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因为古代有族谱和祠堂,族谱里只有儿子才会一代一代的记录在族谱中,而女儿是记录在别人家的族谱里。祠堂也是同样的理,自古以来,都是儿子祭祀百年后的父母,而女儿是祭祀别人百年后的父母和祖先。
儿子是根,会一直在传承,而女儿却是叶子,会随风而飘落到哪个地方,在其它地方敷衍出属于她的后代。
听到这个宝妈的话后,我还特意留意了在老家神龛上,都是儿子家的神龛上供奉着他们百年后的长辈,而女儿家的神龛上都是供奉着男方百年后的长辈。
近期也看了一段关于武则天当时要立太子的事情。当时武则天想立武三思为太子,她找来狄仁杰商量关于立太子的事情,武则天本意要立武家的人,但她还是找来了心腹大臣狄仁杰。狄仁杰见到武则天后,并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问她是儿子亲,还是侄子亲?而武则天对狄仁杰说:天子从来都没有让异姓接班的道理。
狄仁杰十分平淡而自然的指着皇家的宗庙对武则天说道:自古以来,都是儿子祭祀百年后的父母,却从没有听过有侄子会将姑姑的牌位放到祖庙里进行祭拜。狄仁杰再道:太子若是你的儿子,是你的血脉,身上流的是你的血,而你侄子身上流的血是别人的,相比还是儿子更亲一此。
如果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在百年之后可以有自己的宗庙,子孙后代也都会来祭拜;如果是立侄子武三思为太子,是不会配享庙宇的。
大家都知道最后武则天还是立了自己的儿子。因为最后她也明白传承,明白庙宇的意义。我也明白曾经老人说的一句话的意思,女儿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女儿嫁出去就成了别人的人,给别人生女儿育女。
也许正因为传承才会有这么重男轻女的想法。现在对这个传承越来越淡化,像家谱像祠堂现在都很少看到有,所以现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在淡化。
对于传承,其实女儿也是可以的,只是女儿没有那么顺理成章,需要跟女儿的婆家沟通,生两个孩子,一个随母姓,入户女方娘家,一个随父姓,入户婆家,可以代代相传,也可以做到传承,自己百年后也可以配享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