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月20日,湖北襄阳,游客打卡Hi,妈妈所在地,湖北卫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里还保留着三线工厂的原貌。礼堂、划船水库、工人文化宫、职工食堂、幼儿园、篮球场、窗口等场景都是在公司家属区拍摄的。杨东摄
2020年4月14日拍摄的湖北襄阳古城钟铉楼风光。杨东摄
2020年9月17日拍摄的湖北襄阳古城护城河。杨东摄
襄阳古城临汉门和汉江,2019年5月1日拍摄。杨东摄
因为电影《嗨,妈妈》的热播,汉江边沉寂已久的湖北襄阳被网友“挖”了出来。
这是一座罗贯中笔下的历史传奇之城,金庸笔下的兵家博弈之城,一座南北文化交融、新旧和谐的城市。千百年来,许多故事在这里上演,如高涵的谢裴,三顾茅庐,七军洪水,宋元之战。
登上古老的襄阳城,面朝汉江,摸着墙砖,一切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随着青砖越来越浓的历史气息。
三线建设为什么选择襄阳?
老街、旧厂房、红砖墙、筒子楼;纵横钢架,裸露的水管,褪色的门窗,老旧的瓦房...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环山路孙家冲1号,湖北卫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国有卫东机械厂)大院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所有的建筑和装饰都保留了上世纪80年代的风格。
作为《嗨,妈妈》的重要拍摄地,随着票房和口碑的不断攀升,这里也成为了热门打卡地。工厂里的食堂、餐厅、理发店、幼儿园等生活场景散发着浓浓的怀旧气息,唤起人们对前世的回忆。
《李焕英》之所以能引起强烈的* * *声,不仅仅是家庭的温暖,还有历史的厚重和时代的美好。
“电影里,那些斑驳的机器,陈旧的砖墙,激活了人们对三线建设时期的历史记忆,让人想起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历史系老师刘敬科说,除了原来的卫东机械厂,三线建设时期襄阳还有很多类似的工厂大院。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以备战为目的,在中西部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国防和工业建设,史称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者唤醒了鄂西北沉睡的大山,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战斗在大山里打响。刘京科说,仅襄阳一地,就有汉光光电厂、建昌机械厂、红旗机械厂、洪山化工厂、华光器材厂、汉江机械厂、宏伟机械厂、邯机械厂、襄樊内燃机厂等40多家三线企业,主要集中在南漳、谷城、翼城、老河口和襄阳市郊区。
“襄阳地处荆山山脉,是鄂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山高林密,是七省通衢。既有适合三线建设所在地的地理优势,又有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符合‘背靠、隐蔽、分散’的原则。国营卫东机械厂成立之初,第一批生产设备是从武汉水运到襄阳的。”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卫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勇介绍,当时国家三线办在全国13个省区市进行了三线选址调查。最后确定襄阳为三线建设重点地区,襄阳、咸阳、绵阳成为全国三线建设重点城市。
至今,卫东机械厂还隐藏在襄阳郊外的森林里。在和卫东厂一起长大的顾勇眼里,那不仅仅是一段冰冷叙事中的历史,而是一段充满激情和燃烧理想的澎湃时光。“先生产,后生活”的日子,是从条件相对优越的城市来到向阳沟的建设者们适应生活条件差距的第一关。
“建厂初期,孙家冲杂草丛生,虫蛇随处可见。都是泥泞的路,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年过八旬的方恒清老人,是卫东厂的早期建设者之一。1969他从部队转业后,从北京来到卫东厂参加三线建设。刚来的时候,住的房子叫“干爹”,是土坯房,喝的是泥水。有的结了婚的老师傅甚至住在离工厂很远的二生活区的工棚里,一天要走一两个小时上下班好几次。生活中的艰辛可见一斑。那时候厂领导的办公室叫“总部”,我遇到的同志都知道那是个不折不扣的牛棚。
方恒清没想到跳槽后会有这样的生活等着他,但他从来不后悔那些年。“说实话,我有很多机会去更好的平台,但我舍不得。我的青春在这里,我的家庭也在这里。”他说。
汗水、青春、生命、艰辛、激情、无畏、忠诚、努力、牺牲...在“备荒为民”、“做好人立刻上三线”的方针和“把一生献给自己的青春和自己的后代”的号召下,无数像顾勇、方恒清这样的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农村劳动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鄂西北的山林里。
三线建设改变了外地建设者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襄阳,在这座城市的履历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过头来翻看档案,襄阳不止一次在历史上扮演过如此重要的角色。
“先秦邯郸,明清秦淮”
打开地图,襄阳古城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它不仅控制着从南到北的陆路通道,还掌握着从东到西的水路交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从来不缺少历史故事。
李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城在湘水之阳,故称襄阳。”响水通常被认为是汉水的支流,在古代也被称为南渠。只是到了今天,汉江成了主脉,水消失了。
无论是穴居食毛饮血的早期人类,还是建造房屋群居、狩猎农耕的氏族社会,似乎都能在汉水中游这片山川沃土上找到适宜的生存条件。
当时此地处于北方原始文化和南方原始文化的中间,具有明显的南北文化过渡交融的特征。
叶芝说,襄阳市的前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金贝。东晋史家在《襄阳旧录》一书中写道:“楚有二晋:谓从襄阳过,从南阳界,出城也是知周、郑、晋、魏之道;东边夏天从韩进过长江,出关,也是陈、蔡、齐、宋之路。”意思是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北方的两个渡口城市——靳东和北晋,成为北方连接中原、向东扩张的重要渡口和军事要地,成就了楚国一代霸主的地位。其中,靳东的一个仍被保留。
在以船只为重要交通工具的年代,地处汉水中游的襄阳几乎与长安、洛阳形成等边三角形关系,沿水路上长安,沿南翔盆地过方城,直达洛阳。
“汉水是中国古代最方便、最易到达、最繁忙的‘黄金水道’。到清朝中期,汉江上每年从汉口到襄阳的船只约有2万艘,老河口到樊城、樊城到社旗的长期往返船只约有1600艘。可见当时襄阳水运发达。”叶芝认为,襄阳能成为商贾云集、货物流转顺畅的商品集散地,离不开汉江这条“黄金水道”,而汉口到襄阳的汉水航线是推动襄阳经贸发展的大动脉。
楚人的活动区域也围绕汉水。据史书记载,楚国的祖先原是中原的一个部落,在一代又一代部落首领的带领下,巨族南迁。其活动路线即将沿汉水南下,从“辟蓝径开林”到“一鸣惊人不声不响”,最终在长江流域建立起一个可以问鼎中原的强大诸侯国。
楚文化是中国文化与长江流域原始文化(蛮族文化)的结合体,著名历史学家张在《楚文化史》中这样评价:“自楚文化形成以来,中国文化就有南北之分...这南北两种中华文化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典范,而与时代大致相当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则在远处熠熠生辉。”
一条汉江,完成了上下游的文明连接,同时也让襄阳成为南北文化交融之地,荆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楚辞鼻祖宋玉就诞生在这里。“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留下了过天节、持钩舞、含苞缩酒等楚俗,留下了西周邓城、翼城楚皇城、南漳山寨群、枣阳九连墩等楚文化遗址。
自汉晋以来,它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城镇
在襄阳大大小小的饭店吃饭,总会被问到“主食要什么,面食还是米饭?”在吃大米的南方,很少见。汇通南北,南来北往,早已嵌入襄阳的骨子里,所以这座城市是包容的。
东汉末年,北方发生战乱,刘表率荆州牧,使襄阳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成为乱世的和平绿洲。为避战乱,众多士子迁居襄阳,诸葛亮、、徐庶、崔等一批战略精英,文学家王灿、书法家梁虎等一批杰出人物,与庞德公、庞统、等当地名人齐聚襄阳。当时的襄阳人才济济,正处于鼎盛时期。
诸葛亮对龙牧的忠心,并不是真的“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求闻达为诸侯”。他只是想选择一个地方,更好地观察世界的大势。襄阳是一个南北交汇,东西交汇的地方,还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汉朝时期,襄阳作为水陆码头的地位更加突出。东汉文学家蔡邕在《汉晋赋》中这样描述襄阳码头:“南有三州,北有京都,上控龙脊,下控江湖。导钱运货,不管动不动。”
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记纪要》中写道:“居襄阳者,天下之腰也。中原有一个,可以和东南合并。如果从东南方向得到,也可以算出西北方向。所以在襄阳也重要。”“(襄阳)跨靖宇,控南北。自三国以来,尝天下之重处。”
隆中离汉水河不远,水陆联系都很方便。后来证明诸葛亮的选择是正确的。隐居隆中后,诸葛亮主要做了三件事:白天耕龙牧,晚上读书,闲暇时结交名士。他在这里与庞德公、庞统交往较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如博陵崔周平、颍川徐恕等。
也许是汉水的滋润,卧龙山绿,柏翠绿,樟树挺拔。当年,诸葛孔明的阅览室,刘备的三顾堂和六角井,都是神秘而新奇的。恍惚间,“三顾茅庐”的一幕在我眼前重现:榻上,诸葛亮睡得正香;刘备手拉手站着,等着下一步;关羽和张飞站在门外,烦躁不安。
“山不高而丽雅,水不深而清;土地不宽不平,森林小而茂盛;猿鹤相亲,松树逢绿树。这是《三国演义》中对隆中对的描述。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之地,刘备的求贤之地,隆中对的诞生地。隆中保存了许多诸葛亮读书、交友、生活的遗迹。历经1800多年的洗礼,依然风华正茂。
在这部《隆中对》和《第三召以国事为重》中,诸葛亮终于从汉水到长江,再从汉水去辅佐刘备的长途跋涉。
据说一部三国志起于襄阳,止于襄阳。马跃檀溪、司马剑仙、三顾茅庐、水淹七军...这些传奇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在襄阳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会撞见三国,如诸葛亮广场、广告牌上的孔明菜、古龙中国酒。一部《三国志》被破得粉碎,被放进了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和菜谱里。
副标题:“山川胜景,襄阳美。”
襄阳城东南约15km处,一座山因孟浩然、皮日休隐居于此而闻名天下。在卢蒙山,没有危险的岩石和悬崖。山路幽静,树影婆娑。眼睛里只能看到野花和怪树,耳朵里能听到鸟儿歌唱。
在孟浩然的诗中,我们随处可见这里的美景:“与松柏为友,问法寻兰若。小溪不利于船,奇石常惊马。那些住在最僻静的地方,过着平静生活的人。云蒸蒸日上,天塌下来。”
出生在襄阳的孟浩然一定喜欢这里的安静和自然。在孟浩然的笔下,襄阳城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城市。“山河观胜,襄阳美。”
汉字的精致融化在这样的诗句里,就像襄阳城边的汉江流水,清凉清澈。在襄阳找山找水,再回想他的诗,我有很多具体生动的印象。
水穿城而过,中间有一条巨大的汉江,不仅让襄阳城温暖了许多,而且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在唐代,襄阳是首都长安与江南财富区之间的咽喉。历史上已知“圣旨传诵,朝贡征收,必经荆襄”,促进了沿途文化的发展繁荣。
这些美景和熙熙攘攘的街道也让很多文人墨客驻足。
“在襄阳的这些美好日子,使我的老山心醉了!."不仅仅是一个旅行者的感受,更是对一个地方的优雅最简单最热情的赞美。大诗人王维从洛阳经襄阳南下。因为和孟浩然的交情,他在这里逗留了几天,或自然风光引发了蓬勃的诗意,或驻足汉江边远眺,唱起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
"其南三支至楚境,其九流至荆门."要理解王维的诗,最好看看城墙。汉水苍苍,古城悠悠,远景处处。是繁华的城市街道,是水运码头。
一条河绕城流,十里青山入城。一方山水,因诗多添韵味;一方水土,对文人骚客来说,就像取之不尽的宝藏。山水的灵气哺育了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带领李白、白居易、王维、岑参往返于仙山、鹿门山、万山、贾茜塘、汉水等地,用诗歌记录了游历此地的感受,展现了历史的优雅和自然的美丽。
李白的《襄阳曲》风雅十足,还原了我们当年对襄阳的想象:“襄阳乐舞铜钹。江水归绿水,花月影迷人。当宫扇喝醉时,他在莱文喝醉了。头上顶着白色栅栏,倒着骑。仙山面对汉江,水绿沙如雪。碑上有泪,青苔久磨。且醉贾茜池,不看落泪碑。山主欲上马,笑杀襄阳。”
金戈马铁踏“江湖”
南川与马贝之间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便捷的交通,让襄阳有了“险之固,土之足食”的资本。
襄阳不仅控制南北陆路通道,还掌握东西水路交通。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许多改变中国历史的战争都与它有关。
从春秋战国到20世纪40年代,这里都是名士云集的地方,武功更是互相比拼的地方。据襄阳知名学者金考证,自春秋战国以来,襄阳发生过大小战争约200次。他在《襄樊春秋军事》一书中,专门介绍了172次战争。
其中,宋元时期众所周知的襄阳之战,既是一场决定性的改朝换代之战,也是一场南北文化的激烈碰撞。这场中国军事史上规模巨大、持续时间长、死伤无数的大战役,放在金庸武侠小说里,虽然是主人公的结局,但还是让人感到心酸。
在金庸射雕三部曲的渲染下,千百年来充满征服气息的襄阳,被蒙上了一层江湖情怀的滤镜。就像小说里,杨过问郭靖能不能守住襄阳。郭靖只留下了“尽我所能,宁死不屈”四个字。
多年的战乱和厚重的文化也为小说家提供了绝佳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
《射雕英雄传》最后一回,金庸在华山论剑后,让主角郭靖和黄蓉帮忙防守襄阳城。自《神雕侠侣》第二十章开始,全书约1/4的背景都在襄阳地区。郭靖和黄蓉的小女儿也因为出生在襄阳而取名郭襄。这两本书很多情节都是以宋元襄阳之战为背景的。
经过无数次战争,战争已经刻进了这座城市的性格。就像矗立在林翰古城前的雄伟大门,风蚀不会失败,它将永远存在。
无论史书还是武侠小说,每当提到襄阳城,从里到外也是一个大写的“夏”字。比起和平相处,他们更期待雪夜风陵渡的一声问候。
襄阳古城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楚的军渡、西汉初年的郡楼、东汉末年的扩建、南宋的砖城、明代的扩建等几个建设。或许是经历了太多战争后的一种觉悟吧。
从孟向阳的不羁到米向阳(米菲)的潇洒,从“襄阳这里的这些美好的日子,让我的老山心沉醉吧!”到“从这座山回来,经过另一座山,从南边上去,再往北——到我自己的城镇!”,从战火纷飞的《三国演义》到《射雕英雄传》,“襄阳”这个名字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但从襄阳地区城市发展和行政建制的演变来看,历史上襄阳地区地名几经变更,或为襄阳或襄州,华侨曾在此设永州,新中国成立后沿用襄樊名称。2010年,历经60年的漂泊,“襄阳”这个历史地名终于回到了这座古城,可见这个地名已经内化为当地文化,难以割舍。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也有很多襄阳人,愿意放慢脚步,在茶前后走到城头,摸着青砖,看着岁月下的青苔,看着战争的痕迹。这其中也包括本土90后音乐人关泽臻。
战歌渐远,强歌未尽。
“这些老房子和我曾经工作过的工厂一样亲切。所以很多人好像又回到了当时的兴奋状态。”70岁的王道勤带领儿孙来到卫东工厂,寻找当年的记忆。现在那栋招牌陈旧的红砖房,依然能让她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热度。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襄阳接待游客83.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4.38+054.04万元。《嗨,妈妈》上映后,每天有3万多名游客在湖北卫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03文创园等拍摄地点打卡,襄阳市专门开通了从市区到拍摄地点的公交线路。
随着20世纪80年代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三线建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许多企业转产或搬迁,原有厂房闲置,留下了大量的设备、厂房等三线工业遗产。
“建筑作为一种看得见的物质载体,为那段时期襄阳的激情岁月提供了充分而生动的触摸空间,为民族精神的延续、地域文化的构建、城市工业品牌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基础。”湖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朱雅兰说。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城市的稀缺文化资源。发展工业旅游产业不仅有助于传承三线文化,还能创造经济效益。
襄阳市明确,通过政府的规划和政策引导,调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鼓励工业企业以工业资源为景点,通过发展工业旅游扩大影响力,丰富全市旅游产品,发掘新的旅游增长点。
在襄阳南部仙山脚下,另一处工业遗迹——柳03厂也完成了蝶变——柳03文创园以文化艺术、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为核心,规划了创意设计办公、视觉艺术展览、文化休闲体验等区域,聚集培育了40余家文化企业,从业人员近1500人。
在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的浪潮中,烙有“三线精神”烙印的旧厂房并未消失,镌刻着历史故事的古城墙依然屹立,现代经济文化创意在这里寻根。
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布局,襄阳重要军事战略地位的功能发生了积极变化,其重要影响逐渐从军事领域转向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但与襄阳互为功臣的汉江,依然是襄阳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家颁布实施的《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襄阳巩固湖北省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明确了襄阳的城市定位和使命。
襄阳市市长严表示,十三五期间,襄阳有两条高铁通车,1条高铁开工建设。还开通了5条中欧国际货运列车和4条海铁联运线路。面向未来,襄阳要在“十四五”期间全力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
回顾历史,向阳也明确了自我的历史归属。
部分稿件参考:襄阳印象、汉水襄阳、襄阳印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