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经典笑话大全 - 中国动画将何去何从?

中国动画将何去何从?

付在国际动画界很有名,因为他每年都举办中国动漫产业论坛。他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观点:“目前不应过分强调的口号是所谓‘寓教于乐’。实践证明,在习惯了“把道德扛在肩上,文章难写”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过分强调“寓教于乐”的结果是,中国的孩子不爱看,外国的孩子看不懂。这是中国动画的一大悲剧。以上问题如果不能迅速解决,结果就是别人的文化产品占领我们的文化市场,占领我们的屏幕,占领我们孩子(从孩子到年轻人)的心。〃

「别人的文化产品」是什么意思?傅没说清楚,但业内人士都知道是日本动漫。近十年来,虽然政府一再限制进口日本漫画,但日本漫画、漫画的批量光盘却遍地开花。

从三字经开始的中国传统启蒙文化,一直是一种“前甲骨文文化”,一种满堂教育,甚至从一个孩子激进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弱智文化。国产动画片是忠实继承和发展这种启蒙文化的新载体。有国产小说、电视剧等贴近儿童心理的作品,如《红衣少女》、《男孩加里》、《思考的时间》等。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从国产漫画中是看不到的,其作者还沉迷于50年代小制作的社会生活图景。漫画的手法和作用有三个误区,即“寓教于乐”(启蒙)、动物化(动物作为主角,是启蒙的副产品)、民族化(拒绝时尚的代名词)。中学生痛斥国产漫画是“弱智漫画”,是“无知者文化”的产物。很多文化人鄙视的日本漫画,恰恰改变了东方启蒙文化居高临下的姿态,是一种青春启蒙电影。友谊、爱情、灵感等。日本动漫所突出的属于“同余文化”的范畴,是年轻人之间的相互鼓励和温暖。几年前,中国第一部青春动画片《我为歌唱而疯狂》仅仅52集就因资金匮乏夭折,但却在中国动画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借助这部昙花一现的电视动画片,一些剧作家在图书市场上大赚了一笔,甚至出现了《我为绘画而疯狂》这样的书。

如果你随机问街上的行人:日本动漫产品的受众平均年龄是多少?恐怕国内很多人都猜不到——原来是32岁!那么,中国动漫迷的基本年龄是多少岁?从看《圣斗士星矢之圣斗士》的那一代孩子来看,今天他们大概22岁左右,已经上大学了!但是中国动漫企业制作的大部分作品的受众定位还是像《淘气蓝猫3000问》——14岁以下!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这样一个尴尬的年龄错位:14以下产品的生产者如何让22岁左右的消费者满意?

今天,我们可以断言,狼、大白兔、猫狗等动画主宰中国动漫消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新动画的脚步就像“直到战鼓,从渔阳轰出,震撼了整个地球”和“五彩斑斓的羽毛”震撼了猫狗动画。

日本动画:魔鬼还是先锋?

中国人接受美国迪士尼动画片并不难。一位著名的天才科学家称赞迪士尼卡通片值得每一代孩子至少看一次。然而,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兴起的日本卡通热并不受成人社会的欢迎。拥有进口和审查漫画权力的文化官员对日本电影保持高度警惕,新闻媒体干脆指责日本漫画是“垃圾”。

与此同时,在很多网站的动漫论坛里,大量的青少年正在愉快地交流着看日本动漫的心得。

与日本动画相伴十年的网友“Sarge”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他那一代人和动画的奥秘:

小时候第一次接触铁臂阿童木,是在日本风靡全球。十万马力的神奇机器男孩,有着人类的善良和正直;最邪恶的是从来不把机器人当人看的人。

我上中学的时候,父母从来不买零食,都省下来买漫画,然后和朋友交换。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橘子路》和《太空堡垒》两部动画,还有漫画《龙珠》。

进入高中,接触的漫画突然变得复杂起来。反正只要去书摊,几乎什么漫画都能找到(散装CD)。

到了大学,无意中看到了一部动画电影叫《壳子里的幽灵》(也叫《征服机动队》)。第一次看到用电影的方式拍摄的动画。画面的剪辑,背景插曲,配乐简直傻眼了,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燃烧。找到了《太空堡垒MICROS-PLUS》和《橙路剧场版》,感觉很疯狂。

离开学校后,我看了几部难忘的动画电影《流氓剑-十字伤的回忆》,那让人喘不过气来的血腥打斗,那冰冷却悲伤的眼神,那永远流淌着敌人鲜血的利剑。然后就是宫崎骏大师的动画电影《幽灵公主》和《梦街少女》,宫崎骏成了我最崇拜的人。如果可以,我愿意成为宫崎骏作品中高高飞翔的雄鹰,亲眼看看悬浮在半空中的天空之城,亲自探访大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