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经典笑话大全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培养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图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认同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水循环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以及植物体是怎样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

 教学难点:

 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教学过程

 序言:多媒体展示?山水风景如画?和?水分缺乏的非洲大陆?的比较,显示出水对生命非常重要,要想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保持水的良性循环。

 在水的循环中,绿色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引入第 1 节)

 (一).情景导入:

 请大家看一组漫画(多媒体展示),学生就此图开展短暂讨论: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讨论后请学生尝试回答此问题。

 (二).实验探究及分析:

 1.请部分小组展示课前准备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有学生准备实验过程的录象)

 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总结分析:

 多叶:试管中水位下降明显,袋内壁水珠多。

 少叶:试管中水位下降稍明显,袋内壁水珠较少。

 无叶:试管中水位下降不明显,袋内壁水珠极少。

 2.提出问题:水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

 实验(请学生上来):取一片叶子,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

 现象:从上下表皮上冒出了气泡,且下表皮冒出的气泡多

 结论:水以气体形式从叶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这就是蒸腾作用。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3.提出问题:水又是从上下表皮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

 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

 (1)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2)用低倍镜观察叶表皮

 (3)画图

 总结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作评价,对一些学生的实验失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叶表皮、气孔的结构。

 4.气孔的结构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解:叶表皮的结构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解:气孔的结构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较薄的外侧细胞壁容易伸长,引起整个保卫细胞向外侧弯曲,于是气孔就开放了;当保卫细胞失水时,整个细胞的体积缩小了。

 气孔的张开或闭合可以调节蒸腾量的大小使植物体内经常持着适量的水分。

 5.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过程,多媒体展示图片,并用一个FLASH动画演示

 例如:一株玉米一生中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其中,只有1%左右的水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则被蒸腾掉了。

 问题引入:?根吸收进来的水,绝大部分都散失掉了。这不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吗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让学生现场体会一:给每位学生分发酒精棉球,在手上涂抹酒精,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涂抹酒精的手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酒精蒸发会带走手上的热量。

 意义1、蒸腾作用同样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体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受高温的伤害。这是因为通过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带走了植物体内一部分热量的缘故。

 让学生现场体会二:(分发给每位学生半杯橙汁和吸管)我们用塑料管喝饮料时,如果嘴不用力吸,饮料能进入到口中吗?为什么?

 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不能。因为缺少使饮料沿着吸管上升的动力。

 意义2、蒸腾作用同样可以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叶片里的水分蒸腾出去之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吸收叶脉中导管里的水分,从而促进水分从根通过导管上升到叶里,这也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了水分。

 感受:我们喝饮料时,吸入的不仅是水,还有溶入其中的无机盐、糖分等

 意义3、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这是因为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根吸收。导管中的水分里就溶解有各种无机盐,所以随着水分在导管中的上升,无机盐也随着上升,并且最终进入到叶片。

 (四).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FLASH动画)

 总结: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蒸汽的形式送入大气,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如海洋湖泊,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作用再返回大气。

 (五).爱护植被 绿化家园

 1.请同学上台扮演主持人,播报昨日?新闻?:

 1998年,长江两岸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侵袭。调查表明,由于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35%下降为10%,长期的滥砍乱伐,毁坏了大片的生态保护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水变浑、河床升高是造成洪水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水循环有重要作用。

 2.算算账:一棵树的价值

 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教授德斯先生对一棵树算了两笔账:?一颗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那么最多值300多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价值来计算,其价值却多得多。据粗略估算,一颗生长了50年的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 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 500美元的蛋白质,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6 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 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 250美元。将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的价值就是165 000美元了。

 3.保护自然遗产

 人类从森林古猿发展而来,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但到20世纪中叶,全球森林减至40亿公顷,至1980年仅有20亿公顷,人均森林面积为工业革命开始时的1/80。生态学家认为,森林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遗产,20世纪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使这一宝贵资源受到?伤筋动骨?的损害。森林破坏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其他生态灾难。绿色代表着生命,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未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通过以上的活动,来增强同学们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七.教学反思

 课后学生反应,整个上课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在听老师讲,而是同学们在?做?,不会开小差,思想很集中,上课的积极性很高,一改以往的?被动听课?为?积极主动的过程参与?,亲身经历的事情很难忘,与之相联系的知识也就掌握得很牢。

 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思维。记得让学生喝饮料感受吸力时,有个学生说:?吹,也能把饮料吹到嘴巴里?。我当时感觉该生瞎扯,然后对他说:?那请你吹给我们看看?。学生说杯子里的不行,要密封的剩下半盒的。课后我按照他的说法做了一下,果然如此。吸,是减少口腔里的空气压力;吹,是增加饮料盒里的压力,都是造成压力差。所以,老师虽然年龄大,知道的、经历的不一定就多,师生间的学习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