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问题本身就有问题!简单的语法歧义:人为什么活着,人为什么活着。也可以说一个是意义,一个是目的。
所谓的意思应该是客观自然的。我说的是人,不是某一个人,所以所谓的奉献论说不通。对于浩瀚永恒的宇宙来说,人类甚至不是垃圾。人类只是为自己而活。当我们说保护环境只是保护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化论的突破,人类越来越清楚自己的位置——大自然的产物。你没有决定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甚至在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没有。人类是渺小的,充其量只是宇宙新陈代谢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芝麻和米粒的意思有区别吗?这不是悲观主义,事实就是如此。但另一方面,世界其他地方也同样平凡,人依然是万物之灵。你一定不喜欢听到自己“猪狗不如”,这足以让人骄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至少在地球上,人类是万物的霸主。
单个人,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更没有意义了。我们自然存在,虽然毫无意义,但是生存是我们的权利,至少没有人有权利剥夺我们这个权利。如果有意义,应该是指相对意义,是创造意义而不是寻找意义。在小范围内,我们回报父母,养育子女,愉悦他人;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可能帮助了一些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而载入史册。这也是社会的主流意识。但我想强调,人没有任何义务。能活下来就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做。我们之所以希望做得更好,无非是为了活得越来越好。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生命是人的存在,一切为了生存(达尔文语),更好的生存。人类最根本的本性不是善恶,而是追求快乐,回避痛苦。这就是自然选择,似乎没有任何生物会例外。
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你不会惊讶人活着是认真的,但是回答不了“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因为一切都是自然的,谁活着不是在向幸福靠拢?我记得《神探亨特》(美国老片)的口头禅是“上帝安排的”,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美式幽默回答。当然,人类的上帝是自然。
这里我要强调一个字,就是“正义”。所谓正义就是正义,符合自然规律。无私奉献和自私自利都不是自然的人生观。为什么?因为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人的感情和感受是真实的。谁愿意什么都不付出,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相反,作为一个有群体意识的人类,我们欣赏真善美,损人利己的行为终将被抵制。所以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调是现实的,也是明智的。根据幸福最大化原则,你能把幸福带给更多的人,你会更幸福,但前提是你先有这个能力。谁快乐,是多人的音乐还是一个人的音乐?也许一个人越成熟越客观,他的判断就越接近正义。
生活大体如此,人的人生观可能千差万别,这与人自身的经历和性格有关。剩下的事情就是怎么做了。我们的祖先几乎把所有的智慧都用在了做人的研究上,这里我就不多费口舌了。
但我也想警告年轻人:
第一,现实一点,不要任性,不要在真空中思考想象中的问题。你现在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就业和生存。学好技能才是硬道理,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
第二,自制力。孩子吃不到糖会哭,得不到爱你会心疼。有什么区别?伟大在哪里?如果你和你的爱人一样对自己的行为吹毛求疵,那么你的爱人比现在好多了。
第三,对于一些自卑的人,我劝你勇敢一点。我之前说过,人人生而平等。你不应该担心别人的脸色(无论好坏)而委屈了自己,无论你多么想把事情处理好。给自己太大压力不是好事,解决不了问题。你要冷静沉着,一步一步来,但不能自暴自弃。
第四,懒惰是与生俱来的习惯,但绝不是好习惯。改变习惯从行动开始。
第五,打死也不要退。你应该知道你做这件事很容易。这不仅适用于大目标,还有更实际的意义,可以帮助你走出眼前的困境,走得更远。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河水没有老牛说的那么浅,也没有松鼠说的那么深。
第六,不要问别人幸福是什么。你知道自己的快乐和痛苦。
第七,从做眼前的事情开始。不要以为思维压倒一切。知道的多固然好,但人的精力有限,行动其实更重要。不需要理解的东西,不需要理解,这也是一个道理。
第八,要知道知足者常乐。你我都是凡人,很多事情肯定不会尽如人意。我们要懂得不懈的追求,懂得珍惜。
人为什么活着?那个人为什么会死?既然死不了也不想死,那就好好活着吧!
人为什么活着?人是活着的。为什么?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有目的吗?
外国的加缪、弗兰克、陀思妥耶夫斯基,中国的周、李银河,历代有谁正面回应过这个“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是第一个?
活着就是为了活着?去寻找爱和幸福?是为了全面发展和提升自己吗?就是往上爬,追求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