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磊说“早恋这个词就是混蛋。打断孩子的腿也不能阻止他谈恋爱!”上热搜了。
这句话我不敢苟同!
黄磊在采访中表示,不反对早恋。《爱的种子》的年龄有感情,是美好的时期。如果你爱,你就会爱。没有迟早。家长应该给予尊重和引导,而不是阻止和干涉。更重要的是学会保护自己,尤其是在性方面要有健康的引导。
1
早恋,一个神奇的词,最初是中国人创造的。国外从来没有过“早恋”这种事,也没有人用这么荒谬的概念去压制孩子。
爱情是正常的,新鲜的,美好的小东西。在中国的家长眼里,简直就是洪水猛兽,变成了错误的,淫秽的,坏的,坏孩子的专属。
更可怕的是,这种思想已经成功占领了教育阵地——学校。
老师们不是小心翼翼地引导和保护孩子的情绪,而是想尽办法,像私家侦探一样,窥探最近哪些孩子好像早恋了,哪些应该请家长,哪些影响不好,拆散一对就是一对。
他们似乎忘记了曾经的青葱岁月。
所以,早恋在中国从来都不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它和“偷”、“躺”一样,成为了大多数人(包括我们自己)逃避、恐惧、鄙视的对象。
?2
我们这一代人,或多或少都受过早恋的伤害。这种“伤害”往往不是来自“爱”,而是来自父母、学校和社会。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妈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我和班里一个男生关系不一般。我太紧张了,觉得自己很叛逆。我跪了一晚上搓搓板,再也不允许我和那个男生说话。
由此开始了我长达十几年的单恋。直到有一天,感情遇到挫折,我才突然发现,这么多年所谓的暗恋,不过是我对抗母亲的一种方式。错过的是最美好的青春和情感。
我认识一个初中就爱上一个女生的学弟,不小心暴露了。所有人都知道她的父母,老师和学校,但女孩没有办法,只能转学。弟弟到了适婚年龄,被逼结婚,却久久没有感觉。用他的话说:我的爱在开始燃烧之前就已经熄灭了。最近听说他弯了…估计他爸妈知道的那一刻都崩溃了。
三
大多数人干涉早恋的原因,一是影响学习,毁了美好的未来;太早谈恋爱,会受伤。
学习好不好,取决于个人对学习本身有没有兴趣,能不能再接再厉。
网游,漫画,直播,海岛电影...对于意志不坚定的人来说,任何一种诱惑都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为什么要把厕所放在“早恋”上?
其实正是因为我们把早恋当成了一种灾难的奇怪氛围,青春期的孩子从一开始就在各种压力下扭曲成长。一边学习,一边地下谈恋爱,还要和各种BOSS打交道,看不到一件事,学不好才怪。真的很佩服那些边刷分边谈恋爱的学霸们。
四
还有人说,年轻人谈恋爱太早容易出问题。
但是他们忘记了,爱情不是天生的,也是需要不断练习的。
因为爱情不同于血缘关系,不是那么无条件的。
少年的感情比步入社会后的算计更纯粹,更珍贵。
我记得我在高中时给我最好的朋友送信。
喜欢他的男生是校霸。
在一个崇拜的竞赛班,各种高强度的比赛。
高考前,他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折了334只纸鹤(表问我为什么是334,估计哥们太激动了,没再折一只)。
放在透明的玻璃瓶里,送给我最好的朋友。
青春期的爱情大多是内心的悸动和含苞待放的羞涩。
传个纸条,拉个小手,能兴奋半个月。
这就是爱情开始的样子。
而不是像成年人一样直接去闲聊。
五
多少人,上了大学,父母满脑子的表情都是:好好学习,不要谈恋爱!
一毕业就恨不得孩子马上结婚生子!
没谈过恋爱,生个毛线!
恋爱中的成年人很多,
因为缺乏经验和能力不足,
就像幼儿园的过家家,两个人都不舒服。
更可悲的是,很多人在“早恋”的阴影下,直到结婚都没有过真爱。
我的一个男闺蜜曾经跟我说,她后悔没有在校园里谈一场恋爱。
感觉这是人生永远无法弥补的缺陷。
六
为什么我们这么害怕早恋?
因为,
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尊重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和个体。
反对早恋
是父母对孩子不信任和控制欲的体现。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听我的。
这孩子不受我的控制...
所以只要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家长的第一反应是——愤怒。
七
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早恋?
育儿专家李子勋对早恋的心理剖析非常到位。
他说:生活在良好的家庭感情中,即使孩子喜欢别人,也不会走极端,过早与他人形成依恋。
过早卷入早恋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家庭情感不和谐。
比如这个男生和他妈妈关系不好。他渴望女性的温暖,容易喜欢上一个姐姐般的,主动的女孩。这是一种补偿。有补偿要求的孩子有很强的情感欲望,想要的越多越好,会不断推动他们的恋爱关系向前发展。
如果一个女生没有稳定的感情,父母不喜欢她,或者父母婚姻矛盾,得不到稳定的安全感,或者家庭分裂,父母离异,女生渴望父爱的东西,就会喜欢更成熟,稳重,有决心的男生。
母亲太厉害了,总是控制女儿。她在早恋的时候,会喜欢叛逆、大胆、异类的男生,通过男朋友间接表达不敢叛逆的感情。
所以,如果孩子陷入了无法解脱的“早恋”时期,请先抽自己一巴掌,检查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孩子。
?八
对早恋的态度
我最欣赏的是公公韩寒的回答:
有记者问他最想对女儿说什么?
他说,系好安全带,戴安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