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是乐观还是悲观是由基因决定的:有的人是天生的乐观主义者,有的人是天生的悲剧代表。大多数人还有一个误区:性格是由遗传决定的,无法改变。
马丁·塞格里曼博士明确指出,虽然有一部分乐观主义(
你可能不知道马丁·塞格里曼,但你一定听说过习得性无助。(简单来说,习得性无助失败了很多次,让你觉得好像什么都不管用。当再次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尝试,选择放弃。)
马丁·塞格里曼(Martin Segliman)是国际积极心理学学会的终身名誉主席,他发现了习得性无助,被全世界公认为“积极心理学之父”。同时,塞格里曼也是畅销书作家,曾写过塞格里曼的《幸福五部曲》。
今天我要推荐的书是《教乐观的孩子》,塞格里曼《幸福五部曲》的第四部。这本书是塞利格曼花了30年时间研究数百名成人和儿童的教育经典。同时,这本书也是央视《读书》栏目连续五期推荐的幸福经典系列。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开心?不同的解读风格对孩子的性格有什么影响?如何教乐观的孩子?马丁·塞格里曼博士在这本书中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抑郁症离我们很远。抑郁症是只有明星、高压下的职场人士、身心疲惫的全职妈妈才会得的病。但是我们错了。抑郁症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抑郁症不分年龄性别。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患抑郁症?悲观主义者。更准确地说,是悲观的反刍动物。所谓悲观反刍,就是他会从记忆中反复检索悲观的想法,像牛一样反复咀嚼,回味无穷。
这样的人,当你走近时,会散发出悲观的气息,他传递给你的信息也是悲观的。对于成功,他只会归结为运气或者巧合。
孩子的悲观情绪是如何形成的?他们的悲观情绪从何而来?遗传只占一小部分原因,孩子不快乐或悲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来自父母。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这句话不奇怪吗?从出生到7-8岁,他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更多。
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吸收的不仅仅是我们说的话,还有我们说话的方式。一张白纸就是这样标注的。
忽视孩子问题,夸大孩子特长的自尊教育,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开心。
5438年6月+10月,贵阳一名21岁女孩拍艺术照后自杀,引发市民热议。女孩不久前被查出抑郁症,拍艺术照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
本来拍一套2000多的艺术照,变成了1000多。女孩多次跟店家说买不起,刚被查出抑郁症。希望店家能做些让步。几经交涉,女孩选择了自杀。
压垮这个抑郁女孩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那张昂贵的艺术照。除了这个女生,韩国明星Sulli,还有上半年上海卢浦大桥17岁男孩跳河事件,都可以让我们看到,抑郁症就像一种流行病,正在向我们年轻一代蔓延。
让孩子远离抑郁,是教孩子乐观向上的最好理由。
当你在孩子面前批评孩子或者批评自己的时候,一定要非常谨慎,因为你是在塑造孩子自责的解释风格,有两条规则你需要注意:第一条规则是准确性;第二条规则是,应该以乐观的解释风格批评孩子。
我们解释失败原因的方式就是我们的解释风格。和性格一样,解读风格也可以分为乐观解读风格和悲观解读风格。在判断一个人的解读风格时,有三个重要维度:永久性、普遍性和个性化。
永久性是指时间维度,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总是,还是偶尔?比如小明一直没有朋友。这是一种永久的(悲观的)观点。换句话说,小明刚转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交到新朋友,这是暂时(乐观)的看法。
当问题出现时,悲观主义者看到自己永远做不好,这是自己性格的问题,而乐观的孩子会认为坏事是心情或者其他暂时的原因造成的。
普遍性是空间维度吗?是普遍的还是具体的?比如“所有老师都不公平”就是所有老师都不公平。而“李老师不公平”指的就是李老师一个人。
个性化是指问题发生时寻找原因的角度,是自己还是别人?是内因还是外因?
例如,我今天骑自行车时摔倒了。如果我说我心情不好,走神,那是个人的,内在的原因。而如果我说是有人叫我摔的,那就是一个非人格的、外在的原因。
我们在分析失败的原因时,可以从任何维度来解释,永久的,普遍的,个人的,都可以说明我们属于一种悲观的解释风格。
要想乐观,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解读风格。塞格里曼博士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玩的方法:三格漫画。
漫画里有三个正方形。在第一部漫画中,我们可以详细描述自己遇到的不好的事情,只说事实,不掺杂感情。
在第二幅漫画中,我们需要写下自己的解释,即我们如何分析这件事的原因。第二种情况非常重要。它不仅直接对应了我们的解读风格,也影响了我们的感受和我们接下来的行动。而感情和行动也是第三格的内容。
另一个好玩的游戏是:画馅饼游戏。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饼状图,但是每一块都代表了我们没能解释清楚的原因。
饼状图特别适合出现问题时只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一开始可以给孩子做个示范,试着从角度找原因。下一次,孩子们将自己完成饼状图。
当然,我们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不是鼓励孩子从外部找原因,而是鼓励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而当原因是外部的,超出自己控制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孩子不要总是自责。
我们之前说过,要教乐观的孩子,就要帮助他们提高解读风格。在帮助孩子提升解读风格的时候,作为家长或者老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解读风格,用乐观的眼光看待问题,因为基因不一定会改变,但是我们自己可以做出改变,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乐观的榜样。
当乐观地抚养孩子时,有一个ABC规则:A(逆境)代表任何不好的事情。c(后果)代表后果。B(信念)代表想法或解释。改进解释风格后,我们需要做的是教孩子反驳。
教孩子反驳最重要的原则是“正确”:反驳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必须是可验证的。如果孩子的反驳不明确或者只是空洞的正面思考,那么反驳并不能消除孩子的悲观情绪。
现在我们在ABC原理的基础上加上D和E,就是反驳悲观主义的方式。d(反驳)是指反对自己想法的辩论(b)。e(赋能)代表灵感,是反驳带来的精神和行为的结果。如何有效反驳?
第一步是收集证据。当我们指出一个悲观的想法时,问问自己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这个想法是真的?有什么证据反对这个观点吗?
第二步,做出选择。事件几乎从来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允许我们自由解释,我们应该学会看到事件背后的整体原因。扪心自问,你还能从哪些角度看待这件坏事?
第三步,化解灾难。悲观主义者总会想到“万一”:万一考砸了怎么办?如果我不能升职怎么办?他或她不喜欢我怎么办?如果我做不好呢...Segliman博士还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场灾难的三个步骤。
(1)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最坏的情况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②能发生的最好的事情是什么?最好的事情发生的概率是多少?(3)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第四步,进行反击。重点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反击方案。反击是改变悲观的重要一步。如果不迈出这一步,我们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周末,乔伊想和同学一起去海边。在得知谁将和他一起去后,他的母亲拒绝了他,但她告诉乔伊,他的父母将带他去海边。乔伊非常生气。他觉得妈妈只是想让他呆在家里,不想让他出去玩。
他很快意识到自己有悲观的想法。他开始问自己,是他妈妈让他一个人出去玩的吗?他记得他上周末去了迪斯尼乐园,一个人去看了电影。
他突然想到,他的同伴都是孩子,他妈妈大概是不放心他才不让他去海边的。也可能是因为我答应了这个周末回老家看爷爷奶奶,所以我妈不想让他去海边。于是乔伊冷静下来,去跟妈妈道歉。
解释失败原因的方式形成了我们的解释风格。要乐观,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解读风格。基因可能不会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出现问题时,尽量从乐观的角度分析原因,有意识地反驳我们悲观的想法。
改变孩子悲观情绪的第一步,一定是我们做父母的,让孩子看到我们乐观的态度,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孩子就会不自觉的模仿我们。
对孩子来说什么最重要?钱?声誉状况?都不是。乐观是能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