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经典笑话大全 - 书能不能乱读

书能不能乱读

关于阅读的看法,做这件事和吃东西一样,讲究起来确有该遵照的规矩,可是多数时候没人管你怎么吃(怎么读)。

我觉得外山滋比古的《乱读术》想要传递的就是一个这样的理念——你喜欢怎么看书就这么看吧,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要求。

喜欢读小说的人,就从小说读起,喜欢读财经的人,就从商业财经读起好了,那么喜欢看漫画的呢?答案显而易见,就从漫画开始读就好了,挑选质量上乘的作品,那么读书的收获就不在于我们读什么,而在于如何设身处地的感受作品的情感及观点表达,“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可不仅是谚语,道理亦是如此。所以从自己喜欢的刊物开始读起,就能摆脱那种不舒服的感受。

关于阅读的深度,读的深不深和久不久是两个维度,可惜很多人认为把一本书读的时间越久,就能越深。在这一点上,阅读和吃东西又不一样了,用细嚼慢咽的方式吃东西,对身体是好事;可是用咬文嚼字的方式读书,也许对大脑就是一番折磨。通晓这个道理,就能知道一本书看的快与慢,这本身与深不深并不形成正相关关系。与其说“泛读(走马观花式)”不如“精读(逐句推敲式)”,倒不如说泛读是泛读,精读是精读,有高超阅读技巧的人泛读起来既能深又能浅,而阅读水平低下的伙伴也许一番精读反而抓不住重点,导致误入歧途。由此可见,不要把“读的久”与“读的深”划等号,我记得有人说过:“slow and beauty不如quick and dirty”。要是读的快会忘记怎么办?放心吧,首先读的慢也许一样忘记,另外,书不是一次性筷子,书是要对比着读,经常翻阅,才能发挥出价值的。

关于读书的意义,从出发点来讲,我认为读书是目的,不是手段。很多人把读书当成手段,在《权威与个人》这本书里,罗素说“人类在很多方面和其他动物不同,其中之一是,他乐于从事那些本身未必令人愉快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的手段”,如果读书于己而言是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那根据这句话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阅读过程是不怎么令人愉快的。我不认为强扭的瓜会甜,就像我不认为只是为了通过考试的学习能给实践带来多大启示一样,这些行为把阅读功利化了,就仿佛听说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于是到处在书里找“黄金屋”,听说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于是到处在书里找“小黄文”一样。这样的阅读不叫阅读,应该叫线下百度。回过头来,阅读本身就是目的所在,起于兴趣,止于满足。这个过程中或哭或笑,或嗔或怒,或拍案而起,或愁眉不展……,达到这样的“心流”,就是阅读的快活所在。

最后,关于书和钱的***性我还想简单的谈两点,毫无疑问,书也好,钱也好,都是纸张,书不翻阅,就像钱不流动,久而久之也就都成了废纸。一页一页阅读起来的兴奋感,就像点钞一样,如此说来,所以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么看是不是也觉得二者之间特别相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