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两个成语:驴唇不对马嘴和牛头不对马嘴。
驴唇不对马嘴,俗语,亦作"驴头不对马嘴"。意思是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不相合。出自《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一段话,说了个乱糟糟,驴唇不对马嘴。
驴唇不对马嘴:作宾语、定语、分句、状语;指前后矛盾;含贬义 。
造句:
1、像这种靠公路绿化来“治堵”的做法,何异于“头痛医脚”?因此,该有关人士驴唇不对马嘴的说法,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本质上是在强奸民意。
2、去南京,跟解决钱粮问题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啊。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也比喻做事太不合逻辑。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一卷:皂隶兜脸打一啐,骂道: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不对马嘴: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造句:
1、他今天说话牛头不对马嘴,心里一定有鬼!
2、看到她听课时漫不经心的样子,老师就让她回答问题,结果答得牛头不对马嘴。
3、他说了一通谎话,简直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4、老师提出的问题他由于精神分散而没听清楚,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