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的淡绛彩瓷,装饰古朴典雅,有文人画的韵味。广材瓷器以其绚丽的色彩、丰富的绘画和紧凑的构图而闻名。景德镇和广州相距遥远,地域文化存在不可否认的差异。景德镇的浅绛瓷和广州的广彩瓷似乎没有交集。清末民初呈现出类似清新自然的特征,引领了彩瓷领域的新潮流。?
首先,浅深红色的瓷器
浅绛,取自中国画术语,是中国画颜料中的赭色。淡绯红用墨水勾勒出风景,再染上浅赭色、浅蓝色等浅色。整个景观看起来优雅而宁静,它与智明的感情无关。整体风格优雅的山水画。淡绛色,顾名思义,是用淡绛中国画技法绘制的釉上彩瓷器。浅绛色的颜料不需要含砷玻璃白作基料,所以没有粉质感,釉色层薄,给人以轻盈飘逸之感。
清末咸丰年间,景德镇彩瓷没落之际,淡绛彩瓷悄然崛起。当时社会环境动荡,外部有皇权的侵略,内部有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尤其是咸丰五年,太平军攻陷景德镇,御窑厂被放火,景德镇瓷业遭受重大打击。御窑厂的瓷画工只好从事民窑烧制。他们大多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将诗词与书画结合的文人画,以高超的瓷画技法展示在瓷器上,创造出淡淡的绛彩瓷,文人墨客很感兴趣。浅绛彩瓷色调淡雅柔和,诗画结合,极具装饰性,一出来就很受欢迎。同治至道光年间,浅绛彩瓷大放异彩,著名瓷画家辈出,引发了浅绛彩瓷的热潮(图1,图2)。图片1为程门长江钓鱼图瓷盘,题字:夜雨多,遍布湖光山色。独一无二的渔夫划着独木舟来来往往。丁丑春抄,新安写(篆书:成)。晚清著名学者程门,名嵩圣,本名李雪、李道人,任职于景德镇御窑厂。咸丰同治年间,以画浅绛彩瓷闻名,尤以山水题材见长。图2显示了具有清晰光线和彩色字符的贻贝形状的盘。
图1?程门长江钓鱼地图瓷盘
图二?一种带有清晰光线和彩色字符的蛤壳状盘子
就连朝廷官员也难掩对它的喜爱,亲自参与创作设计。当时的江西知府王凤池与景德镇瓷画家金品卿、王少伟交往密切,经常合作。浅深红色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民国初年,浅绛色釉逐渐被色彩鲜艳、易脱落的新粉彩所取代,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二,华美瓷器的优雅风格
广材瓷是一种低温烧制的釉上彩瓷器。它以绚丽的色彩闻名,远销海外。它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创制和烧制的,到乾隆年间逐渐形成成熟的风格。由于诞生在对外贸易发达的广州,早期的广材瓷器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审美,在造型上“花里胡哨,年代不定”,装饰手法也富有西方文化元素。同治、道光年间达到顶峰,也铸就了广彩瓷华丽的装饰风格,色彩鲜艳,流金。
清末,受景德镇淡绛色的启发,一些宽彩瓷艺人开始尝试将山水文人画运用到瓷器装饰中。图3为广东省博物馆藏彩瓷山水盘,清光绪年间制作。可以看出,当时的广材画家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吸收传统的山水画方法,并尝试制作新风格的广材瓷器。在广州附近的芳村、澳洲等地,涌现出“羊城芳村瓷器工作室”、“钢笔花仙阁”、“咏梅别墅”、“吴彼画院”等一批瓷器工作室,用国画的笔法创作彩瓷,创作出山水、花鸟、人物的宽彩瓷器。
图三?清代光绪广材山水板块
民国初年,具有革命精神的岭南画派画家敏锐地发现了宽彩瓷业的广阔前景,并将岭南画派的绘画技法与宽彩瓷相结合,促进了宽彩瓷的新发展。以岭南画派的高、为首的广东博物商会成立,以烧制宽彩瓷为主,将岭南画派的绘画风格带入宽彩瓷的生产中,并结合“二居”的花草画法和“岭南画派”独特的山水画技法,创作出一批极具艺术价值的宽彩瓷,惊艳海内外。
第三,比较欣赏
1
浅绛彩瓷最初是仿照浅绛山水的画法,所以山水是浅绛色最具代表性的题材。山水题材很像黄、等著名山水画家的作品,也很像明清文人画家的作品。通常树石用水墨勾勒,再用浅赭色、青绿色等浅色填充,最后涂上淡淡的赭色、天蓝色,表现出远山近水的层次感。整个画面强调有意味的构图,并巧妙地运用了留白,给人一种冷漠和距离感。一般浅绛山川多画幽僻山林,景物多为山间农家乐、小桥流水、渔船、云山瀑布等。,充满了自然的味道。图4显示了浅深红色的渔夫乐途碗。笔法流畅写意,山石连勾带扭,淡绿、天青、赭石等淡色,色彩清新宜人。整个碗描绘了一幅优雅的山水画。几家农家乐依山傍水,在溪边的草亭里,一个人闲坐垂钓,让山野变得有趣起来。
图4?钱清江菜渔家乐途大碗
在广材瓷器发展的早期,广材瓷器有很多西洋景,笔法模仿西洋画;中国也有一些传统山水,其笔法模仿传统山水画,与山川相结合,以树木、房屋、人物或动物作装饰,但大多是在开光下或以侧饰作画。清末民初,彩瓷上的山水装饰以整体山水画为装饰,极少有边饰。画面留白,强调了山水的意境构成。笔法相当细腻飘逸,很有文人风范。图5是一个清晰多彩的景观板块,近山远水。山色涂以红、绿、麻三色,描绘山川溪流的景色,一只小船在水边漂浮。画面精美,意境深远。
图5?广清蔡山水畔
这道菜很像图4景德镇浅绛渔家乐碗中的山水风格。不仅笔法相似,而且岩石勾勒出了法国的风景,色彩也比较淡,比如赭色和浅蓝色。同样注重意境画面的表现,都表现出一幅青山绿水的画面,充满了山民渔家的野趣。
2.人
浅绛彩瓷画中的人物题材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人物题材相同,重在刻画人物的造型、动作和服饰,给人以美的感觉和美感。人物多为高邑隐士、村落渔民等。,并配以四季山水,体现文人雅士的情趣。图4浅绯红色的渔家乐碗生动地描绘了渔家在外墙四周钓鱼、装鱼入篮的情景。笔触细腻,人物形象生动,色彩清新淡雅。而且,图的标题是“梦醒烟云,情深意切;保护风月更好玩。现在是仲冬。星桥叔叔,玩得开心。我的侄子,陈,很有礼貌。作者迟明·徐。(印章:子明)“诗与书法的结合更像一幅完整的文人画。
在这一时期,广材的一些角色是基于传统的故事、小说和歌剧,这样的广材仍然延续了其先前丰富而华丽的风格。而另一类则风格迥异,描写外界的人,比如文人,山里的村民等等。人物清新脱俗,表情舒适自然,类似于浅绯红色的人物。整个画面布局简洁大方,色彩淡雅。人物画的画法多取自国画法,半写意,注重刻画人物。图6。色彩清丽多彩的山水人物盘,中心用墨线勾勒人物,穿着素雅的衣服,头戴礼帽,脚穿木屐,撑起衣摆,缓缓攀登。相传东晋诗人谢灵运喜欢游山玩水,发明了便于登山的木屐。著名诗人李白在《登天目山梦里行》中写道:“谢草堂犹在,猢狲啼碧波荡漾。与谢在他的脚下,他爬上梯子。”可见,这道菜描绘的是东晋诗人谢灵运爬山,用脚自娱的情景。风景很美,人物很生动,充满了优雅。
图6?青光彩景观字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五彩人物,由于“岭南画派”画家的革命精神参与绘制五彩瓷器,也出现了独特的警示人物画。受当时画报宣传革命的讽刺漫画影响,岭南画家在宽彩瓷器上画警世人物,以表达革命情怀。图7为什么剑客要做彩色的人物牌?
图7?民国时期的广材字牌
何建时是著名的爱国者,经常以漫画讽刺社会的不正之风,批判清廷的腐败无能,宣扬革命思想。此盘是何建时的讽刺漫画风格,运用到广材瓷器的创作中。一轮满月斜倚危楼。夜色中,一位侠女从城墙上跃下,右手提着剑,左手提着人头。图右上方有题词:“风吹月落危楼,千山万水相逢几秋。为了问灰边画的事,我找叛徒要了骷髅头(封印:剑之召唤)。”侠女形象刚毅豪放,手斩恶人头,表现了瓷盘上方诗词中“议国贼取头骨”的革命精神。
3.花鸟
淡绛花鸟,色彩艳丽,笔法细长,模仿一些名画。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我们也选择一些吉祥的题材。鸟的主题经常被描绘成象征喜气洋洋的喜鹊、安居乐业的鹌鹑和白头偕老的秃鸟。花卉多为梅、兰、竹、菊、桃花、牡丹、紫薇等。还有一些固定的喜庆动物组合,如鹤鹿归松、爵鹿封侯等。图8是景德镇明制作的瓷盘。在山野的中部,鹿在小溪边休息,或向前看,或躺着或在水中玩耍。溪边岩石上的一只山猴好奇地看着那只鹿。瓷盘顶上的铭文写着:“浅水多野鹿,深山亦有猴。丙午中秋月是闵写的(印章:止水)。”
图8?闽丹辰山猴鹿瓷板
整幅画面构图采用传统布局,鹿猴刻画生动,笔法细致,毛发可见,还蕴含着爵禄称号的吉祥寓意。
清末民初,彩瓷上的花鸟动物多取自吉祥喜庆题材,猴、鹿等吉祥动物也很常见。绘画技法多取自岭南著名画家“二居”。受中国传统绘画“粉扑法”的启发,广材画家创造了“画花头”的技巧。在画花的时候,他们先填了一个白色的背景,然后慢慢晕染出花所需要的颜色,表现出花的娇艳。受巨氏兄弟花鸟多有草虫点缀的影响,宽彩瓷的花鸟纹饰多在花中点缀草虫,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其中,岭南画派的高等人创办的广东省博物商会,生产了一批清新别致的花鸟动物彩瓷。
图9?冷月七黄土潘
图9是冷月栖息地图的彩板,用棕色涂色,营造出一个沉重的夜晚。夜色中,一轮冷月挂在一根大树枝上,几只麻雀栖息在雪竹上,透露着寂静与孤寂的意味。笔触细腻,麻雀形神逼真,竹林光影立体。据考证,《麻雀》为所画,《竹林》为熊猫所画,《满月》为陈所作,是岭南画派画家合作彩瓷的珍贵见证。
图10?广材鲁群瓷板砖
图10彩鹿瓷盘,岭南画派著名僧人高建所制。瓷盘呈圆形,描绘六只梅花鹿悠闲漫步,或眺望远方,或俯视草丛中的野花。这个盘和上面提到的山猴子的鹿的浅绛瓷盘(图8)一样,也刻画了鹿,非常传神。但由于高建和尚有留日的经历,整个画面具有东方动物绘画的写实风格,运用色彩对比营造立体感,笔触更加细致,发根分明。
清末民初的浅红彩瓷和宽彩瓷,虽然相隔千里,但却有着相似的特征,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综上所述,简分为三个重要因素。第一,两人都出生在同一个时代,也都出生在清末民初的乱世。社会动荡对陶瓷行业的影响推动了陶瓷行业自身的变革。二是文化程度高的画家参与制瓷。浅绛彩瓷因有高度文化修养的皇家窑厂画家的参与,呈现出精致典雅的风格。另一方面,由于“岭南画派”画家的参与,广材瓷器得到了振兴和重生。第三,追求清新淡雅的意境,构图有意味的主题一致,造就了浅绛与广彩的不解之缘。
浅绛瓷和宽彩瓷的画师虽是匠人,但内心却充满了浪漫的文人情怀,在洁白有光泽的瓷胎上描绘出一幅深邃的诗意画卷。在清末民初的彩瓷领域,淡红色的彩瓷和宽大的彩瓷,一南一北,远远地相互辉映,吹来一股清新的风,香味远而清,留下一段韵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