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很久一以本人就为伊藤老师的作品所着迷——可以说是恨,且爱着。恨是因为每次看后都交杂着震惊、恐惧、恶心、浑身难受、晚上不敢独自去厕所等不良反应,爱是因为尽管有如上反映却还是深深地着迷于他作品所散发出的诡异气氛的魅力。
提到故事本身的内涵,和以往不同,由于没有引入鬼怪类和异常事件类因素,所以完全是在人性层面上来展开的恐怖故事,而谜底也是在最后公开的。这类故事在伊藤以往的作品中并不多,或者说是极少数存在的。所以习惯了以往被未知事物所惊吓的我,在这一次看完《众人》后并没有感到有多少震撼。倒不是说伊藤老师的这次尝试是失败,应该说早就见识到人性黑暗的我们(相关影视作品过多)早就见怪不怪了吧。
其实《众人》这个故事的框架还是很大的,和《鱼》一样,在结尾处能够看出这个”孤独化“的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主人公所在的市只是一个缩影,所以就此而言《众人》更像是一个长篇漫画的开始。但是可能是因”人性“这个基本点不足以作为支撑一个长篇故事的主线,所以作者才选择了戛然而止。同一本书的另一个相对较长的故事《地狱星》,也采用了和以往不同的题材——科幻类,也因此让我感受了一把伊藤式的另类科幻。虽然说这些新的尝试未必能胜过以往的传统题材,但是多元化的创作方向总是能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清新感觉。 刚看完这个作品会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那么现在就来分析一下故事所暗含的内容吧。这个故事的主线就是这一系列的杀人事件,以及促成这些事件的原因。从故事的交代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些都是由一个叫做”众人都是孤独之会“操纵的;同时故事还交代,由于受害者人数众多,作案时间短且没有明显的反抗痕迹;而最后,主人公亲眼看到好友夏子将自己的家人杀害后缝合,就此就可以分析出所有的恐怖事件都是被害者们自己创造的。而”众人都是孤独之会“的工作就是制造恐慌,或者是对受害者进行催眠或暗示,导致他们自己将自己或者互相杀死。
在故事的最后也可以看到,在成功制造了聚集恐慌后,人和人相互之间逐渐远离,使得每个人真正变成了孤独的人;而长期处于孤独和恐惧中的人就会因为诱发心理阴暗面而变为真正的杀人犯,就像是夏子那样。但是值得欣慰的一点是,在正常生活中不愿与人接触的道夫,却因为这个事件而慢慢走出了内心的封闭。在最后所有人都不愿意再互相接触时,他终于突破了内心的防线,决定向一直暗恋着的夏子表白。
虽然夏子已经黑化,同时世界也面临崩溃,但是伊藤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结尾。也许这一切只是为了能让男主战胜自己心理上的障碍,但是结尾我们谁都没有看到,所以希望男主至少可以像是阿忠那样在这个疯狂的世界中保持住自己吧。同时这个故事也是告诉我们,其实我们都不孤独,并不是非要过宅男宅女的生活。走出家门,去向心爱的那个人表白吧——否则到了世界末日,一切可能都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