且要在一个月内创造一个惊艳的奇迹,太难了。习惯成自然,正所谓“心如平原,易放难收。”很难一下子找回一颗狂野的心。
经常坐不住,内心开始浮躁,眼神开始游离,好几次差点放弃。只是当我在最危险的边缘徘徊的时候,我总是按着它,告诉自己,当我忍不住的时候,我就忍不住了。其实说白了只有一句话: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次。我承认我骨子里是一个很自大的人。我就是不相信我努力了会比谁差。我就是不相信,当我真正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做不到。我就是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什么不可能。
我相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然后,我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期中考试。那确实是我人生中最特别的一次考试,因为关系到我以后的方向和道路选择,风险太大了。我怎么能安定下来呢?
考试成绩想必大家都猜到了。我真的让大家真的惊呆了一次。是的,我考了第一名,全市第一名。你永远无法想象那个结果对我有多重要。知道成绩的时候,我异常平静。我只是默默地对自己说: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其实说白了也没办法。只有一个字:努力。
我再也没有改变过那种态度和方法。我坚持我的不是方法的方法,也坚持我的名字在成绩单上的位置,直到高考前的最后一场考试。然而,真正的挑战还没有开始。就算我能稳稳占据第一,就算我每次都能把第二名落下几十分,我知道北大离我还是太远了,远到连做梦都见不到。所有的老师都坚信我会是学校历史上最优秀的文科生,而在他们的观念里,最优秀的文科生就意味着你可以去山大,运气好的话,你可能伸手就能摸到复旦甚至人大的门槛。
——而我,只要北大!
高三下学期,我们搬进了新落成的教学楼。搬迁那天,楼道里噪音很大,楼道里传来拖桌子板凳的声音。我一言不发地跳过窗户,踏上了二楼窗框外的大平台。操场对面,初雪未融,空气湿冷,光秃秃的树枝直刺云霄。下雪天的阳光透过睫毛凉在我的眼里,我的眼睛静静地望着远方的天空。我说了一个字,只有一句话:
“等等,我想让你见证一个奇迹。”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我从来不知道,当压力足够大的时候,人的潜能可以被激发到那种程度。我是一个极度不安分的人,但那段时间,我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沉着,踏实得像一头老黄牛。其实我无数次处于崩溃的边缘。高中五本历史书我背了六遍。一本书背六遍你就知道是什么感觉了。我一边背一边流泪,真的,我都快背不下去了,还准备把书扔掉。只是,忍不住的时候,就忍不住了。坚持确实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品质。那段时间,我唯一的休息方式就是站在走廊里看着远处的天空。后来发现对面楼墙上有一个大大的红字,是学校用来激励学生的。我不确定。但那句话陪伴我度过了高三的最后几天——意志的力量才是决定成败的力量。我用我所有的经历和经验去实践和证明了这句话:意志的力量是决定成败的力量。
呼啸的风卷起漫天黄沙。那个北方的春天,我们头发蓬乱,皮肤粗糙。寂静和喧嚣像美国的执政党一样交替出现,让人不禁怀疑黑暗中是否有奇怪而神奇的手。我们怀着敬畏和期待迎接并送走第一、第二甚至N个模式。每一根神经都被无情的现实磨平了,无论是习惯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意,还是习惯了涂鸦的意境。在这个匆忙的季节里,所有的敏感和细腻都像凯撒的厚衣一样奢侈,留下无数的希望在无数的失望面前粉碎,无数的灵感在无数的挫折下粉碎。每个人都比昨天更加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也比昨天更加努力地挣扎,试图挤过狭窄的独木桥,尽管他们知道这是徒劳的。
-会不会是徒劳的?
当这个圆锥形的问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地叩击着心灵的大门,所有人都无法承受潮水般涌来的恐慌和迷茫。
于是我强迫自己把自己埋在书里,埋在试卷里,埋在密不透风的黑茧里——只为有一天破茧成蝶。黑眼圈,眼带肿,手指干,嘴角焦虑起水泡。不知道那年春天流行的是粉色、蓝色、果绿色还是靛蓝色、银色、灰色。小镜子被悄悄的收了起来,因为我不忍心看到自己憔悴的脸和黯淡的眼神,因为我怕有什么东西在汪洋那张长期受苦的脸上肆意的蔓延――天啊,我是个女孩。
上帝是沉默的,只是微笑。微笑着告诉我:你,心甘情愿。是的我愿意,我不后悔我的初衷,这条路是我自己选择的,无论是平坦还是崎岖,我都要走下去。我想继续下去。我会继续下去。
于是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了,所有的豪情都收起来了。我就像一只二月的牛,默默迈步,默默前行。当努力被努力所取代,香格里拉在我心中已经变成了一个永远遥远而朦胧的梦,而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让这个梦不再“单如花,以云为中心”。
当我步入考场时,我很平静。
“尽我所能却不能来的人,可以无怨无悔。”
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被北大以外的任何学校录取。这与其说是信心,不如说是预感。我就想,就算北大只招一个名额,为什么不能是我?
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其实我很怀念那些日子,也会一直感激。不仅仅是我在那段时间里完成了自己的过渡和急剧的转变,更是因为当时的一切都深深地烙在了我可塑的性格里,成为了今生永恒的财富。那是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财富。我这辈子绝不会有那么一次,为某个目标奋斗得那么专一,那么单纯,那么坚决,那么近乎固执,那么充满信念和希望,甚至与世隔绝。当你在若干年后的一个悠闲的下午,回忆起你的执着和忍耐力,你的坚持和付出,你的汗水和泪水,会是怎样的感动和幸福,会是怎样的解脱和尊重——尊重自己。是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谢我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以及所有关心我、帮助我的人,但我最感谢的还是我自己。
记住:最重要的只有你自己。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是我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和尝试所获得的。而且我也相信这将是一件让我终身受益的事情。
在这里,请允许我重复一遍我最相信的话,送给你: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作者简介:何2003年阳谷一中毕业生,考试成绩641,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