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他对楚襄王说:“你在宫中时,周侯在左,夏侯在右;你出门的时候,延龄君和寿景俊一直跟着你。你和这四个人特别讲究奢华放荡。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湖北省江陵县北)必危矣!”襄王听了很不高兴。他愤怒地斥责道,“你疯了吗?故意说这些阴险的话迷惑人?”
庄辛不慌不忙地答道:“我真的觉得事情一定要到这种地步,不敢故意说楚有什么不幸。”如果你总是珍惜这个人,楚国一定会灭亡。既然你不相信我,请允许我躲在赵看看会发生什么。“庄辛在赵国彩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出兵侵楚,被迫流亡阳城(今河南隰县西北)。这才觉得庄信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信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直到看见兔子,才想起猎狗,为时不晚;“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做事,结果一定是悲惨的失败。成语“亡羊补牢”就是建立在上面两句话的基础上的,意思是事情出了问题,挽回也不迟。比如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对事情的发展估计错误,轻装前进,陷入了失败的状态。但他并不气馁。他耐心地把事情想了一遍,从这次错误中吸取了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零开始还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