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在《管嘴编》和《宋诗选注》中多次谈到他的隐喻理论。他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也是一种主要的文学语言表达方式。通过作者独特的眼光,可以找出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事物。它带来的不仅仅是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一种自然而幼稚的表达方式,一种个性化、多维度的思维方式。钱钟书提倡使用隐喻,他甚至认为使用隐喻是天才的表现。美国心理学家阿雷蒂也认为:“诗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他们每发现一个相似之处,就发现一个新的概念,这意味着人们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引自《何处去》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与钱钟书的观点不谋而合。这说明《围城》中多达325个隐喻不是被滥用,而是作者安排的。每一个比喻都有其精妙之处,对描述事件、刻画人物、表达主题、形成作品的艺术风格都有积极的作用。这些比喻句就像闪闪发光的珍珠在作品中闪耀。
钱钟书在《围城》中比喻人、事、物、情,都是不言而喻的,但都不好。在艺术表现上,它们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下面分四点来分析《围城》中隐喻的艺术效果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首先,在恰当中发现新奇
“比喻首先要贴切”(引自老舍的比喻)。所谓贴切,第一层意思是指本体与喻体和意象的联系要贴切自然,不能生硬。不做作。隐喻的关键是找到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使两者紧密相连,含蓄隽永,回味无穷。钱钟书从自己渊博的学识、深厚的人生功底、丰富的联想、独到的眼光出发,把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捆绑在一起,恰如其分、精辟地加以比较。例如:
1,船上的法国人像狗一样看到了自己的家,激动不已,动作和声音都大了很多。(见《围城》第16页)
2, .....鸿渐忽然转头,像狗一样抖抖身子,像抖掉身边的雨水,走了。(第114页)
3,你就像外国人说的狗,狂吠咬人不伤人。(第238页)
4.周家一天也呆不下去了,只好回他们父母那里挤在天上,就像一条挨打的狗夹着尾巴跑回家。(第122页)
这些隐喻都以狗为隐喻,本体分别是法语、方鸿渐、赵、方鸿渐。作者通过同一隐喻与不同本体之间的不同联系恰当地展示了本体特征。第一个用一只久违后突然看到自己家的狗的狂吠和跳跃,来形容船上的法国人看到自己的海外殖民地西贡时的野性、傲慢和丑陋。第二个用湿狗比喻方鸿渐被唐小姐拒绝抛弃后的沮丧和愤懑。第三个把赵比作张着嘴不咬人的狗,说得好做不到的假政客。第四个用夹着尾巴的狗来形容方鸿渐被周家赶出家门后的惨状。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这种自然关系使隐喻变得恰当。
第二个应有之义是,隐喻可以适应特定的人物和环境,使隐喻和作品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其在作品中的作用,不会孤立隐喻,造成为隐喻而隐喻的错误。《围城》中有很多结合具体人物和环境的比喻句。例如:
1时,董谢川说:“好,好,虽是‘马前泼水’,其实是‘二次绕’。沈明哥哥未来的婚姻将充满欢乐和悲伤。”(第99页)
2.辛楣嘴里的烟斗翘得像旧军舰上的大炮。他搓着自己的大手掌,拍得酥脆,握着拳头...(第185页)
例1指的是董谢川《马前泼水》中楚中央鼻镜掉进奶杯溅奶的事件,到《二次绕》中楚的婚姻。因为谢川是一个老派诗人,他对这两个成语的运用非常契合他的身份,刻画了他迂腐的形象,比喻非常恰当。例二比喻辛楣嘴里的烟斗,一群赵辛楣跟寡妇家的仆人吵架。因为吵架,所以火药味十足。像打仗一样,把烟斗比作高举的枪,更适合当时的气氛,让读者感受到吵架时的火药味。
同时,《围城》中的隐喻也试图产生新颖的艺术效果。钱钟书的比喻不照搬前人的意思,不搞陈词滥调,在比喻上力求新颖独到。他的比喻涉及古今中外、政治艺术、民俗风情、动植物、语录等等,非常丰富,其比喻的独创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来举例分析一下:
1,有人叫她“熟肉店”,因为只有熟食店才会公开展示那些很多温热的肉;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第5页)
2.这个吻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就像清朝官场上给福建上茶时,把抹茶碗放在嘴唇上一样。或者是前西院证婚人宣誓时用《圣经》碰嘴唇,顶多像那些信女亲吻西藏活佛或者教皇的大脚趾,是一种隔空传授的亲昵。(第107页)
3.不幸的是,科学家和科学有很大的不同。科学家就像酒,越老越值钱,而科学就像女人,老了就不值钱了。(第202页)
这些绝妙的比喻,可以说只有钱钟书这样学识渊博、机智幽默的学者才能写出。读这些句子就像读春风,给人一种清新爽口的感觉。比如1,把人比作一个词,本体和车辆本身的区别给人一种新的陌生感,而作者要找的本质上相似的意象联系就更有说服力了。钱钟书比喻的新颖,并不完全是通过寻找奇喻来实现的,而是靠他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增加了比喻的深度和厚度。比如,为了对比例2中的一个吻,作者一口气列出了三个隐喻,一个来自中国,一个来自外国。有古有今;有世俗的,也有宗教的。使读者对这个吻有更深的理解,这些各种各样的隐喻排列在一起,给人一种新鲜的、令人信服的感觉。另外,它给人一种介于通俗和平常事物之间的新形象,给人一种新的感觉。比如例3,科学家如酒,科学如女。其中车辆和本体看起来都很普通,没有新意。但是,当你知道作者把酒越醇香越值钱,女人越不值钱越不值钱的道理比作科学的时候,本体与载体之间的形象联系不禁让你觉得独特而新奇。
第二,在幽默中见机智
江洋女士在《记钱钟书与围城》中写道:“每晚。他
把写好的稿子给我看,急切地看我的反应。当我笑的时候,他也笑。我笑,他也笑。有时候我们会放下稿子嘲笑他,因为我们不仅嘲笑书里的东西,也嘲笑书外的东西。“可见《围城》的确是一本能让人发笑的书,而这种笑声很多都是由滑稽的比喻引起的。
我觉得这些笑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幽默风趣的,这种笑容对人来说只是好玩,像饭后的笑声,笑完之后你就忘了。它的主要作用是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围城》里有很多有这种效果的比喻句,比如“营长橘红色的大鼻子上有一张脸,他脸上什么都有。他还没有把眉毛从鼻子里挤出来,鼻子上还长着几根酒刺,像个没熟的草莓,笑得很大声,一看就知道是个英雄”。(第179页)这是一个比喻句,描述人物肖像。这些漫画式的具象描写虽然能让读者发笑,但笑过之后却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能开些玩笑。当然,这样的比喻在《围城》中并不占据主要地位。另一种微笑是机智幽默的。这种微笑不是肤浅的,也不是暴露的,更不是为了追求表面效果。而是用生活的深度和人物的精神世界去探索可笑的事情,在谈笑风生的过程中讲述深刻的道理,让幽默的语言迸发出智慧和真理的火花。笑声让人深思,给人的不是一种放松,更多的是一种深情。具有这样效果的隐喻句在《围城》中占据主要地位,这也符合该书的基调——“喜剧氛围中的悲剧”。作品中有很多这样的比喻,比如:
1,可能男人跟男人就像一群刺猬。(第223页)
2.其实一个人的缺点就像猴子的尾巴一样。猴子蹲在地上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爬上了树。只是把后背放给大众看,但是这个红臀长尾已经在了,并不是新爬上来的标志。(第283页)
3,这个文凭好像有亚当夏娃下半身那片叶子的作用,可以遮羞遮丑;一张小小的纸,可以掩盖一个人的空虚,无知,愚蠢。(第10页)
例1不是那种一接触字面就自然爆发出哄堂大笑的幽默,而是那种能引起你深思和思考的会心的微笑,“然而我感受到了神圣独角兽和谐的心跳”。当你明白作者为什么把人比作刺猬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有幽默感,因为他深刻地表达了一个普通的人性,也许你会觉得自己曾经做了一个“刺猬”,带着某种沉重的感觉笑了。侧面2,例3的幽默和例1的幽默不一样。因为车辆本身的幽默和文字的幽默,让人忍俊不禁。但当你细细品味的时候,你会发现不对劲,你笑得太早了,因为笑容背后有一种深刻而严肃的思考,足以让你的笑容悄然消逝,留下精神上的紧张甚至痛苦。猴子用尾巴爬屁股,亚当夏娃用文凭遮羞。这太荒谬了。但是作者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让你发笑。作者用它们生动地揭露了人们的自卑——得意忘形和虚荣,引起读者的反思和思考。这是作者的根本意图,比一般的笑料更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第三,在尖锐中看到讽刺
美国华裔学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书中评论《围城》时说:“...比任何一个国家的古代讽刺小说都多。”有人说它是中国现代的“学者”。无论如何评价,大家都认同它是一部讽刺小说,反讽是其主要的艺术风格,作为作品中主要文学语言表达的隐喻,也是反讽。这是《围城》中隐喻的一种特殊而重要的艺术效果。
讽刺和幽默一样,也能让人发笑。不同的是,幽默不是带刺的。讽刺是必然会刺痛的,调侃的笑容对于被刺伤的人来说是不舒服的,但是对于作者和其他读者来说却是很享受的。无论哪种笑,讽刺都能带来一种戏谑之美,幽默戏谑,令人愉悦的风格,轻松活泼的境界。《围城》中有许多具有这种艺术效果的比喻句,如:
1,他没有中文难以到达的新想法,需要用英文说话;所以他讲话中嵌的英文单词还不如他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是美容用的,也是可以用的,所以还得比他牙齿里嵌的肉屑好,表示食物好吃没用。(第44页)
不像罗素和陈三元这两个名字,就像一支上等的哈瓦那雪茄,你可以把它叼在嘴里。(第100页)
3,她在序言中明确引用了儒勒·杰利耶的比喻,说一个生病的人去理发,胡茬告诉他没必要剪头发,过几天头发就全没了,大多数现代文学同样不值得批判。(第78页)
以上例子很讽刺。例1讽刺外国买办张先生喜欢在中文中嵌入不必要的英文单词,以显示其奴隶嘴脸和贴近外国社会的虚荣心。例2讽刺董谢川和楚这两个接近名人的人。虚荣的假知识分子靠名人来装点门面的恶心行为,例3是对现代文学和衰退的讽刺。这些例子精辟犀利,毫不留情地批判了那些人的种种丑恶行径。但这些批评并不是作者在板着脸教训人。它是用幽默俏皮的比喻来完成的,所以给被讽刺者以外的人带来一种解脱感。
因为比喻句的结构是由喻体和本体组成的。所以在讽刺的比喻句中,讽刺的效果往往能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既讽刺了本体,又讽刺了喻体。有时对车辆的讽刺甚至强于对本体的讽刺,给人以意味深长的感觉,留下丰富的余味供读者体验。例如:
1,她的眼睛不大,但是灵活温柔,让很多女人的大眼睛就像政客的大话一样。(第52页)
2、裤腿下半身,丰满完整,没有折痕,可以在卓立的地面上不用人的腿,像一对空心的国家栋梁...(第162页)
这两个比喻句的反讽大于本体的反讽,可以说是小引大。在案例L中,女方的眼睛“大而无用”只是一个人的肖像特征,所以可以说作者并没有讽刺它,大不了只是反映了作者的审美观点,而政客的话大而无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作者的批评态度鲜明,每个读者都能明显感受到。至于例2中对车辆的批评,就更现实了。当时国家内忧外患,人民生活贫困。作为国家的支柱,它腐败无能,无力抵御外部的侵略,也无力稳定内部的人心。这个支柱只是形式上存在,没有实际作用。这不就像“丰满完整,没有折痕,没有腿也能去卓立”的裤腿吗?显然,这里对车辆的讽刺更有意义,更发人深省,而对本体的讽刺则大不了让人捧腹大笑。
如果说鲁迅的犀利是“直面惨淡的人生”“直面淋漓的鲜血”,揭露吃人的本质,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那么,通过以上分析,钱钟书的犀利是在戏谑中洞察万象,在夸张中越来越看清本质,给人以理解后的开朗和发泄后的快乐。
第四,在调侃中见哲理
《围城》中的比喻来源广泛,不落俗套,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使人在频频大笑的调侃中领悟到深刻的道理。例如,楚·沈明说,“我也和伯蒂谈过她的结婚和离婚。他引用了一句古老的英国谚语,婚姻就像一个金色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在里面,里面的鸟想飞出去。所以离开,离开,就没有游戏了。”苏对说:“法兰西也有此。”
一句话。然而,这不是关于鸟,这是关于fortesseassiegee,周围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跑。“在这里,用巧妙的比喻,讲述他们自以为看透了生活和社会的一切,真是妙不可言。其实他们就是金漆牢笼内外的鸟,城堡内外的人。他们的天地,他们的思想,无论是住在鸟笼里还是从鸟笼里飞出来,无论是冲进还是冲出城堡,都狭窄得可怜。它超越时空,概括了近代中国一类面临中西文化冲突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境遇。他们一直被困在狭小的生活圈子里,用卑劣庸俗的方式消耗着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很凄凉很可怜的生活。如上所述,“一个人的缺点就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上,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爬上树,后面是供大众瞻仰的。然而,这个红色的臀部和长长的尾巴是一个新的迹象,这不是一个地位的攀升。”这个带有警句味道的比喻,彻底嘲讽和讽刺了高松年登上校长宝座后暴露出来的劣根性。又如方鸿渐一行从宁波坐车到金华,旅途颠簸,不舒服。作者饶有兴致地写下了这辆破车:“这辆车历史悠久。是时候庆祝老年和老年了。然而抗战期间,他还没来得及退伍。机器是没有气质的,而这辆车,靠旧卖旧,已经发展成了桀骜不驯、古怪莫测的性格。有时候看起来像个大官僚,有时候看起来像个小姑娘一样别扭。那些粗鲁的司机不会开车。当它开始时,它在前面咳嗽,在后面变得气馁,所以它跳了起来,导致乘客们东倒西歪,齐声大喊...一口气跑一两英里,...你能走前面的路吗?他很生气,不肯离开,马车夫只好下车,把车头疏通了半天。他在路边捡了一堆泥,请他欣赏。他摇摇晃晃,像个醉汉。在这里,作者把旧车比作一个炫耀的官僚和一个笨拙的女孩。想象力是美妙的,新鲜的,独特的。既把车的破败描写得淋漓尽致,又嘲讽了官僚和姑娘的丑陋。嘲讽中有一种玩世不恭的意味。再比如妓女王美雨:“突然发现顾先生的注意,我对他笑了笑,满嘴鲜红的根肉,块块不平像骑士的胸怀。“根肉”怎么会像“头脑”呢?不过仔细想想,侠客不都喜欢玩粗暴吗?原来这是比喻根肉不齐,真的很意外。再比如“哪里有鸡鸭,哪里的粪便就多,哪里有女人,哪里的笑容就多”,“电话是懒人的拜访和小气的沟通”等等。
以上,我简要分析了《围城》中比喻的几种艺术效果。这种新颖独特的比喻在《围城》中随处可见,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可以说,《围城》其实是一座隐喻之城。这些比喻为《围城》增色不少。难怪钱钟书认为比喻的运用是天才的表现。精巧独特的比喻运用也更好地显示了钱先生对此书的精心经营。难怪夏志清说《围城》是最有趣、最精心经营的小说,也可以说是中国最优秀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