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疯狂”的战争扬言要去美国,结果发现他在朝鲜打过仗,却打了一场大败仗。毛泽东半夜召见王近山:你是一个常胜将军,但不能轻敌骄傲。王金山耻而后勇,爆发了“疯狂的力量”,而“三调十二军”则干脆拿下上甘岭,震惊全世界。多年后,他面对电影《上甘岭》时泪流满面。
王金山扬言:我们迟早要消灭帝国主义,和美国开战!几个月后,朝鲜战争爆发,王近山渡过鸭绿江,真正发力与美国人抗衡。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据说1949年底,王近山进军西南解放重庆时,闹了个大笑话。当时他率领12军到了刚刚解放的重庆。军事指挥部设在重庆国民党守备司令李庚谷的住处,李庚谷仓皇出逃。李府金碧辉煌,带不走的金银都是软软的,散落一地。
当王金山走进李司令员的办公室时,电话铃一直响个不停。他一拿起话筒,一个油腻腻的声音就传来:“喂,请问李小姐在吗?”
王近山气得大叫:“李小姐出嫁了,现在只有一个太子!”说完,他“啪”一下就挂了电话。”他不解气,又吼骂了几句。然后,他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收集软堆的金银,忙得满头大汗。
政委一看,就问:“老王,你找什么?”
王金山闷声闷气地回答:“地图!”
很快,“狂王”在金银窝里翻地图的消息传到了刘伯承那里。他笑笑,叫出“疯王”,故意问,“离山不远。我听说你很忙。你在李根谷家找什么宝?”
“找张地图。”王金山笑着说。
“你在找什么地图?”刘伯承问。
“李找的是印度和缅甸的地图,是重庆的驻军司令。也许真有这种事。”
刘伯承打断他,问道:“你找印度和缅甸的地图干什么?”
王金山惊讶地扬起眉毛,严肃地说:“我们打到重庆了。”如果再往南走,会打到印度和缅甸吗?"
刘伯承笑出声来:“近山,近山,谁告诉你我们要打印度缅甸?”
但是,迟早要消灭帝国主义,去美国!王金山回答道。
消息传出后,有人笑着说:“狂王说起那场战争,真是惊呆了!他还说他要去美国和美国人一起战斗。哎,真好玩!”
但几个月后,朝鲜战争爆发,王金山的“二愣子”之言应验了。虽然没有去美国,但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对美国人更加热情,玩的是真枪实弹。然后又有人叹了口气说:“哎呀,这个疯王太准了。他说要打美国人,我们其实是在打美国人!别人的疯脑都比我们强!”
没有人知道王金山的笑话是真是假。然而,1950年11月,他真的离开了重庆,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军团的副军长,去了朝鲜打仗。
素有“常胜将军”之称的王金山,在朝鲜战争初期遭遇“惨败”,他的180个师几乎全军覆没。毛泽东半夜召见王近山,说:主要责任不在你。希望你能放下包袱,以后继续好好奋斗。
1951年3月16日,王近山副司令员接任第三兵团司令员,指挥第三兵团赴朝鲜作战。
谁知道命运从一开始就跟他开了个大玩笑。他被称为“常胜将军”。他去韩国打仗,其实是先“一败涂地”。60军180师损失7000余名士兵,几乎全军覆没。这一事件震惊了毛泽东。
4月22日,彭下令提前进行第五次战役,防止“联合国军”反攻和两栖登陆。
60军的任务是切断美韩两军的联系,牵制吉古里至大龙山地区的美海军陆战队第1、7师。战斗开始前,179师和181师由第3兵团分别分配给第12军和第15军。60军的全部作战任务都落在了180师的肩上。当晚,180师538团、539团分别在玄岩、法磊地区渡过北汉水。次日,全师渡北汉水。
5月21日,彭给各团发电报:由于缺乏交通工具,粮食弹药无法供应,西线美军已援东线,使我难以继续扩大攻势,第五次战役暂告结束。志愿军司令部下达了撤退转移的命令。
王近山接到撤退命令后,立即命令第60军担任第3兵团的阻击任务,其他几个部队也相应转移。5月22日晚,60军军长下达撤退命令。但这一天,180师主力与美海军陆战队第1师交战,主力阵地反复易手。直到第二天早上,他们才收到撤离命令。但当他们准备采取行动时,突然发现右街区的63友军没有告诉他们就撤退了。郑启贵老师给军部发来了紧急消息。
60军军长郑启贵接到急电后,发来电报说:“注意派部队掩护右翼,准备于23日晚将部队移至北汉水以南春川以西,继续防御。”
接到回电后,郑启贵立即派两个连占领原63军防区,该师主力开始渡河,北上春川。谁知当夜,第60军军长接到代理军长王近山的紧急电报:
.由于运输能力不足,战场上的伤员没有运送出去,12军的5000名伤员没有全部运送出去;除15军外,水泗洞附近还有2000名残疾人;60军1000多人受伤。于是决定各部暂时不撤退,在前线修筑坚固工事阻击敌人,等运送完伤员再撤退。希望军队能本着这种精神来装修告诉我们。
60军军长把王近山急电中的“各部”误解为“60军必须承担全团伤员的运输”,再次命令180师:“停止向北撤退,继续承担北汉河南部全团伤员的运输。”.江南将士要力争坚持五天。"
结果到了晚上,180师左右相邻部队全线撤退,却只剩下他们一个人,陷入了美军的重围。最后与强敌激战七天七夜,一个师只有3000人归队,7000多名官兵阵亡或被俘。
这一举动最终导致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最大的军事损失。
180师损失惨重,原因很多。首先,该师是解放战争后期由地方部队升级而来,从未打过大仗、激战。部门到了四川后,做好了本地化的准备。接到军委命令后,部队紧急集结,迅速整编,向朝鲜出发。中军队中失去了许多战斗骨干。师长在南京军校学习,战前的政委郑启贵担任师长。而郑启贵过去从事的是政治工作,从来没有真正指挥过一个师的部队上战场,应对战争的能力非常不足。这是失败的关键。
王金山作为第三兵团司令员,也有一定责任。他轻视敌人,粗心大意。他没有说明部署军队的顺序和方法。他只是把池司的电报转发给部队,就像命令老部队打电话一样。该广播电台在1998年关闭了
后来,60军军长回忆说,当他意识到180师的危险时,他问兵团是否撤退180师。但由于未能与兵团取得联系,考虑到大局,只好让180师单独挂靠在敌后。此时,作为老师的郑启贵举棋不定。部队危难时,他三天后仍下不了决心突围会,错过了突围的机会。被围困后,怕被美军发现,指示参谋长销毁密码,破坏电台,误实施无线电静默。所以180师一方面联系不上上级,另一方面上级也联系不上师。后来发现180师很危险。直师、三兵团、六十军所有电台集中呼叫一百八十师,都联系不上。他们非常着急,三级领导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告诉180师如何快速突破,但由于电台无法通讯,他们做不到。
根据180师战后减员统计,180师伤亡和身份不明人员总数为7644人,其中师级干部1人,团级干部9人,营级干部49人,连级干部201人,排级干部394人,师级以下干部6990人。
战斗结束后,毛泽东专门召见了第三兵团代理司令员王近山。
王近山只带了一个参谋来见毛泽东。在中南海,毛泽东要他汇报第五次战斗的详细情况和180师失利的原因。王金山勉强把180师的故事讲完,说了一句“180师的损失主要是我的责任”,然后就说不下去了。随行人员做了补充汇报。
毛泽东听后说:“王金山,你是一个比你更有组织能力的参谋。”他在为指挥官辩护。第五次战役和180师的情况,60军领导知道吗?"
六十军干部对第二阶段战役的指挥有不同意见,主要认为是我指挥失误。王金山坦率地回答。
“现在是调查研究。现在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不管是谁的责任,调查后就清楚了。推出来是一种责任,没有责任是推不出来的。从你刚才的报告来看,好像师、团、军、师的责任不一样,谁负主要责任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有人说是你的右倾造成了180师的损失。似乎不能马上得出这个结论。你必须为所报告的情况提供充分的证据。”毛泽东说。
随行人员说:“我在战斗日记中记录了战斗的两个阶段。敌情、我军部署以及实战的时间、地点、情况,都是准确的。”
毛泽东说:“好吧,你可以给我看看这本日记。”
五天后,随行人员去送日记。问:“老实说,你的指挥官王右倾吗?”
答完后,参谋分头召见第60军军长,再召见第12军军长、第15军军长秦基伟,找刘伯承、徐、彭、谢芳等。最后,我确定王金山没有右倾问题。
毛泽东半夜又打电话给王近山,说:“第五仗和180师的损失已经全部查清,主要责任不在你。希望你能放下包袱,在以后的战斗中继续好好战斗。我对60军军长何鹏说,180师军长必须撤职,以后不能带兵打仗。你是常胜将军,但不能轻敌骄傲。”
王金山来到朝鲜,水土不服。常胜将军第一次摔了,而且这次摔的不轻!这么大的败仗在我军历史上是罕见的,王金山本人也是满腔热血。
王近山“狂劲”出击,“三调十二军”,拿下了上甘岭。电影《上甘岭》上映时,王金山特意去看过,却泪流满面,中途放弃。
王金山毕竟是王金山,但在他心里,他是不甘心的。
1952年秋冬季,在离方圆不到4公里的上甘岭,何
今年秋天,寒冷提前来到了朝鲜半岛。新任命的“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上将、美军参谋长科林斯、韩国总统李承晚、美军第八军司令范福莱特等多次亲临前线。两个月后,他们策划了一个“决战”计划,——,“先攻占上甘岭地区,再攻占武胜山,再攻平康、晋城”,以“扭转时局”。
五号山是朝鲜中部的战略要地,地势险要。控制五岳,西护平康平原,东临晋城,远眺通往东岸的道路,南望矿化。如果五岳失陷,平康以北的广大平原将遭受敌人制高点的打击而被击溃。尚领山位于武胜山南麓,两侧有——5979和5377两个高地,分别称为“三角山”和“狙击山”,是控制武胜山的关键点和进攻上甘岭的突破口。
王金山领兵镇守上甘岭。
克拉克、科林斯、李承晚、范弗利特等。在五座大山里跳来跳去,引起了志愿军总部的注意。彭把这个情况通知了第三兵团。根据前线部队的侦察,王金山预测美军很快就会发动进攻。因此,他向第三兵团第十二军、第十五军作出指示:近期敌人可能在武胜或平康方向进行大规模的战斗,我们应密切注意敌人的动向。有必要通知部队,做好一切准备,粉碎敌人可能的进攻。敌人敢来侵犯,就要坚守阵地,寸土必争,大批歼灭敌人,彻底粉碎敌人的进攻!
果然,正如王金山等人所料,克拉克迅速展开了所谓的“黄金攻势”。10月14日午夜,美韩伪军突然开火,猛攻上甘岭。炮弹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把天空炸得通红。炮火一停,美军第7师团、韩军第2师团等7个营对上甘岭发起猛烈进攻。第15志愿军的防御部队英勇作战。
战斗中,29师87团失守。然后他们反击了。在反击战中,英勇无畏的英雄邱出现在九连。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邱执意自焚,最后被活活烧死成一堆“木炭”。邱的英勇行为鼓舞了九连官兵,使他们奋勇前进,夺回阵地。
这一天,敌人疯狂地发射了30多万发炮弹。王近山沉着地命令15军45师停止对敌实施原攻击计划,重点进攻武胜山和两个高地的交界点,确定上甘岭为主攻方向。12军是兵团战役的预备队,会在适当的时候投入作战。为此,王金山说:“我们要牢牢守住五座大山,做好付出巨大代价的准备。我们一定要打好上甘岭战役,准备两个师,打败美国第七师。”
从14日凌晨开始,双方激战7天7夜。虽然有7000多名美军士兵死伤被俘,但猛烈的进攻并没有被击退。克拉克仍派兵继续攻打上甘岭。在多次比赛中,15军45师苦战,伤亡惨重。18日,上甘岭阵地首次失守,45师退守坑道作战。
五条生命危在旦夕!康平有危险!此时,王近山展开了“三调十二军”的故事。
他调动12军,命令31师91团归15军指挥,担任15军44师第二梯队。随后,44师连续7天发起攻击,阻止了美军对45师的迎头攻击,迫使美军第7师西进。
与此同时,上甘岭两个关键高地“三角山”和“狙击岭”的防守队,全面展开坑路战,配合反击,多次与敌争夺阵地。在里
王金山的“疯狂”已经开始进攻,他决心打上甘岭战役。
第二天,他把第12军和第31师第93团三次调到武胜山,准备上甘岭战斗;同时,34师100团、106团和35师103团待命。
曾绍山是他在红军中的秘书。他看到“老师”三次调兵,不禁说:“老师,这仗越打越大了!”
“这将是一场持续的、大规模的、残酷的决战。”王金山冷冷地回答。
后来他的话应验了,上甘岭之战持续了两个月!据不完全统计,第3兵团***击退敌营以上兵力进攻25次,敌营以下兵力进攻650余次,进行大规模反击29次。这是后话。
10月下旬,当我军撤退到坑道与敌反复交战时,美军第7师突然从“三角山”后撤,随后西进。南朝鲜第二师立即接管了进攻。这时,12军31师已到达上甘岭地区。眼看时机已到,王金山下令果断反击。
10月30日21时,15军45师5连、29师2连,在炮兵支援和坑道3连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反攻“三角山”,歼灭4连以上,收复阵地。
第二天晚上,31师91团趁着夜色,与刚被兄弟部队夺回的“三角山”主峰会合。
当“三角山”主峰倒下时,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急了。天亮前,他又开始炮击,下令数百架飞机狂轰滥炸。
下午,7师31团再次进攻。八连顽强坚持,美军无法推进,于是转向进攻其他阵地。甚至八班甚至腾出人手来积极支持“兄弟们”。支持就支持,打两个喜欢“疯狂”的英雄当军团指挥官!
当敌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蜂拥而至,“兄弟军”被打乱的时候,大鼻子的美国人被广泛分散,深感不妙,纷纷冲向阵地,形势十分危急。就在这时,正在“助阵”的王万成、朱有光一伙战士,突然吹响了炸药筒,冲进敌群,在万众瞩目下与闯入敌群的敌人同归于尽,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
这是后期电影《英雄与儿女》中“王成”的光辉形象,其中“王成”其实是王万成和朱有光的原型。
此后,美黎联军每天都遭到飞机轰炸,发动了数百次猖狂进攻,但第三军团的士兵仍坚守阵地。
这时,王金山又作出决定:部队边打边编,边编边编,根据伤亡情况及时补充。15军45师除炮兵、通信、后勤部队外,立即撤至后方整顿,但其指挥系统和勤务保障系统不动,继续支援12军作战。
11月5日拂晓,在100多架飞机和30多辆坦克的支援下,韩军第2师团和第9师团的5个营分三路再次攻占“三角山”。
之前的战况很激烈。91团顽强坚持,激战10小时,歼敌2000余人。南朝鲜军队被迫停止进攻,“三角山”得到巩固。
为了扩大战果,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王近山决定将战斗重心东移至北山“狙击岭”,集中兵力进行反击,从而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
第二天,下着毛毛雨。黄昏时分,92团、29师向“狙击岭”北山发起反击。炮火隆隆,震动大地,敌人的阵地变成了一片火海。黄昏时分,守军1营、17团、2师全部阵亡,北山回到王金山。
南朝鲜军第二师失去了重要阵地,敌师长非常着急。天亮前,他们派出一个团在重兵掩护下进攻北山
第三天,九十二团继续在北山“狙击岭”与敌反复交战,反复对敌反击,再次大规模杀伤敌人,到处都是敌人。同时,为配合北山战斗,93团以少量兵力顽强抵抗了敌人对“三角山”的反攻,歼灭敌人900余人,进一步巩固了“三角山”。
然而,敌人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在狙击岭一次又一次更加疯狂地反击北山。这场激烈的战斗异常残酷。在一些地区,山已经降低,浮土超过一英尺深。
六天六夜是一场恶战,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反复争夺。敌人虽伤亡惨重,但仍继续拼命反击,试图在攻下“三角山”无望的情况下,占领狙击岭北山。这样,“金属化攻势”也就取得了“胜利”的一半,可以为“联合国军”挽回一点面子。但是他们的梦想破灭了。11月17日晚,前线指挥所李德胜命令34师106团接替92团,参加北山阻击岭战斗。
吴先上山前,王近山亲自找他谈话,说:“十二军已去了四个团。希望你们能上去,恢复和巩固北山的阵地,彻底打垮敌人的进攻。兵团不应该投入新的兵力。”
吴小贤是大别山第一营长,淮海战役的主攻方向,西南先锋队。他亲手抓到了国民党第五军团司令文礼,他是王金山最心爱的人。结果他一赶上106团,就开始和敌人展开激烈的争夺。
11月18日,三营八连出发。11月19日,第七家公司破产。11月20日,最后一家九连被接管,重燃战火。然而,21日,奇迹出现了。击退敌人50余次进攻后,吴小贤率全团伤亡1500余人,给敌人造成巨大损失,最终赢得战斗胜利。
此后,吴孝贤的一个团“守山”20多天,南朝鲜陆军第2和第9师团的三个团先后发动102次进攻,全部被歼灭。还主动发起反击11次,对敌攻击8次,伏击1次,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战役进攻。终于在12月15日回到大楼,完成了“战斗到底,关摊”的任务。至此,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
尚领之战是王金山在朝鲜的最大举动。他的“疯狂”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上甘岭吸引了双方10多万兵力,死伤4万多人。
克拉克原本想“出其不意,只用了两个营就在五天内到达目标”。最后,他不得不说,“这场‘黄金攻势’变成了一场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这一仗输了。”他所指挥的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甚至公开承认:“这是这场战争中最血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战斗,给联合国造成了巨大损失。”
王金山的疯狂震惊了全世界。两次被授予朝鲜自由独立一级勋章。
后来《上甘岭之战》被拍成电影《上甘岭》。电影上映的时候,王金山特意去看,但是看到一半就泪流满面的走了。