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仙39|孩子的造梦者——童书创造者“半步童”
非常感谢小仙美眉百忙之中写了一篇关于我的小作文,素味平生却能凭一份口述文字,知我所做所想,可见她平日里观察之敏锐以及见识之广!小仙的文字功底比我深厚,术业专攻比我强,我一直将她归为现实生活中女强人之列。当她在群里问谁愿意被写(人物主题稿),我举手报名!
我的目的“不纯”,因为我想经她之手,看看自己到底能成何人成何事,想借她的专业来捋清现状。
我就这问题本身,仔细地回忆了一遍自己的“前半生”,发现自己少儿时代,真的过得很幸福!
我爷爷和爸爸都是老师,我妈妈上过几年学,虽然文化不高,但知道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对于我们的学习很是上心。她没有跟其他父母那样整日逼着我们做作业,大多数时候她允许我们放野田园与山岗。
在她的意识里,大自然才是天然的游乐场,我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摸爬打滚,才能锻炼出足够强健的体魄去应对所有事。
我们出生那年代,乡下生活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彩色电视机也才刚普及,但不是每家每户都买得起。我们家最先拥有的是录音机和唱盘。打我能听得懂人说话之时,我就跟着爸妈听广播,听小说连载、听各种故事。
我记得那时候,爸爸傍晚从学校回来,妈妈也忙完了一天的农活,准时六点半,我们一家子把吃饭的桌子椅子都搬到小院子里,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打开收音机,一家六口,边吃饭边听广播。晚风徐徐,大家沉浸在故事里,余味悠然,好不惬意。
我们当时听的广播都是什么呢?是戊戟的武侠小说《神州传奇》。这部小说当时在《佛山文艺》上连载,不知道现在这杂志还有没有,已经多年没关注了!
戊戟这个作者,相信现在很多人都不太认识,历史有点悠久哈!但在那时,我敢说,他在我心里能媲美金庸和古龙。我看过他整个武侠系列的书,比如《神州传奇》、《武林传奇》、《黑鹰传奇》等等。
戊戟可谓是我做江湖梦的启蒙者,之后我才接触金庸和古龙、以及梁羽生等人。
以上为听书,算是间接接触文字。
后来我上了小学,也是寄宿生。寄宿生除了上课学习外,课余时间一般比走读生多。所以我经常逗留的地方是书店。
那家书店很小,十平米左右,一个长柜台,后面是一面书架,书籍不太多,基本以小说、漫画、杂志为主。那里的老板娘很欢迎我,因为我经常会扣掉自己的伙食费去买书,汗!
我看的第一本热血漫画是《七龙珠》;
第一本言情漫画是《尼罗河的女儿》;
第一本言情小说是台湾作者席绢的《穿越时空的爱恋》系列。席绢,有认识的友友么?穿越文的鼻祖!
如果听书不算看,那我看的第一本武侠小说就是金庸的《侠客行》……
因为看书的类目太多,做梦的空间也广了,所以我自小有写日记的习惯,但真正以故事为主线写日记的时间是在高中时期。
那时候的故事都是一笔一划写在小本子上的,会以自己喜欢的角色为创造原型,重新写一些自己喜欢的故事。我都不晓得这类文章后来竟然演变成如今炙手可热的同人文。
原来,我比很多人都早写同人!我骄傲!
以上是近期签在的同人文,难怪我写同人写得这么溜,年轻时打的基础够扎实!哈哈哈……
插播一句:我极爱《盗墓笔记》系列书中的人物,尤其是“张起灵”这个人物,以及“铁三角”的相处模式,但我不爱作者,坑多。
大学期间,大概是我文字输出的鼎盛时期吧。我整个大学阶段,总***创作过三部舞台剧的剧本,包括舞台剧的幕后工作(社团活动);写过无数小短篇,可以说大学期间的零花钱就是靠这些文字赚来的;写过两三部十万字以上的长篇小说(都是些青春疼痛文,现在读起来怪难为情的,捂脸)。
那时候还没有想过投稿平台,而且那会的小说平台也没现在这么成熟,没有订阅什么的,基本都是要么走出版路线,要么免费。
我投过台湾的出版社——出版过席绢作品的那家出版社,也收到过初审通过的EMAIL,但那时候互联网那么发达,十天半个月都上不了一次网,后续我可能错过了,因为账号都忘记了。
毕业之后,我在红袖添香发过小说,也是10万字左右吧,那时候红袖才刚冒头,还没被收购合并,红袖的编辑加我Q说我的小说可以出版,要了文字稿去,可那时候我正好有新工作,因为工作需要,也不太相信作品能出版,我就把人家编辑的Q给删了,所以也没后续了……
现在想来,我好像各种错过。 可能我的潜意识里不觉得写作能变现,纯粹就是个爱好吧!
如今,早过了豆蔻年华,所有的经历都沉淀成部分文字。爱好也纯粹是个爱好,无法变现满足生活所需!尤其是有孩子之后,满脑子都是关于孩子的事,拎起笔再写文章,已成另一种奢侈。
选择“童书”这个领域,还是跟孩子有关系。 孩子上学之前,愁衣食住行;孩子上学之后,愁教育。与孩子与老师打交道多了,自然而然就往这方面靠近了。
况且,孩子、教育,与自己的兴趣不相悖、不排斥,还一举三得。我目前终极的想法就是将这件事做专,实现—— 现实与兴趣结合,生存与理想并存。
我想很多家庭的通病,都是女性的时间不自由,因为孩子的缘故,无法正常工作,一切以孩子优先。我可能比别人幸运一点,除了孩子无其他后顾之忧,所以我很希望自己走一条两全其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