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经典笑话大全 - 为什么说换头就像换脸?有科学依据吗?

为什么说换头就像换脸?有科学依据吗?

总之,头像似乎已经成为我们互联网身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能不能用传播学理论来分析一下,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换头像?

一、个人形象建设的手段

意象这个词自古就有。它首先是指人和事物的外观和形态,也可以是人的感官形象和思想感情。这里讨论的形象是指个体在媒体中通过一定手段呈现出来的特征。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调图像的价值和魅力。不同的个人和组织对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从个人形象、企业形象、城市形象到国家形象,不同的形象塑造起到不同的作用。

美国传播学者丹尼尔·博斯廷(Daniel Boorstin)曾提出过这样的说法。他指出,形象的概念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形象主体要想打动他人,必然会主观选择个性突出、特点鲜明的部分进行简化或侧重表现。形象是对具体对象的主观认识,发一种对象的认识可能和具体对象有很大不同,不能完全等同。

生活中很大一部分个人媒体形象是根据个人自我认知有意识地塑造的,即“希望别人知道我是谁”。这种对他人认知的期待在某些方面控制着形象塑造主体的行为。同时,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经历的差异,在媒体上产生的形象也是不同的,对客观事物或人的看法也因为这种认知差异而不同。形象的建构和呈现只是一种主观行为,信息接受者的解读是事后难以准确预测和衡量的。

个人形象的建构离不开符号(符号)互动理论。符号(symbol)互动理论的创始人米德认为,符号是一种工具,旨在作用于精神、自我和社会的形成,每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和理解都是在社会关系的互动中产生的。米德把自我分为两个层次:主体和客体。主体从活动行为中通过个体本身围绕活动对象体现出来,也是真实自我的一种表现,而客体则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评价,是社会评价和期待的体现。?

目前很多媒体都要求用户有一个唯一的ID(或用户名),还可以设置头像、签名等个人信息,成为区分不同用户的重要标准,客观上造成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人属性和特征。无论是ID、头像还是其他个性化特征,都是自我形象建构中的一个符号。

《阿凡达》是虚拟网络空间中的个人符号表征,是媒体使用者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的第一张名片。在所有的自媒体平台中,无论什么样的社交活动,头像都是个人形象建设的第一点,它已经成为网络人际传播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微信用户在虚拟网络社交中选择什么样的照片作为头像,可以从某个侧面分析出用户希望在社交媒体中展现的自我形象。个人头像是成像最好的代表。

人们一般把头像看成是具有视觉属性的符号,头像是对它所代表的事物的特征的模仿和复制。在使用真实头像的群体中,也有为对方创造自己印象的意愿。而这种意愿往往是积极的、正面的。

就微信头像而言,展现的是一个用户主体思想和创作者本人的综合内涵。头像的设定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不仅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还能唤起人们的思想感情。头像等视觉符号的设置,是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媒介。通过它,人们的组织生活得以协调。

生活中的真人其实和头像呈现的形象并不一致,这也是社交媒体的通病。在一个陌生的社交领域,很多时候照片会带来很大的质疑,甚至有人会认为头像中呈现的形象(主要指外貌和外貌引起的想象)与真人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需要明白,视觉符号“头像”不仅仅是意义和事物本身,更是一种文化代码。

第二,自我展示和自我介绍的需要

社会学家帕克认为,“人”这个词的本义是一个面具,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扮演着一个角色,在这个角色中,人们认识他人,也认识自己。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指出,个体通过在特定的观察者面前“行动”来影响他人正在形成的情境的定义,从而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以及对待自己的方式。

一般认为,自我呈现的核心在于对自我印象的控制和管理。它是指个体通过行动向他人传达自己的一些信息,意图建立、维持或修改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不同于传统的自我呈现,其面临的情境和社会关系更加复杂。网络的虚拟性和流动性丰富了内容,拓展了自我呈现的手段。人们可以通过赋予图片、表情等多样化的符号以特殊的意义,使自我呈现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一般来说,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人传递信息,并利用网络内容生产来维持关系的一种信息传播行为。

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指出,个人的表达应该包括两部分:他的直接表达和他的“随意”表达。前者主要是个人的语言表达,包括各种文字和符号及其替代物,后者则包括广泛的动作,后者比前者对他人更有意义。还有人用个体的表情和动作中他们认为不可控的东西来检验可控方面所传达的东西的真实性。

社交网站中显示的用户日志、网名、个性化签名等文本内容属于前者,直接用文字表达,而社交网站用户的头像属于后者,是一种隐性的自我呈现,是自我呈现相对于文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用户的头像是自我呈现的重要元素,社交网络中最能体现自我呈现特征的内容就是用户的头像,它往往位于个人主页的显著位置,是用户个人数据中用来判断用户身份的基本元素,是用户非常依赖的自我呈现手段之一。它是文本信息的重要证据,既能形象化个人形象,又能传达个性、品质等重要内容。用户往往会精心选择自己的头像,头像中的动作、举止、表情都会成为传达用户信息的关键因素。

在Kramer的研究中,将头像分为头像风格、人脸可视性、头像颜色、场景、面部表情和是否看镜头六个方面,以此来考察社交网络自我呈现的影响因素。社交网络用户头像的研究对用户自我呈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满足社会参与的心理需求

米德曾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指出,人对外界的适应是通过符号化的交流过程来实现的,符号是人与他人交流、与社会互动时必须使用的媒介。从这个角度来看,传播的过程可以解释为:传播者传递一个代表某种意义的符号,接受者对这个符号进行理解并做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交流意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种象征性的互动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机制,也是人与社会的纽带。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时间、精力和社交圈的限制,人们不可能参与所有的社会交往。但互联网的全时性、全球性、互动性等特点,使人们扩大社交范围、增强社会参与感成为可能,而微博的头像就是网络空间中的一个符号链接。2020年初,“头上戴口罩”在微博成为一种时尚。这种符号建构表达了每个人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和参与,同时也强化了他们作为社会公民的身份认同。

著名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里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指出传播是一种享受信仰的社会维护方式。符号作为传播中的重要载体,还承担着连接人们成为群体,共同举行仪式的作用。比如发生重大灾难或者喜欢的名人不幸去世,一些用户也会更换头像。2020年6月27日科比去世后,很多人都把头像换成了黑白或者科比的照片来表达哀思。作为准社交互动的一部分,更换头像可以弥补人们无法参与其中的遗憾。在重大社会事件中,人们通过换头仪式获得满足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四,有利于价值认同和再传播。

除了以上功能,头像背后还有具体的价值。这种价值理念是头像符号的诸多意义之一,有助于在受众中产生情感上的嗡嗡声,也有助于为微博等社交媒体中的大V和受众提高用户粘度。以搞笑V“笑菌”为例。他的头像是一只卡通黄色柴犬。这只柴犬是网络沙雕文化的象征之一,被解读为可爱、傻乎乎。除了这些借鉴,形象还传达了沙雕文化背后的不安、自嘲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因此,传播者不仅希望受众能够理解符号的表面意义,也希望受众能够被符号所传达的价值观所说服。

传播学者Lazarsfeld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了“意见领袖”的概念,是指一个积极向他人传递信息,在人际网络中具有影响力的人。信息经过意见领袖的过滤,从大众传播到个体的流动过程,称为二级传播。这种交流流的研究后来被罗杰斯扩展为“创新扩散”理论。作为创新传播的早期采纳者,意见领袖在一个新事物或新思想的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博大V粉丝数量多,影响力和号召力强,可视为微博平台的意见领袖。他们的行为很容易被粉丝模仿和分享。所以,当他们的头像符号的深层含义被认同后,就很容易引发受众的二次传播。

头像的意义在这种概念分享中进一步传递,甚至可能推动社会潮流,影响社会文化。意义建构的最后阶段是新的符号被带入社会文化系统,改变原有的文化阶层和结构,成为下一个符号的建构前提。

本文来源1?微信解封:/wxjf/1979.html

本文资料2:/wxjf/wxjf/1982 . html

本文资料3:/wxjf/wxjf/1985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