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写读后感。我记得以前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我写读后感。我写在一篇长文的原句里,然后概括了文章的中心。这次丰子恺的《柳树》是我们寒假作业里的一篇文章。看完之后很想说点什么,于是就诞生了这篇文章。
看完这篇文章,心里只有两个字:愤怒。看看你。如果你想赞美柳树,那就好好赞美它。为什么要贬低其他植物的形象?怎么说:“经常看到枝繁叶茂,好像忘记了下面的根,好恶心!””“连下面的根都被砸了,上面的花和叶还在茁壮成长。在那里做最后一分钟的付伟,真是可恨又可怜!“看完这些话我怎么能不生气呢?
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不一样,所以在这里,我想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植物没有任何意义,人们只是让植物代表了自己强加给它们的意义。例如,据说牡丹是财富之花。我问你,牡丹是怎么发财的?是因为华丽吗?都说牡丹吃多了没用,看多了也没用。人们往往习惯于对事物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无非是对自己有用还是没用。为什么,为什么一个东西存在就一定对你有用,你是谁?
是的,柳树可以提供木材给人类使用。可怜的柳树,我相信提供木材不是它们生存的意义。植物也有生命和感情。既然他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也想在这里多住几天。谁愿意风华正茂的时候为了住房被砍?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特殊的形态特征。花草树木因为喜欢阳光而茁壮成长。没有阳光,植物无法生长,即使是喜阴的植物也无法在黑暗的房间里健康生长。他们努力向上发展,是为了赢得更多的阳光。而一株植物是一个整体,怎么能分开讨论呢?
至于文章结尾,春天应该是“柳条春”,其他植物的贪婪不符合春天的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杨柳春天没事,其他植物应该不会发芽开花。反正只有杨柳才能象征春天的意义。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一定无聊死了。放眼望去,除了柳叶,除了绿色和棕色,没有其他颜色。什么,蜜蜂?你在开玩笑吗?没有五彩缤纷的花朵,哪里会有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的身影,更不用说蜜。
春天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当春风吹动大地,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混合着花香的泥土迎面扑来,植物拼命地生长,泥土里的根更深更发达。蜜蜂匆忙开始新的工作,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这是真正的春天,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