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目标: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准则;理解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的特殊保护。
能力目标:提高对法律现象的判断和分析能力,理解法律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初步了解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培养学生热爱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和意识,树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强调: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难点:法律的三个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活动和启发式教学。
◎班级安排
2课时。
第一堂课生活与法律
第二类,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过程
第一堂课生活与法律
课前安排:阳光少年P50,请做小法监。观察周围的人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他们可能的违法行为,然后查阅相关法律规定。
(一)问题导入
师:生活中我们都在接触法律(比如说)。你知道法律是什么吗?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做一个测试。我们翻到书P52,做“你对法律和未成年人保护了解多少?”
(板书)1。生活与法律
(二)自测:你了解多少法律知识?
(让学生独立判断,思考自己判断的理由。3分钟后,让学生先举手回答,然后老师进行总结,并补充相关法律条文。)
1.国家制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
理由:有两部专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补充:其他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收养法、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参见P55“小信息”)
2、老师和家长出于关心,随意拆未成年人的信件(×)。
理由:未经未成年人许可和同意,擅自使用未成年人物品的行为属于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父母私自看孩子的信件和日记是不对的。虽然男女生都是未成年人,但未成年人也有通信自由和保守秘密的基本权利,这是受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
(投影: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无法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但因追查犯罪分子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按照规定程序查验的除外。”)
补充:但在特定情况下,私自开拆未成年人信件是合法的。在特定情况下,涉及未成年人违法时,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不经其许可和同意,开拆、阅看未成年人信件。
因为一个同学丢了钱包,老师找了全班(×)
理由: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人身自由权(搜身)。
补充:老师可以要求全班配合调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物品,但是老师徒手搜查是违法的。
问题4-7基本意思相同,只是表述略有不同。
未成年人太小,和法律没多大关系。他们不用处理,也不受法律约束,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理由:未成年人是指不满一周岁的人?(见P54《小词典》)。未成年人虽然年龄小,但与法律关系密切。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包括未成年的中学生;法律除了惩罚犯罪,还可以用来保护自己不受侵害;未成年人违法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看投影。
(投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第二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罪、Q # # J罪、抢劫、贩卖毒品罪、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其未满18周岁,量刑时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8、父母离异,10岁的丽丽被法院判给母亲,父亲与丽丽脱离了父女关系(×)。
理由:父母虽离婚,但不影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父亲仍有抚养丽丽的义务(生活费、教育费等。)且父亲有探望丽丽的权利,故父亲与丽丽并未脱离父女关系。
9.未成年中学生购买假冒伪劣商品也可以索赔(√)。
理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所有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商品都有要求赔偿的权利,未成年中学生也是消费者的一部分,当然也有要求赔偿的权利。
10,有人去学校闹事,扰乱教学秩序,学校不能把他关起来,也不能对他罚款。(√)
理由:学校是教育机构,无权拘留或罚款。如果有人扰乱教育秩序,学校应报告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处理,不能拘留或罚款。
11.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理由:未成年人有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都有规定。
12.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专门设立了少年法庭(√)。
理由:P57这本书里有少年法庭的例子。
老师:通过分析这12题,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生命与法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回答)——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板书)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C)情景讨论:捕捉你身边的法律阴影。
老师:我们再看一遍书中的P50-51《探究花园》,看看这四位同学观察到的生命现象是否与规律有关。
(提示:由老师提问,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表分析意见。)
首先看罗琳同学:公安机关破获了一个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团伙,主犯被判刑。
分析:跟法律有关系。未成年人虽然年龄小,但也受到法律的限制。如果未成年人犯罪(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华颂人也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让我们看看霍伟的发现:有一天,我发现学校附近一家经常卖非法出版物的商店关门了。
分析:跟法律有关系。在这里,国家依法查处非法出版物,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精神和心灵健康。
接下来是张宁的发现:思思的父亲想让她去上班,后来居委会的阿姨来劝父亲。今天,思思又可以和我们一起快乐地去上学了。
分析:跟法律有关系。居委会阿姨这样做是为了维护思思的受教育权。
最后是路遥的发现:由于学校体育设施陈旧失修,赵磊在体育课上从松动的单杠上摔下,受轻伤,学校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赔偿。
分析:跟法律有关系。学校应保护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如果学生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伤害,学校应该对学生的伤害负责。
老师总结:从这四位同学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法律与我们未成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无论是在社会、家庭还是学校,我们都能捕捉到法律的影子。
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律。
能不能捕捉到更多的法律影子?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与你分享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
老师: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法律在保护我们。那法律是什么,为什么和我们关系那么密切,为什么能保护我们?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3-54,通过理解规律的特点,总结规律的含义。)
(D)法律导航:法律的特征和意义。
(在黑板上写字)2。法律的特征和含义
(1)的三个特征:
法律的第一个特征:(板书)①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关键词:国家制定或批准的。
老师:一般的行为规范或纪律要求只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或批准即可。比如我们学校的学生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只需要学校的政教处等相关部门制定就可以了,不需要惊动国家。在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一点知识点。书中告诉大家,国家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通过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法律。
请问:我国的立法机构是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法律的第二个特征:法律是由国家的强制力量(即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执行的。).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公民违法后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板书):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执行的——包括宪兵法庭监狱(最重要的特征)。
法律的第三个特征:它对所有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投影案例:
2000年2月,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受贿罪被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追缴违法所得。
2000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中央纪委移送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程立案侦查,并决定逮捕。
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你触犯了法律,无论你的职位、年龄、财富,你都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法律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有普遍约束力。
师:我们从上述规律的三个特征来定义规律。阅读P54,写出该法律的含义。
(板书)(2)法律的含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准则。
老师:让我们在“特殊”这个词下面画一个圆点。如果去掉“特殊”二字,就看不到法律的特点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准则,而“特殊”的方式就在于我们刚刚谈到的与其他行为准则相比的三个特点。
(5)知识评估:
现在,请翻到第56页。我们来看两张图,看看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以下知识点)
1,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法律文件。
体现法律的第一个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强大的警察
它反映了法律的第二个特点: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6)教师总结
(七)布置作业《一课一练》P65-68选择题,P70-71《考验你的法律意识》
第二类,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一)案例介绍
老师:读一读阳光男孩P46-47他是如何成为一个流浪男孩的。
(给学生3分钟时间阅读)
(在黑板上写字)2。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师:从这个例子我们知道,敬聪还是未成年人,但他却处处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家庭、学校、社会),导致他从一个好学生变成了一个流浪少年。为了预防和弥补未成年人在各方面受到的伤害,国家对我国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我们来看看书中对P54的分析。
(二)启发式探究学习
老师:国家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原因是什么?(某* * *有三个小点,让学生自己总结。)
(板书)国家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原因:
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完全,各方面都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弱,有的甚至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所以社会上一些犯罪分子直接把目标指向未成年人,比如拐卖儿童、虐待未成年人、体罚未成年学生等。这些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表明,这些特殊群体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板书)①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到侵害。
从景聪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知道,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可能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这就需要法律来规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而保护未成年人。
(板书)②各方面存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况。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加入了犯罪的行列。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还需要法律手段。
(板书)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老师:基于刚才的分析,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国家是通过什么方式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法律)
(板书)三。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
老师:我国有两部法律专门保护未成年人。是哪两条定律?
(板书)两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老师: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两部法律的名称,还要知道它们是什么时候通过的,什么时候生效的,以及它们的作用。让我们把相关信息记在书上。注:《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让我们把“第一部分”圈出来。当我们问哪部法律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时,我们必须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答案。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中国正在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
(3)阅读和感受
读P57《法律不同情眼泪》
导语:未成年人因不懂法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现象屡见不鲜。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容易受外界影响。如果引导得当,他们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如果他们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或者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诱惑,他们就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从反面说明了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4)课堂练习
做“阳光少年”的习题P49“紧紧握住法律的手”,分组完成(给五分钟),老师适当点评。
(5)课后作业
完成《阳光少年》P46-47《他是怎么变成流浪少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