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很简单:生活在镰仓时代的三姐妹星、佳乃和千加,在年轻时被出轨的父亲抛弃,自私的母亲第二年改嫁。三姐妹只能由祖母抚养,祖母不久后去世,留给她们一栋老房子。于是三姐妹一起住在这座老房子里,大姐星早早地担起了大姐做母亲的责任,全力以赴地照顾家庭和两个妹妹。
有一天,三姐妹突然收到消息,15一直联系不上的父亲去世了。在葬礼上,他们第一次见到了介入他们父母婚姻的女人和她父亲所生的妹妹浅野长晟·贝尔。此时,小玲的亲生母亲去世,父亲改嫁的第三个女人就是小玲的继母。感觉到小玲在继母家的生活并不幸福,姐姐星毅然决定抛开过去,带小玲回镰仓和她一起生活。
接下来的时间里,滨海路的樱花开了又谢,院子里的李子绿了又黄,亲戚邻居来来往往,四个同父异母的姐妹开始了意外的回归。承担家庭责任的姐姐和善良可爱的妹妹互相照顾,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互相关心,在不断的得与失中治愈彼此的伤口,变得乐观感恩。彼此相爱,越来越深情,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三姐妹一起酿造青梅酒,在夏夜点燃美丽的烟花,去海边散步,看月亮,炒天妇罗做咖喱饭,一起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四季静静流淌的点点滴滴亲情。
电影里没有惊心动魄,跌宕起伏,没有让人激动和开心的桥段,都是微小的点点滴滴。他们的日常生活温暖清新,如涓涓细流抚慰人心,平淡温暖却令人向往。
整部电影弥漫着淡淡的温情和感动。智宇和导演的大师气质都表现在锅碗瓢盆的琐碎生活中,他用极其细腻的画面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羁绊。梅子酒,沙丁鱼吐司,樱花隧道,镰仓的海,烟火,几乎所有的生活片段。
电影讲的都是日常琐事,有很多吃饭的场景,就像我们琐碎的生活一样。在接受采访时,智还表示自己非常喜欢拍摄“吃饭”的镜头。在这部片子里,“吃”是“爱”的记忆:奶奶的口味是“鱼糕咖喱”和“沙丁鱼面包”,和爸爸过去的记忆有关。
影片中的很多老东西老物件,我觉得都是导演别有用心的安排,比如很有味道的老房子,很有时间感的电风扇,装着梅子酒的大大小小的玻璃瓶。
正如智宇赫所说:“我决定在拍摄中不考虑‘日本’或‘社会’等宽泛的概念。对于电影中的人物,我只关注那些他们可以用来投射感情的东西,比如睡衣、瓷砖、牙刷、蝴蝶。我想要的是每一个镜头都能花上几个小时仔细拍摄。”在他看来,“细节的积累就是生活,这就是戏剧性。我只靠细节来构造每一个场景。”
支的电影大多都有一种安静缓慢的基调,很文艺,很有美感。他轻言细语地说家务事,“日子一天一天过,生活一天一天过”,智的电影《继续走》也是如此。
大家都说这部电影很治愈,因为处处都有单纯的温暖。很多观众表达了想住在电影里的老房子里,想当姐姐等等。
为什么我看完之后还是觉得很难过?因为电影让你感觉好得不真实。
三姐妹对第三者插足家庭所生的同父异母妹妹和她们的父亲并无怨恨,而是发自内心的怜惜、疼爱和疼爱。姨妈对大姐说,养孩子不像养动物。还好我回答的很坚定,我拉两个姐姐的时候不也过来了吗?风轻云淡。
这部电影里有太多美好的东西。早春的樱花,雨天的绣球花,夏天蝉鸣的紫薇。四季循环的院中梅树,冬天动人的梅花,爬树摘下的梅子,每个妹子都有不同味道的梅酒。一起贴壁纸时的打闹,互相挤兑的玩笑,海边追浪的恣意,一起放烟花时的灿烂,交流时姐妹眼神的温暖...就连电影的三个葬礼都是那么美好动人。
电影可能更像是一场美丽的梦,无论生者还是死者,每个人都是那么完美,充满了温馨舒适的画面,但也正是因为太美太温馨,才让人不忍。生活怎么会如此平静而动人?哪里有那么多美?
俗话说:世间好事不牢,彩云易散,玻璃易碎。
世界也是一场梦,繁华和美好都比不过空虚,浮躁和无尽的烦恼。如朝露,闪电瞬间。
信不信由你,每个人的尴尬都隐藏在影片中美好的生活之下:大姐是父母婚姻失败的牺牲品,但长大后也破坏了别人的婚姻,成了别人眼中的小三;二姐加奈一直想追求真爱,屡屡被男人抛弃;三姐看起来大大咧咧,其实暗恋多年的朋友却从来不说;思思小玲因为妈妈是小三,一直对姐姐们有愧疚感,只好笑着掩饰。
生命可能像春天的花朵一样脆弱,微风一吹就会枯萎。
比如影片中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被说了好几遍:活着的一切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但莫泊桑说,“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坏。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是超乎想象的。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一句脆弱的话而泪流满面,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咬咬牙,走了很长的路。”
反正生活还要继续。
虽然有那么多不真实的美好,但终究是美好的。所以还是值得一看,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